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学校德育之魂

时间:2022-10-08 02:40:32

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学校德育之魂

[摘要]职业道德教育由来已久,从古自今,从西方到东方,都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职业学校现状、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发展需要等方面阐述了职业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建立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出发,提出了今后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职业道德 必要性 定位 设想

一、从古今中外谈职业道德

道德之义由来已久,从许慎《说文解字》中我们得知,「道乃自然的运行法则,是自然的原理原则。「德:从「彳即“行”的意思,谓行动之意,又从「十目即古「相字的写法,故「德其本义应为:心中生相而得(德)之于心,外现于行。「道与「德两字是紧密相连的。能顺乎自然、将自然的法则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道德之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人民对道德的要求相应的也越来越高,于是,职业道德也就应运而生了。职业道德的萌芽最早始于原始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紧接着两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也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随着奴隶社会职业分工的日益发展,使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调整不同职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以及每个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便产生了职业道德。如我国战国时期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记载所述“国有六职”,即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幼,书中提出的“敬德保民”就是对官吏的职业道德要求;再如《论语》中记载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由于职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而职业道德比家庭道德、社会公德更能反映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和道德面貌。

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已提出了职业道德的规范。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36页中恩格斯就指出:“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为,都各有各的道德”。同时,在《费尔巴哈》一文中也已详尽阐述了阶级、社会、分工对不同的职业道德的需求。西方国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很多的行业就开始进行职业道的测试,所不同的是,西方国家注重执业资格,任何工作都要有Licence,而Licence考试是一定要涉及到法律法规的测试,而且所占比重较大。往往是如果法规测试不能通过,就算你的专业再好也拿不到Licence。而其中涉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大部分是对于行业职业道德、从业操守以及人身安全的内容。也就是说职业道德已经法律化。无须再由人们主观去决定和判断从业者是否具有职业道德,而是法律要求从业者一定这样做,否则就会失去从业资格,甚至面对讼诉缠身。

再看我国现在,党的十六大指出了:“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中着重强调了“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将职业道德写入了十六大报告,足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千千万万合格劳动者的历史使命,而作为合格的劳动者,首要的因素是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所以,职业学校除了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外,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

二、职业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1.职业学校现状迫切需要将德育定位于职业道德教育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该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只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回头再看职业学校的现状:

首先,目前无论是职业学生甚至是老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如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已初见成效,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等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也初见端倪,但虽然职业学校历年来一直在强调德育工作要增强实效性针对性,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光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学习等,忽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许多学校的校长甚至是上级领导针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这一方面也只是停留且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并没有意识到职业道德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创业及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更没有思考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该如何才能突破等问题;每年上级部门都会在计划中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德育工作等问题,也组织了不少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但我们发现每年的计划中关于德育工作往往缺乏整体性,长期性和连贯性,各自为战,形成不了德育合力,因此也造成了社会上对职业类学校学生认知上的偏差,认为整体素质差、吊儿郎当、行为习惯和品行差等盲目认知。因此如何才能做出体现职业类学校的德育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徘徊值得我们职业学校学生工作者去思索并为之努力。

其次,从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的不良现象看,有首打油诗这样概括“青山绿水狂少年,来到职教混三年,浪费时间浪费钱,不如回家种大田,人在教室心在外,一心想着谈恋爱。自己基本都对,上课基本全睡,考试基本不会,抽烟都会。打饭从不排队,逃学成群结队,短信发到欠费,上街花钱干脆,游戏如痴如醉,半夜宿舍点灯开会。啊!职教万岁!”虽然这只是极小部分学生的写照,不能代表职业学生的整体形象,但不可否认,以上的现象确实存在且正在随着生源素质的下降呈蔓延趋势。

据有关调查,用人单位如今对于职校生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注重个人职业道德品质、注重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注重挫折承受能力、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愈来愈突出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而我在随机抽查的100位学生中在问及“决定择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时,近70%的学生认为是“职业技能”,有近40%的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或“运气”,认为是“道德修养”的仅占13%。看来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学生的思想现状,不加强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我们学生的前景乃至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堪忧矣!

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到,目前在职业学校德育中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针对提高德育实效性、针对性而言,我想只有定位于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紧紧抓住职业道德培养这块阵地,才是决定职业类学校德育水平高低和凸现特色的关键。同时,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更是高职教育任务的体现和职业类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有力生长点。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由学生培养目标决定的

职业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其成为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与小学、初中、高中基础知识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基本职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的专门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方面学有所长,在职业操守方面爱岗敬业,在就业创业竞争中就有相对优势。因此,这种职业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对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职业技能学习是职业道德教育的载体,而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技能学习的灵魂和生命线。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知识学习,以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就我校而言,曹志宏校长曾在07年就已提出了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一流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合适的就业岗位”,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把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当然,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也是职业类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篇幅所限,无须多言。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还必须适应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现在的学生多为90后,他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普遍增强,注重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他们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职业生涯的初步设计,他们迫切希望证明自我、学有所用、学有所成、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但是在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蓝领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一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尤其是所学专业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他们对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义务认识模糊。因此,针对学生的这种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同在,认识与失落交错的职业认知现状,我们德育工作者应适时加以引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为他们从业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提供理论知识、情感前提,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和择业取向。

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以后从事本职工作完成的好坏。从业人员能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固然与从业人员文化知识、能力等因素有关,也同职业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只有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才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出色地完成工作,才能更好的有个人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三、关于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的设想

1.目前职业类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理想的原因

在目前的职业教育各类文件中,虽有对学生德育的要求但并没有专门针对的职业类学生所提出的德育大纲,而主要参照《中学(高中段)德育大纲》,其中主要涉及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教育、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等内容,虽然作为职业学校学生此方面教育也不可缺少,且道德教育中已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但因德育对象的不同且没有针对性,故无法满足职业类学校德育的要求,因此,德育工作目前在职业类学校开展得均不甚理想。故我建议除了开展一些必要的德育活动之外,应把职业道德作为职业学校德育的重点,并按年级建立相关的培养体系。

2.职业道德培养体系的建立成因、体系内容及实施途径探讨

(1)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建立原因

职业道德是指为适应各种职业要求而必然产生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履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形象、职业习惯、职业纪律、职业作风等等诸多方面。由此可见,职业道德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在目前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在德育观念上与外界交流沟通不足,甚至还处于闭塞状态,使德育的内容趋向于文件化、概念化。德育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难以把握职业教育的重点,呈现“职中”“高中”同一化的趋势,职业学校德育渐渐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相疏离。但学校仍固守阵地,没有将学校德育观重新定位、没有将新时期的职业学校的德育要求重新整合,造成恶性循环,与社会难以全面接触、相融。此为原因之一。其二,由于职业道德教育涉及的内容诸多,如果在三年或五年学生学习生涯中“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打一枪换个地方”,不能够形成体系教育,那么势必在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上造成顾此失彼或发展不平衡,造成学生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2)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内容

由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涉及较多,因此如果面面俱到势必难以完成培养任务,在选择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时应注重“三贴近一注重”原则;即“贴近专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职业道德的实践”。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与学生在校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教育重点,如:职业理想、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形象、职业习惯、职业纪律教育等内容为主,其它内容为辅,并把职业道德培养内容按年级进行归纳分类,逐年培养。如五年制高职一年级突出职业道德的职业理想、职业习惯教育;二年级则突出职业纪律的教育;三年级突出职业情感;四年级职业形象、职业观念的教育等,并根据相关职业道德培养内容详细制定各年级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和细则,及时反馈,以此构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体系。学校在校期间师生均要明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并以此为纲,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组织相关活动,从而形成德育合力。避免出现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盲乱局面。

(3)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实施途径探讨

而在职业道德培养实施过程中我们除了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就业指导课、德育课、班会课外,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实践。注重在日程生活中培养、在专业学习中训练、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在自我修养中提高、在职业生活中强化,才可能行之有效。积极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职业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因此,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必须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多样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是指从职业道德培养内容来讲的,而多样性是指在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上要注意多渠道多方位来开展活动。

德育的生命力怎么体现?如何使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亮点和特色?我想只有在培养学校培养“社会人”的基础上从培养“职业人”入手,通过有效的职业道德培养体系培育学生对职业的理解与感悟,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以“德性”塑造“人性”,把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睦互助、团结协作,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勇于竞争、不断创新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和实证研究,2008,10(1):192-193.

[2]李锐.树立职业理想 ,培养职业道德[J].班主任,2008 ,(11).

[3]魏洪秀.谈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

[4]陆有铨.“道德”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依据[J].中国德育,2008,(10):23-27.

[5]武正林等.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2001,4(1):81-104.

上一篇:怎样发挥课外阅读的积极作用 下一篇: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