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时间:2022-10-08 05:13:52

为留守儿童献爱心

从教三十余年,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儿童的成长可谓是千姿百态,有的跟随父母成天陪伴,寸步不离;有的是父母为生活奔波而远离家乡,到异地打工,他们常年与父母见面机会较少,更不要说受家庭教育了。这些都是班上学生成长问题百出的缘故,让更多的孩子留守农村贫困的家庭里,导致儿童的情绪焦虑、烦躁、悲观、自卑孤僻、学习缺乏家庭辅导。导致成绩上不去,在监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他们就产生厌学,整天迷恋游戏、电视等行为,逆反心里越来越严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思,我们老师为何不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呢?这就是我们广大教师需面临研究的课题。

一、留守儿童需要爱心,我奉献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儿童幼小的心灵早早的蒙上了一层阴影,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缺乏自信,充满自卑。比如马艳、王丽两个学生,原本天真活泼可爱,自从她父母离异后,母亲便把她们托付给外公,从此她们像变了个人似的。成天闷闷不乐、上课没精神、作业不想做、经常迟到。老师找她们谈心,她们低头不语,问她们外公,得到的回答却是:“她爸、妈都不管,我能管吗?管不着”;父母离异时又说:“外公管住外孙,每天煮饭给她吃就行了,至于其他的能管多少就管多少,迟早他们得把她接走,只要不饿着她们就算了,这我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了……”。这让我顿时无话可说,以后的日子,我把特别的爱给了她们俩,专门设立每日谈心活动十分钟。在每日的活动中,我都以父亲的身份的她们问寒问暖,起初一、二次,当询问起他们每个月花费多少钱,家长寄多少钱,有没有浪费现象,平时在家是否做家务活,马燕、王丽总是显得羞涩,一句话也不说。见此情况,我亲自家访,了解其生活状况,令我匪夷所思的是,马燕家中5口人共挤在60平米不到的两间层房子里,一间是厨房、另一间是卧室,卧室的床上放满东西,就连旁边的书柜上都塞满了衣服,这怎么能安然生存呢?厨房里有不少的杂乱家具,但碗柜里的碗和柜子仅有5份。这真是非常寒酸的家庭,外公年老体衰,生活起居只能靠马燕一人,这样的家庭导致她孤僻的性格,我看在眼里,把身上仅有100元钱塞进了孩子的书包里,最后感动得说出了让我永远不忘记的一句话:明年我父母要给我买新房子,他们嘱咐我说,要勤奋努力学习。随后她脸上流露出灿烂的微笑,最后,她们俩渐渐变得开心了。马艳还说:“老师,在你的爱心下,我得到了温暖,好舒服啊”。

二、留守儿童需要信心,我留给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要使留守儿童进步,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他们自我感觉是:我没人要了,父母把我任意丢给别人,我的所有优点没人看得见,稍有做得不对,就会遭到责骂:“就你不听话,你妈才不要你,连你父母都不愿管你,我还凭什么……”。这是孩子们常在我面前哭诉的现象。他们觉得反正自己不好,既然连爸爸妈妈都不想管了,那一切也都无所谓了!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痛心,唯有安慰她们的是:“父母是因为想让你们生活得更好,才出远门挣钱……”。过后的日子,我对她们俩的教育更加小心翼翼,唯恐伤害到这些无助的孩子。在教学管理中,为了能让留守儿童接受到应有的教育,我做到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做到对症下药,多渠道了解他们。在班级事务中,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如读书活动、游戏活动等;在学习上处处关注他们,在生活上鼓励他们,发现他们有了进步,取得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信心是进步的动力,留守儿童的信心就是在一次次成功和被肯定中树立起来的。

三、留守儿童需要兴趣、我激发

老师面对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有些留守儿童缺乏学习兴趣,但每位小朋友都有爱好和特长,有的喜欢跳舞、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写字再画画……我充分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就投入到他们的兴趣爱好中去。因为我的投入,无形中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改善了他们对我的态度。班上有一位学生叫杨浪,由于母亲的改嫁、奶奶的去世、爸爸又在外边跑车,家中只有爷爷一人,整天忙于下地干活,就无人管理他。就这样,他非常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脸花手脏、衣服乱穿、读书糟糕、写字一塌糊涂,一天只是活蹦乱跳。我就抓住他的这一长处,无论在体育课或课余时间,都培养他玩球、长短跑、跳绳等项目。通过长期训练,体育成绩比其他学生要好。在我的留心指导下,关注留守儿童,鼓励其兴趣发展,让其个性得到张扬,有利于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四、留守儿童需要生活,我关注

关注留守儿童发展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天一月的事,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而漫长,就凭教师单方面很难见效。作为班主任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来关注他们:如上级主管部门、学校、科任教师以及家长形成共识的管理,把学校、班级、家庭的教育力量合起来,形成一张网络,让留守儿童体会到生活环境的和谐成长。如我班的王力,自从出生后,母亲至今无影,父亲又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王力只好跟着年老的奶奶一起生活;在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回家、除奶奶偶尔过问,就没其他人知晓。久而久之,便与社会上的不良行为人员接触,导致缺乏学习兴趣,行为习惯越来越不好,进取心较差,作业想做就做、想交就交,不良恶习不断出现――抽烟、酗酒、小等。我与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又与家长取得联系后,学校、班级、教师、家长共同关注关爱王力,促使他和社会人员逐渐减少到不接触了,在家由老奶奶监督是否在家以及做些什么,在学校老师开导思想的半年后,王力步入了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

归根到底,留守儿童有不同的因素,他们各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很大程度上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教育者。要认真研究他们,掌握他们的心理,并及时给予关爱,帮他们树立自信心。对于这些可怜的孩子,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心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能为留守儿童打开心灵,做有用之材。

上一篇:把握“四基”核心,培养“四基”能力 下一篇: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