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

时间:2022-10-08 08:01:16

谈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

摘要:当前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素质低,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求知欲低,学习主动性差;纪律松散、自控能力差、没有明确的努力发展目标等现象,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困惑和忧虑。本文结合本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中职生;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64-01

当前随着大学、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免试注册入学制度,使得中职学生普遍入学分数较低、素质较差导致学生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一届不如一届的感觉日趋强烈,由于生源质量下降引发了道德方面或学习方面或双重方面的“问题生”日渐增多。这些学生普遍表现为对职业漠然,缺乏理想抱负,缺乏道德标准,追求低级趣味及物质享受,对事物缺乏兴趣,缺乏是非观念,缺乏审美意识,自制能力差,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求知欲低,学习主动性差。鉴于这种情况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日益引起学校管理领导和班主任的困惑和忧虑,班主任面临着压力和挑战,都在想方设法做好学生的教导工作。

班主任是一个官小责任大的角色,是对学生的直接施教者,班主任的思想素质、管理能力直接代表学校的教育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质量。那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第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主要是组织开好班会和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向好的大环境,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

在做思想工作时必须根据现阶段这些学生的特点,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及时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对于后进生采用个别谈话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用真诚的心去关怀、去帮助他们,他们是知道的、懂得的,最终也会被感动,在赢得大多数学生的喜爱和信任的情况下才利于班主任开展工作。

第二,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自信、合作、务实、奋进”的班集体 。

作为中专学生面临着毕业后就业的实际问题,没有专业的知识将很难在社会立足,所以加强树立她们的努力学习的信心,这些新入学的中专生自治自理能力较差,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是班集体的一分子,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 努力培养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第三,关心、帮助学生解决经济生活问题,培养勤俭节约的美德。

我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都较差绝大多数的同学在学习上都努力,但困绕她们的是经济问题,当个别学生有经济困难时能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在发放助学金时要求她们要理性消费不要浪费。还有就是组织做好暑、寒假的打工工作,使她们能减轻家庭负担完成自已的学业。

第四,制订班规、班训做为班级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原则;加强清洁大扫除和宿舍内务整理的管理工作。

制定班规充分发挥学生参与、从事班集体管理的潜在积极性,良好的制度、纪律既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根本保证,也是衡量一个优秀班集体的主要标志之一。通过班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相互督促,公正无私自,奖惩分明,培养他们能自觉遵守纪律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根据学校和学生科的要求加强清洁大扫除和宿舍内务整理工作,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注意到位检查督促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总之,中职学生都处在15-18岁的青春躁动期,此时,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探求欲是最强烈的,无论是有益或有害的新事物,他们都会不计后果地去尝试一番,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没有根据中职学生的现代特点去进行管理,只是一味说教,一味压制,那么教育是十分苍白无力,有时还会适得其反。我想做为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在校园内给中职学生搭建多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展示。只有把思想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内容贯穿在中职学生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校园才会成为学生们的一方乐土,教育的矛盾才会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自然化解,学生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才能建立真正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1]齐学红.新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郑学志.班主任工作招招鲜[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

[3]谌启标,王等.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8.

上一篇:让新课程理念融入课堂 下一篇:高校新生教育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