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品德课五步导学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2-02-05 09:00:25

想品德课五步导学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回顾导课、展示学习双目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释疑,当堂训练、练习巩固,知识梳理总结,构建知识网络”五步导学法是落实新课标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单向知识传递、教师一言堂的模式,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五步教学法,力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他们自主参与,共同探讨,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打造了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五步导学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理念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以主人身份积极参与并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新课改的探索,初步形成“回顾导课、展示学习双目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释疑,当堂训练、练习巩固,知识梳理总结、构建知识网络”五步导学法教学模式,这种将MS-EEPO有效教育及导学案元素融入到五步导学法中,是落实新课标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五步教学法,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使他们自主参与,共同探讨,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一、“五步导学法”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

(一)回顾导课、展示学习双目标(约1——3分钟)

操作:①回顾导课:对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要有目的的回顾以前所学知识,简明扼要导入新课;②展示学习双目标:明确给出本节课学生学习目标。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新旧知识的衔接,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注意事项:①要认真研究新旧相互关联的知识点,钻研新课程标准,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即不能降低也不拔高要求。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以双目标为宜。

(二)学生自主探究

1.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操作:结合《导学案》,明确给出本节课学生自学要点,尽量具体化,便于操作。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

注意事项:通过《导学案》导学作用,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要做到三个明确:①明确自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②明确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操作: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和配套的《导学案》相关内容,教师通过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态度。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注意事项: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课前自学的,课通过检查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及时表扬自学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②课堂自学的,重点巡视、关注中差学生,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和小组长的作用。

3.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6分钟)

操作:让三个层次的学生按照问题难易程度不同汇报或回答自学中的问题,侧重点在于检查中下层次学生自学及存在问题情况。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注意事项:①面向全体学生,检查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自学情况,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②教师要巡视,搜集座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把倾向性的错误摘录出来,重点讲评。

(三)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释疑(约8——10分钟)

操作:(1)小组合作探究。一般由4-6个学生组成。就各自在自主探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及发现、提出的新问题进行讨论。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注意组织引导,以防止小组讨论失控。可这样操作:一、要明确小组成员分工及职责:声控员、记录员、发言人、组长;二、可用约定来调控。这种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是“MS—EEPO有效教育”学习形式的变革,运用得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课堂的有效性。

(2)集体讨论、展示、反馈。由各小组代表将小组中还存有疑难、困惑的问题提出,在全班进行讨论、展示、反馈。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开展对话、讨论、争辩,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二是引导学生抓住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材中的重点问题,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展示及反馈,以突破教材重点、难点和疑点,提高讨论的实效性。

目的: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那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②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在这个环节,教师点拨释疑要做到三个明确:①明确点拨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②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自学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③明确教的要求。教师在学生展示环节,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以免学生走弯路。

(四)当堂训练、练习巩固。(10——13分钟)

操作:布置完成学案中的课堂作业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注意事项: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③课堂 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④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五)知识梳理总结,构建知识网络

操作:(1)下课前3-4分钟,进行本节课知识小结。要求个人(用小卡)或小组用中卡或大板卡进行知识梳理,可用气泡图、树形图等形式呈现,构建知识网络。

(2)布置课后作业。

目的:总结回顾本节课知识要点,便于学生归纳记忆并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①课堂小结必须有,要求提纲携领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便于学生梳理课堂学习知识。②小结尽量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可直接提问个人或小组汇报,也可让学生将小结内容以板卡形式进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二、“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践行中的一些思考

实践“五步导学法”后,学生的预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小组合作意识、探究问题的意识极大提高,学生也在展示反馈环节中表达能力提高了,变得自信了。特别是学生参与面较广,通过兵教兵等方式,减少了差生面,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与诸多教学模式一样,也存在一些尚待进一步研究与尝试并不断完善的问题。如: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参差不齐,学生的预习习惯没养成,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不理想或质量不高,甚至出现抄袭情况;问题探究时,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主动质疑的少,几乎都是教师提前预设的问题;课堂教学要完成按照五步教学环节,往往出现教学任务没能当堂完成,课程任务严重滞后情况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该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力争使其更加完善,并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新变式。

上一篇:思想教育 第4期 下一篇: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政治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