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8 02:47:00

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 针对农村初中生存在的害怕作文,对作文没兴趣;写作素材缺乏、单一,立意平庸;没有布局谋篇、详略安排;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初中生 作文 问题 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003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正确认识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给予正确的对策是初中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作文没兴趣,害怕作文

每当布置作文,学生一片惊叹,茫然无奈,既希望老师能做写前详细的指导,又希望有例文可仿照、抄写。但这一切过后又不知所措,无从下笔。

2.素材缺乏或陈旧、单一,立意俗、浅、平庸

农村学生接触外界极少,每天以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为一线,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少,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几乎为零,学生很少买课外书籍。学校不轻易组织或者干脆不组织学生外出郊游,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大部分学生从小缺乏与人的交流,学生作文时只能胡乱编造一些不切实际的故事或对例文的时间、地点、人物稍微作一些改变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学生作文题材陈旧、单一,立意俗浅、平庸,语言贫乏。

3.没有谋篇布局意识,没有详略安排,缺少主旨

农村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逻辑性思维还没有形成,但这个时期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又渐渐增多,受到形形的思潮的影响。再加上汉语言知识贫乏,会话表达能力低下,造成了学生在作文时既想写这个内容、又想写那个内容,写了这件事、又忘了那件事,这就造成了习作中常见顾此失彼、头重脚轻、详略不当、层次不清、结构残缺、头尾不全的现象。缺少主旨,是因为学生在写作文时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不明白也不曾想过一篇文章用什么事例或道理表达一个什么观点,达到什么目的,即“为何而写、写什么、怎么写等等。

二、解决农村初中生作文主要问题的对策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当其冲应该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告诉他们写作就是用自己的嘴说真话,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用自己的心感受生活,思索未来,真实完善地袒露自己。“作文无差生”,写作就是“以我手写我心”的过程,有什么写什么,什么都可以写,怎样写都可以。可以成文,也可以不成文;可以成片断,或者几个不连续的片段,甚至还可以插入几幅图画之类。这样,学生会很有兴趣,才能乐于书面表达,增加写作的自信心。对写作有兴趣了,有自信了,每个人都可以写出充满个性的文章。

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慧眼。赞扬的语言、手头的分数,我们有时过于吝惜了,为何不将这些变为褒奖学生点滴进步的有利武器呢?相信在老师大力的关注与持续的赞扬声中,学生定会驾起“自信”的风帆,划起“创造”的双桨,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应从鼓励、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报刊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勤写作的好习惯。

三、面向生活,广泛阅读,熟记常背,厚积薄发,解决“无米下锅的问题”

俗话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自生活实践。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就是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每到农忙时节,老师要建议家长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当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丰富而细致的情感,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

在读书背书的过程中,只有善于厚积,才能薄发。积累包括语言积累,生活积累,道德情感积累。语言积累又可分为三种:1.积累景语,丰富语感。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2.积累哲语,开拓思维。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生活积累就是要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得昼夜不息。”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观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在五光十色的自然景观前,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道理,挖掘光彩夺目的英模形象,记住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只有深入生活,观察感受积累生活,年轻的心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

四、精心构思,巧妙谋篇布局,为文章添彩

拿到一个作文题目后,除了审清题意,明了写作目的,选好与之相关的典型材料并且根据文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正确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之外,谋篇布局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谋篇布局讲究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首尾呼应,过渡自然。我们常说:“好马配好鞍”。一篇好的文章,除了有好的内容外,还要有好的形式与之相匹配,不然,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主题。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让学生先拟定一个写作提纲,把思路理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只有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才能更好地为文章主题服务。不同的文体,谋篇布局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文无定法,非法法也。”写作的方法千变万化,什么样的内容决定什么样的形式。只有谋好篇布好局,我们的文章才能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为体现主旨服务。

另外,要注意文章的详略得当。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字则可简笔勾勒。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等也要详写。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说真话,抒真情,展个性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的真切体验”。这要求学生作文要说真话、抒真情。“情者文之经”,情感是文章的经线,没有情感或虚情假意的文章是苍白无力、无法动人的。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只有情动于衷才能形成于言,情真才能意切,情真始能洞察人的心灵,情真才能创造出悲欢离合,品味到酸甜苦辣的纷繁生活。小孩因为敢于说真话,揭穿皇帝赤身举行游行大典而造就了《皇帝的新装》的永久生命力;朱自清因为敢于抒情,所以才写出让人读了潸然泪下的《背影》。说了真话,抒了真情,写山就能情满于山,写海就能意溢于海。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把作文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放缓坡度,夯实基础,有序训练,解放心灵,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学生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有感而发,有感即发。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只要持之以恒,有的放矢,就能够克服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写出精彩的作文!

上一篇:创设中职德育课堂的新模式经验谈 下一篇:试论如何激发幼儿美术兴趣促进幼儿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