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改编电影《白鹿原》是成是败?

时间:2022-10-08 06:23:33

名著改编电影《白鹿原》是成是败?

小娥着墨过多,嘉轩显得薄弱·

雷达是最早评论小说《白鹿原》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他曾出版《评点本》。在他看来,《白鹿原》是近三十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长篇小说,是少数能拿到世界上对话的本民族文学之一。谈到电影《白鹿原》,他却表示,“我希望这是一部本民族的文化史诗,大家看了会感到非常震撼,我们的期望好像还是落了空。”

在雷达看来,麦浪、老戏台、秦腔、打麦场等形式因素在电影中都运用得很漂亮,但电影的严重问题是对原著根本精神的把握不足,“这本书是通过家族史来透视民族灵魂的历史,正面观照中华文化及其塑造的人格,是它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而电影《白鹿原》通过外在的形式因素完成了某种写意性的表达,但缺乏一种内在的思想灵魂,内在的形象支撑。”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也认为,《白鹿原》的摄影、音乐、美工各部分单独打分都很高,“但不能有效打动观众的话,那些东西都没有意义。电影语言实际上是一种整合性的元素,如果没有叙事的推进,情绪就会悬空。”

雷达表示,小说《白鹿原》有三组重要的人物关系,首先是白嘉轩和鹿子霖,他们代表同一文化体系中的两种不同力量的斗争;其次是走向了不同人生道路的三个少年伙伴黑娃、白孝文、鹿兆鹏;其三是田小娥与三个男人的关系。“但电影都转化为‘田小娥传’了,戏多,即使是戏也不够生猛,释放得不够充分。大概也是删节的关系,我觉得导演有很多困难。他把一个很广的东西变窄了。我们很容易轻车熟路就跑到情爱、上,以为这个以前成功了,现在也可以继续成功。”

雷达指出,白嘉轩才是《白鹿原》的灵魂,“他是宗法文化的一个正面人格代表,同时又是一个专制者,对于不守本分的男女他是要制裁的。白嘉轩这个形象决定了《白鹿原》的灵魂,如果电影没能把白嘉轩塑造成功,我很怀疑这个电影能够站得住脚。”

饶曙光也指出了白嘉轩这个人物的重要性:“拍《白鹿原》,白嘉轩这个人物立不起来,就跟《秋菊打官司》里秋菊立不起来一样,问题很严重。影片对白嘉轩的塑造不太成功,他的主动性、丰富性,他跟土地的关系,他在整个人物关系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凸显出来。”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奔也认为,白嘉轩这个人物在电影中显得薄弱:“白嘉轩只是被镜头人为地轮番推向特写前景,电影却未能为他提供在村落族众生产生活中之所以重要的有机支撑,白嘉轩这个小说里的主角因而在电影里仅成为一个影子式人物,站在历史的崖畔隔岸观火式地俯视着村里和原上的一切。”

小说越精彩,电影越难拍·

尽管诸多评论者都指出了电影《白鹿原》对灵魂人物把握不准、叙事结构松散、戏剧性张力不足等问题,但人们还是对这部电影所面临的客观困难表示了理解,并对创作者所表现出的诚意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编剧如此感叹王全安的认真:“导演用‘最笨’的方法拍了一部电影。为什么说最笨呢·就像一块石头横在路上,有人会绕道,有人会通过杠杆之类的方法移走它,但王全安选择了一点一点把它推开。这过程中体现出的力量感是让人敬畏的。”

此外,大部分业界人士都承认,评论电影《白鹿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在“支离破碎”的公映版本背后,还有一个220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本。当考量到当前国产电影的创作环境和接受环境,人们对这部电影的态度也变得宽容许多。

影评人、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奇爱博士把《白鹿原》称为“最难被改编为电影的小说”:“从小说叙事的角度来看,《白鹿原》聚焦了关中平原两个家族跨越几代、多种社会政治环境中的恩怨纠葛,人物繁多,线索复杂,如何取舍改编是一个根本的难点。如何发挥电影特性的优势,把事件的枝枝节节在有限的电影叙事时间中有意味地再现出来,对导演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对于目前的公映版本,他认为与220分钟版本相比,“损失了很多细节、呼应和留白,因而观众能觉察出明显的跳跃与语焉不详,更少了些余味。不过这显然与王全安无关,这里我要为他鼓个掌,电影《白鹿原》能够诞生本身就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

廖奔也表示,在两个半小时内用画面呈现这一史诗,对于电影而言几乎是一个无法承担的任务,“因为它面临的是左右两难而互具排他性的选择与放弃:搭建起宏观的建构,就失缺了微观的从容;如果从具象出发,势必抛却整体观照。”

饶曙光指出,只要是小说改编电影,人们肯定要对二者进行比较,但电影有其内在规律性,更多需要从电影角度来理解和分析。“往往不太成功的小说能改编成很优秀的电影,文学写得越精彩,电影表现得越困难。《白鹿原》的创作无论如何还是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包括它失败的地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白鹿原》是一部有史诗追求的作品,有史诗元素的建构,但最终没有完成。按照目前国产电影的水准,它还是会在中国电影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上一篇:与焦虑和平共处 下一篇:遮蔽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