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爱心家园 培育留守儿童

时间:2022-09-23 08:32:00

创建爱心家园 培育留守儿童

一、关注留守儿童,成就大唐学府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远离本土,涌入城市务工经商,他们被称为"进城务工人员"。这一新的社会群体的出现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大约有5800万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大部分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经商,自己和爷爷奶奶或姥娘姥爷生活,有的被寄养在亲戚家里。与其他正常儿童相比,他们有更多的缺失:首先是家庭的缺失,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精心呵护,生活也得不到应有照顾。其次是感情的缺失,他们有了苦恼无处倾诉,有了心事无人交流。再其次是教育的缺失,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不但需要教师的教育,也需要家长的教育,需要家长的监护和引导。由于“留守儿童”存在以上问题,所以很容易导致他们在成长中的人格缺陷,有的“留守儿童”变得孤僻、消极、自卑;有的则变得放任自流,我行我素,沾染上许多不良习惯。这一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或逐步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解决。但这个问题将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而长期存在,日益突出。如何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情感、教育等各方面的缺失,并进行适当的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当今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全寄宿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

大唐学府“立足县城、面向农村、服务百姓、关注留守儿童”,秉承“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理念,追求“教育助人、教育富民、教育强国”的教育理想,确立“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学管理、和谐发展”的治校方略,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办学特色突出。走出了一条“学校像家庭,老师似家长”的“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家庭化住宿、军事化就餐、生活化德育、项目化推进”创新管理的新路子。学校创办八年来日益发展壮大,留守儿童逐年增多,现已达到在校生1160人,其中留守儿童占总数的70%,近800人。留守儿童教育取得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成绩,孩子们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家长省心放心开心。2009年,大唐学府被评为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2010年,被评为中国民办特色学校;2011年,被评为“全国百家书香校园”,县委县府授予我校“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二、情系“留守儿童”,创建爱心家园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和县妇联的亲切关怀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2011年7月,县妇联刘玉红主席应邀参加山东大学“爱的翅膀”支教团与大唐学府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大唐之夏”夏令营开营仪式,刘主席深入了解了我们大唐学府的办学模式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以后市妇联李欣副主席在县委组织部张部长、县妇联领导的陪同下深入考察了大唐学府的经营理念和办学模式,随后市妇联项启荣主席亲自深入大唐学府检查指导工作,关爱留守儿童。在市县妇联多次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适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创建“留守儿童爱心家园”活动方案,组织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各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并选定在大唐学府创建了临沂市第一家“留守儿童爱心家园”。县妇联联合县城管局、电讯公司、移动公司等单位为“爱心家园”送来了煤气灶、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和免费无绳电话,妇联领导还和我们一起深入城乡农村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孩子的家庭状况。

2012年1月7日市妇联在大唐学府隆重举行“留守儿童爱心家园”启用仪式,市委副书记李峰百忙中亲临现场并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郯城大唐学府关注留守儿童教育的做法,号召全市各县区学习推广郯城大唐学府的经验,市妇联主席项启荣、市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各县区领导出席了启用仪式,爱心企业老总们向“爱心家园”捐献了书籍、电脑、电话、空调、文体器材、办公及生活用品。项启荣主席亲自主持了启用仪式,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民作了重要讲话,县妇联主席刘玉红及县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启用仪式。大唐学府充分利用“爱心家园”这一教育阵地的作用,经常开展阅读、亲情视频通话、心理咨询、文体活动、过集体生日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各种活动。各县区及有关学校纷纷来大唐学府参观学习。

2012年3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安、市政协副主席王晓曼、市妇联主席项启荣带领市直有关单位领导和爱心企业的老总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杨增花、县政协主席解广琴、县妇联主席刘玉红、县教育局长朱怀亮等领导的陪同下又一次来“留守儿童爱心家园”为大唐学府3月份出生的41名留守儿童过了一个隆重热烈、亲情感人的集体生日,使全校师生特别是过生日的留守儿童受到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大唐学府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滋养“留守儿童”,管好“爱心家园”

大唐学府“留守儿童爱心家园”是与我县其他三所兄弟学校“留守儿童爱心家园”及其他县区的八所“爱心家园”同时启用的,也是我市唯一一家民营学校的“爱心家园”,今后还将举办越来越多的“爱心家园”。我们深知办好“爱心家园”的意义和责任,深感身上担子的分量,所以我们会进一步努力探索经营方式方法,不断完善管理规章制度,调整优化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爱心家园”的“爱心”和“家园”作用,让“爱心家园”真正成为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道德修养和心智启迪的地方。

留守儿童历来是各类学校最不愿接受的群体,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亲情温暖的缺失,造成大多数孩子表现为思想消极,学习倦怠,成绩不佳,甚至惹事生非。面对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留守儿童,大唐学府的老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自己就是学生的家长。按照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将其组建为有相对管理经验教师做家长的"学生之家",并将"家"营造为一个和谐温馨、充满勃勃生机的家,一个有父母殷殷关爱和无私照顾的家,一个有着朋友和长者的家,一个有文化氛围和灵魂的家。每一位老师都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与奉献,大唐学府的教师有着三种身份和角色――生活上像父母一样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有爱心;学习上像朋友一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有诚心;树立人生目标理想、确立正确价值观方面是导师,帮学生规划人生和目标,有责任心。

与一般的寄宿制学校不同,大唐学府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实行“家庭化住宿”。即打破传统的同班同舍的做法,把高年级和低年级同性别的学生搭配安排在同一宿舍,学生宿舍也用家来命名,如“鲁迅之家”、“诺贝尔之家”、“华罗庚之家”、“居里夫人之家”、“丁肇中之家”等,不仅给学生以激励和教育,还潜移默化地泽润着学子们身心健康发展。每个家庭分为若干个小单元,精心选配一位有文化、有亲情、有经验、会管理的生活老师担任“家长”,同时推举一名大同学任学长。“家长”负责这个家庭孩子的衣物换洗和生活起居,帮助孩子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配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培养教育孩子成长。学长积极配合“家长”,密切关注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管理这个家庭的学生。每个宿舍下铺住着低年级的小弟弟或小妹妹,上铺住着高年级的大哥哥或大姐姐,大同学自觉主动地照顾小同学。长期生活在一起,孩子们之间有了相互依赖感,小的称呼大的为大哥哥、大姐姐,大的称呼小的为小弟弟、小妹妹。这种家庭化的住宿是一种创新,适合于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高年级的学生得到了锻炼,低年级的学生有了依靠,而相互之间的亲情又营造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馨。作为生活教师的“家长”,弥补了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有的孩子拿着老师的照片回家,带着一种满足感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是我在大唐学府的爸爸、妈妈,他们对我可好了!”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们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成长空间,老师的言行,不仅教会了孩子怎样做人,还感染了孩子。每天的亲密接触,给了孩子爱的机会,孩子们在赏识和被尊重中以自己的健康成长来回报社会,回报老师,回报父母,回报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学会了关心长辈、爱护他人。与此同时,学校还加强了学生社团建设,活跃社团组织活动,经常性地举办了各种艺术节,举行师生书法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备课作业展览、开展科技制作、集邮收藏;开设阅读课、故事课、形体课、国学课等校本课程,允许学生可以自由选修,给学生创建多元发展的广阔空间;开展“普通话质量月”活动,建设家庭图书馆,形成“书香家庭”,让学生在家的氛围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建设班级图书角,形成“书香班级”,引导全体师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此外,还通过设立书香学生奖励基金、书香教师奖励基金、书香家庭奖励基金等,在开展师生才艺展示、演讲比赛、诗文朗诵活动,用文化的力量向着更高的层次推进。

有了爱心家园,学校就有了一块留守儿童“心灵圣地”,他们就可以在这里比在校园里更自由、更开心、更自我,他们在图书室尽情的阅览,他们在博弈室用心厮杀,他们在科技室埋头钻研,他们在乒乓球台前一比高低,他们在亲情室与父母沟通,他们在心理聊天室与老师说悄悄话……

四、关爱全体学生,扩大“爱心家园”外延

大唐学府在班级管理上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例如二年级班主任巩振荣老师把班级管理家庭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具体做法是:1.班主任做'妈妈”。低年级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更强,乍离开家,他们的心神处于惶恐不安之中。针对这一现状,巩老师在主题班会上宣布:“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我的孩子,班级就是我们的家了。”在之后的生活中,巩老师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帮他们洗刷,和想家的同学谈心玩耍;对犯错误的同学,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待学生的生活随时注意天气变化,提醒他们增减衣服……。同学们打心眼儿里认同了这个“妈妈”,有了委屈愿意向她倾诉,想家了也愿意在她面前撒娇。2.组长变成了“小家长”。巩老师把全班学生根据各自的意愿分成五个小组,每组选一个比较受欢迎的同学担任组长。但是,不再叫他们组长,而是给他们冠以“大哥”、“大姐”的称呼,称他们“小家长”。老师告诉全班同学,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都要听哥哥姐姐的话。“小家长”们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称谓的转变,使同学们充满了新奇,离家后的失落感得到了补偿。学习上,“小家长”检查督促学生作业;课间,“小家长”组织同学游戏;生活上,“小家长”帮助老师检查个人卫生。这些“小家长”在检查、督促其他同学的同时,也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自律意识明显加强。各小组同学在“小家长”的带领下,真切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转变。3.人人有“家庭表现小档案”,把学生每天的表现如实记录下来,记录时就以向爸爸、妈妈汇报的口气,如“妈妈,您的儿子XX今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因为他作业认真,回家,您要亲他一下”等等。这样的话让孩子们感到振奋,从而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学习。每当有家长来看望孩子,老师就让孩子自己拿着“小档案”去给父母看;每次开班会,都让“小家长”汇报“家”中的情况,做出以褒奖为主的评价。4.表现好的可以获得与家人通话的奖励。孩子给家长打电话是很正常的。但在学校寄宿的孩子如果天天给家长打电话就是问题,一方面会增加话费的开支,另一方面他们的父母都远离家乡在外地打工,经常打电话会使他们对孩子放心不下,不能安心工作。巩老师充分利用孩子们渴望给家长打电话的心理激励他们上进:只要表现好,就可以获得与家人通话的特别奖励。表现好坏的评定,要参照“小档案”的记录。孩子们为了获得这一特别奖励,他们克制自己的思念之情,方方面面奋勇争先,努力表现自己。老师抓住这一教育契机,予以引导,然后兑现自己的诺言,让表现好的孩子给家长打个电话。而学生往往是先向家长炫耀自己得到的特别奖励,才与家人说其他内容。这一举措,使孩子们更快、更自觉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充分体现了大唐学府“令家长省心、放心、开心”的办学目标。5.让孩子们在小游乐园中摆脱想家的烦恼。每天紧张的学习之后,都有一节活动课。这是一个学生融入学校的好机会。刚入学时,一些学生想家,心情郁闷。可是当他们和同学们一起游戏时,这种心情很快就被抛到脑后,玩得不亦乐乎。

“爱心家园”的创建,使得班主任做班级工作的思路又开阔了,他们每月从“爱心家园”租借图书丰富自己班的图书角,他们聘请“爱心家园”科技室的小专家作为本班的科技顾问,他们可申请在“爱心家园”为部分学生提供“加餐”,他们还可以奖励更多的同学多去一次“爱心家园”……

五、亲情时空沟通,依恋“爱心家园”

“留守儿童”的家庭大多是比较困难的,而作为民办学校的大唐学府也需要收取一定的学费。什么原因能使“留守儿童”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大唐学府来。大唐学府总结这是“穷人经济学”,任何一个送孩子来大唐学府读书的家庭都没因孩子花学费而家境变得贫困。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这种管理模式从宏观上解放了生产力,变过去一个妈妈照顾一、两个孩子为一个老师照顾五、六个学生。妈妈从纯粹的消费者变为财富的创造者,她们的劳动收入一部分培养孩子,剩余的用于家庭开支,替代了爸爸劳动收入的一部分开支,结果家庭财富积累有了一个质的增长。更为可喜的是学校办得好,家长放心,学生的妈妈随爸爸到城市工作,解决了两地分居的难题,使得夫妻双双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干事创业、共同为社会的和谐做出了贡献。所以虽然公办学校免收学费,但并没有影响大唐学府的招生,反而学校越办越好,学生越来越多,健康发展。

学校还十分重视“家庭”文化建设。每个“家庭”的墙壁上都张贴着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各种漂亮的剪纸和绘画作品,墙壁上开设了“真情沟通”栏目,上面写满了孩子对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真诚祝福。生活老师工作之余和风细雨地给学生讲解新鲜的知识、故事,倾心扮演好好老师、家长、朋友三重角色。学校的一个个“家庭”让孩子们享受到了天伦之乐。每当早晨起床的时候,孩子们会向“家长”问好,亲切地称呼“爸爸、妈妈”,偎依在老师的身边,让老师给整整衣领、梳理头发。每当晚上从教室回到“家”的时候,总是缠着老师讲故事,老师早已给每个孩子打来了热水让孩子洗脚。在爱的滋润下,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自己整理内务的习惯和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互相照顾的习惯。

为了使留守儿童长期在学校生活而不腻烦,长时间在同一环境中却能经常感觉到新鲜,老师们住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生活,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关注、全过程欣赏、全人格理解,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家”能吃好、住好、玩好、学好。接送学生时有专人护送,照顾学生有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帮助学生按时起床,按时就寝,按秩序洗刷,督促学生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协助孩子保管好衣物,整理好内务,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让每一名学生在学府生活温馨舒适,学习积极努力,习惯素养良好,品性健康发展。

尽管如此,老师的爱还是不能完全替代父母、亲人的爱,每星期六是大唐学府学生家长接待日,过去,家长来看学生,很多是到大门口或小树林会见孩子,如今有了“爱心家园”,家长就可以坐在“爱心家园”舒心地与孩子交流,有时还会看见个别孩子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来自济南的周嘉哲同学72岁的姥爷怎么也不明白女儿为什么把自己的儿子从省城的重点小学转到大唐学府,专程来陪读一段时间,等孩子进教室后就来“爱心家园”读书看报,他观察了十几天,感受很深,写下了这样评价:“大唐学府是一个具有文化品位与精神感召力的场所。整个学校,就是张扬个性的、自然奔放的、发展成才的、幸福快乐的乐园。而王勇基先生是一个心怀高远、事业心强、意志坚定、追求卓越的优秀校长。”小周佳哲也常到“爱心家园”找姥爷聊天。

六、培育国家栋梁,倾情爱心家园

作为临沂市心理学会会员,王勇基校长把自己办公桌搬到“爱心家园”,亲自“坐镇”心理咨询室,在“爱心家园”和校园里,经常看到有大小不一的中小学生与校长聊天,校长就是孩子们心灵的靠山。大唐学府校长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为他们铺就一条越走越宽的人生之路。

本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为着眼点和落脚处,大唐学府创设人文的温馨环境,实现处处皆教育,事事皆育人的教育场、学习场和成长场。学府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契机,从一点一滴做起,比如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形象生动、鲜明活泼的图画和人生格言时时砥砺师生们的道德情操。注重细节化的人文关怀,如在校园几个主要路口都安装上高架路灯,给厕所安装声控灯,给各个教室、办公室配上电取暖炉,校园内建起了方便师生的服务部,配置公用电话、校讯通,方便学生与家长及时沟通等等,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学生们塑造一个文明、安全、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从而,为学生的一生可持续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之基。学府还实施了"经典诵读"工程,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文学名著,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孟子》、《中庸》、《二十四孝》等国学经典篇章。促进留守儿童的精神面貌的改变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大唐学府还为学生开辟"第三课堂"。改造宿舍、修建运动场、新建水冲厕所、洗浴中心,学校养鸡、养雉、养猪、养猫、养狗、养鱼、养鸟,种花、种草、种树、种菜、种粮。让不同年龄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在这里都能找到家的感觉和温暖,使他们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创设环境育人的生态时空,让静谧、优美、高雅的环境陶冶莘莘学子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性,美化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成长的多元人生,流水无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每个年级一片树林,每个班级都经营着一处花园或草坪,每一名学生都管理着一棵树,并挂牌与小树共成长;曲径通幽的小树林里设有多个读书角、英语角,在共成长的氛围中增智塑品。每一方空间在大唐的教育设计中,都化为了学生成长的摇篮、学习的天地、快乐的家园。

留守儿童教育最忌空调说教。学校每学期都成功举办 读书报告会、专题讨论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化装表演、故事大赛、科技制作展示等活动。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大唐学府友谊节暨物品交换大会”(师生亲切地誉为“唐交会”)。“唐交会”上,模拟真实的交易场景,各种琳琅满目的物品,还设有小小工商所、税务所、物价所、大唐银行、大唐典当行、市场监管等模拟市场的各个经济服务部门。活动场面相当火爆,学生人头攒动、叫喊叫卖、讨价还价、竞相叫价,热情迸发,"交易"活跃。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淘到自己需要而别人闲置的物品,增加了彼此的友谊,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经济贸易、市场开发、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的知识,增强了社会交往、社会生活能力和市场经济意识,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也为今后全身心投入学习和生活增添了力量,丰富了知识,增加了人生阅历。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每天学生们在多彩的游戏中玩得乐不思蜀,不再想家了。一位刚上初一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到“通过'‘唐交会’,我体会到了父母挣钱的不容易。

“农村的孩子也是孩子,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是大唐学府创新办学的源动力和共同愿景。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是大唐学府的教育理想。在共同的追求中,一大批有理想、有热情、有爱心的贤达俊彦云集到大唐学府,共同实现着办一所优质学校的梦想,共同打造着“大唐东典”的优质教育品牌,共同分享着教书育人的无上荣光。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滋润着、陶冶着、影响着大唐学子的幸福成长,用智慧与心血丰富着“爱心课堂,微笑教学、和谐教育、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用真情实践为基础教育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惊喜。每年中考结束,90%以上学生考进重点高中读书。家长们大都惊喜于孩子的成绩:“只想着上大唐学府,别让孩子学坏了,没寻思着还能考上重点高中,真是感谢大唐学府!”大唐学府正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务实求真的作风将学校办成“学生成长学校: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教师发展学校:给老师一个理想的平台;家长提升学校:给社会一个满意的选择”。

大唐学府从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未来出发,从孩子的一生成长和众多的家庭幸福出发,俯下身子,全身心地为了留守儿童服务,让每一位走进大唐学府的孩子,都能享受成长的幸福。教师们在校长办学思想的引领下,立足实践,大胆创新,选准“人生、人情、人性、人和”的本真角度,真诚地呵护关爱每一名学生,让学生都能“静下心学习、张开嘴说话、抬起头走路、挺起胸做人”,在学校“身有所安、心有所定、情有所依、志有所向、神有所往。”众志成城,按照学府提出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合适的教育”和“建校50年能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学生”的教育信条,扎实践行新时期让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历史使命。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县妇联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广大家长的信赖理解,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探索留守儿童教育新方法、新途径,培养教育好农村的留守儿童,开创大唐学府办学新成绩,为国家分忧,为政府解难,为百姓育才。

各位领导:大唐学府“留守儿童爱心家园”的建立,给了大唐学府广大师生极大的鼓舞,增添了信心,为留守儿童开辟了一个走出自我、走向成功的智慧园,为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歇息和提升、与孩子亲情沟通的温馨场所,同时也为其他儿童提供了一个勇敢走进大唐学府的探秘地。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和不断完善“爱心家园”的教育功能,总结和提升“爱心家园”经营之道,愿给更多的学校更多的了解和借鉴,愿全市更多的孩子更好地享受“爱心家园”的快乐和幸福。

上一篇:浅谈学校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建设 下一篇: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Quality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