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

时间:2022-10-08 10:35:02

积极推进“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区域内部经济交流频繁。同时,“长三角”具有共同的区位、产业、科技、人才和开放优势,是全国城市最密集、产业最密集、高校科研院所和4融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有条件的地区。

“长三角”金融协调发展,有利于信贷资金、金融信息、金融人才等要素的跨地区流动和高效率配置。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市场融合、金融产品创新等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跨区域投资经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增强“长三角”地区作为一个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长三角”地区金融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建立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企业的跨区域合作与协调机制。

“长三角”金融合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共同努力。要在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建立起完善的协调推进机制,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从战略高度为“长三角”金融合作提供有力保障。建议成立“长三角”金融发展规划委员会,发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区域金融监管协调中的中心作用。

“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要打破金融机构地区分割的界限,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以满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推动金融机构通过相互、客户共享、技术合作和战略联盟等方式,实现跨区域业务联动。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趋势,“长三角”地区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在管理部门协调下,积极进行综合经营的试点,通过整合金融资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逐步实现跨行政区综合经营。积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长三角”金融机构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业务流程,积极加强和改进对客户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2、改善外汇管理和服务,满足“长三角”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

一是继续探索外汇体制改革的新思路。要解放思想、勇于进取,设想可以超前,实践则要谨慎一些。二是积极推动贸易的便利化。积极探索贸易货物核销的制度改革,简化服务贸易制度审核程序,深化贸易集中支付管理改革,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拓宽资本流动的渠道。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社会财富比较多,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意愿、能力都比较强,要积极研究和制订对外投资的具体措施,包括规范外汇理财产品的管理,更好地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要。四是进一步做好支持企业对外投资、鼓励银行外汇产品创新、便利异地外汇资金清算等方面的外汇管理工作。五是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监管,健全外汇检查和风险防范机制。六是加强外汇信息的分析反馈。长三角地区涉外经济发达,市场敏感性高,很多苗头性的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区域内的各级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外汇信息的分析,提高前瞻性,提高对外汇管理中的新问题、新形势的应对能力以及政策跟踪能力。

3、加快“长三角”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要逐步建立与工商、税务、劳动、社保、质监、法院等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加快长三角非银行信息进入信贷征信体系。二是要探索在全国率先建立长三角金融业的统一的征信平台。依托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争取在长三角率先开展国务院确立的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的试点工作。三是率先在长三角开展征信增值服务,可以考虑有条件地向管理规范、具备一定资质的长三角信用评级机构开放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查询功能,要鼓励区域信用评级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交流合作和资产重组。四是推进中小企业和衣村信用体系建设,由此改善金融对中小企业、三农等的支持。

4、加强“长三角”地区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继续推动“长三角”中小金融机构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范围,增强实力。长三角中小金融机构开展互利合作,可有效突破各金融机构自身的局限和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高效的金融整合、流通平台,打造新的优势,释放合作效应,提升地方金融竞争力,充分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上一篇:台湾金融(银行)改革模式探讨 下一篇:中国股票价格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