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堂教学监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08 07:42:27

加强课堂教学监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加强课堂教学监控,建立科学评估语文课堂教学的机制,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科学的评估,引导语文课堂教学向高效率方向努力。我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南安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监控意见(试行)》等文件,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

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角度看,必须紧扣“效率”二字不放。基于此,我们正在初步探索建立科学评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机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监控。我们通过“三转变”、“四结合”和“五个性”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我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一、确立学生主体,变讲堂为学堂

要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应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时间的主人。教师应该把功夫用在“导”字上,引导、指导、诱导,导方法、导技巧、导规律。在“导”上下功夫,在“精讲”上动脑筋。凡能让学生自学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讲;凡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思考揣摩能够回答的教师也尽量不讲。非教师讲不可的地方,一要研究方法应该怎么讲,二要精讲,用尽量少的时间和最精要的语言讲通即可。教师应该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完完全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己的学堂里自学、思考、探究,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实行目标教学,变无序为有序

实行目标教学,变无序为有序,至少涉及四个方面:1是准确定标,2是科学达标,3是有效测标,4是及时补标。其中“定标”工作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为一篇课文的教学准确定标,至少要考虑四点:1是这篇课文本身的特点;2是学生在相关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现状;3是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4是对照年段目标和课标,本篇课文应该主要完成什么任务。定标以后,就要落实目标,使学生尽量达标。

三、优化教学方法,变低效为高效

提倡教师要少讲精讲,优化教法。优化教法的目的在于做好示范,培养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品质,激发语文兴趣,授给自学方法,教给各种规律,让学生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学习,并在反复不断的阅读和实践中增知广识,形成能力。“优化”少不了广泛学习和借鉴,学习和借鉴必须根据教情和学情来决定取舍,即使是古老的教学方法,只要有价值,符合自己的实情,不妨采用;别人的方法,尽管对别人很灵验,但如果不适合自己就不能盲目搬用。在优化教法的同时,还要注重优化学生的学法。不能让语文课变成自由课,不能单纯规定每堂课一定要给学生多少时间,而要注重实效。当学生还不会学习,没有掌握某一类文章的自学方法之前,教师必须帮一把扶一程;当学生具备了某一种方式方法之后,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学会变化,做到举一反三,使知识和能力在自学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迁移。只有把精力投放到教法和学法的优化上,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低效迈向高效。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通过以上“三转变”,优化课堂教学,向四十分钟要质量,但这样做还不够,还要通过“四结合”,提高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认识,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一)、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相结合。我校每学期定期(单元练习、期中检测和期末考试)或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抽查,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情况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指导并帮助教师做好质量分析,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只看考试分数来评估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只会导致盲目应试,片面追求升学率,其结果是得不偿失。

(二)、评估教法和评估学法相结合。我校每月一次检查或抽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有特色的和不足的及时总结。每次检查要突出重点,要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一节达标课,课后教师先说课,集体评课,促使教师把备课、上课与课后的自评有机结合,随时反思自己的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研组长深入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量、批改情况。

(三)、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教研组长每个月至少检查一次教师的备课、作业情况,并做好记录与评价并及时反溃。 每月两次教学质量分析会。研究、讨论、分析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实事求是地为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优劣作出公正的评价。

(四)、把评价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相结合。通过评估,形成良性循环。教师靠加班加点、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争来的高分,不能算高效率。只看老师上课,而不看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形成是不全面的。那些花时最少,学生学得轻松、主动、活泼,而收效好的课才是高效率的课。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通过以下“五个性”,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制定教学方案。要求每一位教师授课以后,再根据“五个性”的要求反思、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中心和归宿,因此,教学目标的优化是课堂教学优化的关键。在教学中,要在把握学年、学期、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准确、全面地把握每堂课教学目标的“度”,使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具体性与明确性。

(二)、教学内容的适应性

语文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密切联系当前社会生产、生活、思想实际;要不断引进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充分反映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特点,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能适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切实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上一篇:浅谈我园对环境创设的初步探索 下一篇: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 在成长中学会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