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时间:2022-10-08 09:48:34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学习的本质是体验,体验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氛围。”物理教学相当一部分是实验教学,许多物理规律、结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尤其是在现行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很多物理规律、结论的得出都需要学生去亲自动手实验;去切身的体验、感悟;需要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完成。实验是对物理过程的再现,需要有良好的实验环境与氛围。由于各种原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有的物理过程无法再现,或者说实验的短时性让学生无法看清楚或者说是感受到实验的过程。物理学中,小到微观粒子、 大到宏观宇宙,无处不存在着奇妙的物理现象;存在着许多物理教学资源;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它无穷的物理学的魅力。而这些是我们传统的实验所无法再现的。如何将这些丰富多彩的物理资源运用到我们的物理教学中去,帮助我们再现物理过程,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与激情,将是我们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

“新课程标准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的新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在物理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巧妙地结合起来,制作精彩的课件,把抽象的讲解、说教变成动态的图象、视频,成功地应用与物理教学,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更让学生爱学、乐学。充分领略了物理学的无穷奥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生活,认识最牢靠和最根深蒂固的部分就是生活中经常用的知识。”物理教学、学习需要创设良好的生活情景。因为情景可以弥补方法、手段、内容的不足,但是方法、手段、内容却无法弥补情景的残缺。在物理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景、以景入题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凸显出课堂教学的精彩。例如:在讲解追击问题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物理过程画出追击过程的图像,学生在脑子里面的动态过程很难呈现出来,但是把整个物理情景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时候追上,什么时候是追上前的最大间距等等概念。学生看着动态的物理过程去讨论、分析、交流,不仅激活了课堂氛围,而且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于是心里就产生了一种畏惧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又会一届一届地传递下去,导致许多同学还没有学物理就先害怕了。尤其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是力学的深入学习过程,因为力学的枯燥乏味,很多学生惧怕力学的学习,如何打消学生先入为主的畏惧情绪?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然后带着热情去学习。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进入高一学生来说,如何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喜欢上物理并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重要。再精彩的语言描绘对于初学者来说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而一些常规的实验,由于时间的限制,加上诸多因素的干扰,又不利于全体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效果不明显。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插入动画、视频、色彩、声音等,就可以将学生带入神奇的物理世界中去,使学生与教师互动、课堂充满活力,令学生产生好奇、向往、遐想。从而产生兴趣、激发动力、并喜欢上物理这门课。有了良好的开端,相信以后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发展因素的制约,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学习更习惯于直观、形象的思维。对于许多问题的研究、探讨,需要借助于直观的物理模型才能进入思维状态。以至于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利用常规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不容易突破,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相当模糊,只能死记教师讲解的规律,不能灵活地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规律实现再现,使整个过程直观化、动态化、模型化,方便学生去理解、记忆、应用。比如,在讲解力的合成及合成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利用一般的实验,实验效果不明显、学生很难把握重点、总结规律。笔者设计了一个多媒体动画,利用动画将角度的变化以及力的大小变化对合力的影响用动态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很直观的记住并理解,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再例如,讲解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时,它的讲解和练习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若利用多媒体模拟,将有直观、简洁和可重复练习的优点且学生易于接受。既增添了课堂教学的情趣,又突破了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我们的课堂会更精彩。

上一篇:关于巧记生物学知识的思考 下一篇:浅探如何将“快乐体育”教学观融入到篮球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