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结果分析及管理措施

时间:2022-10-08 06:43:34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结果分析及管理措施

(湖北省荆门市石化医院,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状况,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以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方法:按照统一的自制表格,随机抽查2006年3~6月出院病历278份。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46.4%。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外科系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指征过宽,围术期使用不规范,忽视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抗菌药物趋向高档化,病原学送检率低。结论:定期对临床住院病人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调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抗菌药物使用;住院病人;结果分析;监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是目前医院应用最广泛的药品种类之一,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本文对我院2006年3~6月份出院病历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为临床进一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1.资N-N方法

2.1抗菌药物用药情况

共抽查病历278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病历129份,使用率46.4%;治疗用药91例,预防用药38例。从抽查情况来看,预防用药38例,术后预防用药26份,占69.4%,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在外科系统非常普遍。一般认为,在手术前0.5~1h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过早给药会造成术中体内药物浓度不足,术后再给药则错过了细菌发生污染或定植的时间,均难达到预防目的。

2.2预防感染选用药品不合适

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索及喹诺酮类作为预防用药比较普遍,占50%以上,起点偏高。认为选用相对广谱、杀菌、价廉、安全性高的药物,通常选择头孢菌素,以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特殊情况下可选用头孢曲松等三代头孢,避免选用超广谱抗菌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

2.3病原菌的检测及药敏试验不够重视

治疗性用药91份,只有15例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

随机抽取住院患者病历278份,对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填写病人的各项情况。填写内容包括:科别、病案号、医师、病人姓名、年龄、出入院时间、诊断、有无过敏史、手术名称、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间、使用药物的通用名、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病原学检测+药敏试验、治疗或预防等。本次调查的抗菌药物不包括抗真菌药。

2.结果分析

占13%,87%的治疗为经验用药。病原学诊断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建议在经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正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4治疗性用药指征掌握不好

儿科病历25份,14例患儿使用了抗菌药物。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绝大多数由病毒引起,不必使用抗菌药物。但这14例儿科病历无一例外是抗病毒药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建议临床医师应严格用药指征,在经验用药的同时,尽早查知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有利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和有效治疗。

2.5病历缺乏用药分析

有8份病历在长时间用药、换药、停用的过程中,没有相应的用药分析记录。感染患者用药3~5d,严重感染用药48h,疗效不佳时应根据病原学检测和药敏结果及时合理换用药物。并在病程中记录用药效果及换药原因。

3.讨论

针对以上情况,具体管理措施有:

(1)通过调查和分析,对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的问题,要求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给药途径,遵循有效、少量的原则。对每一类、每一种抗菌药的抗菌谱及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做到有针对性地对症用药。切实贯彻执行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避免抗菌药物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和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2)重视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根据其结果,有的放矢地选用抗菌药物。

(3)定期检查、调研和分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完善院内外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各种药物信息咨询。

(5)医务人员应充分利用学习、进修、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提高感染病的病原诊断水平;掌握细菌耐药性发展动态和抗感染治疗新动向,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6)开展用药咨询,宣传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上一篇:影响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马铃薯与饴糖合用治疗功能性便秘12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