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5:49:18

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1篇

已有关于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1][2]另一种观点是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学业不良。[3][4]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被调查学校74名父母均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调查结论与上述第二种观点相一致,认为留守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容乐观,许多留守儿童学习态度消极、被动,这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学习效果;二是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不良问题普遍存在;三是留守儿童课外学习无人辅导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低,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对留守儿童的观察和了解,分析造成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亲情饥渴”的困扰,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习调查发现,父母的外出给留守儿童的心理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担忧。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缺乏温暖和安全感的环境中,许014年第9期学术瞭望课程教学研究•JournalofCurriculumandInstrution多孩子性格上表现出冷漠、内向、孤独,情绪消极、波动大。调查显示,47.3%的留守儿童“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总是闷在心里”,33.8%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自己在家中感到孤单寂寞或不如别人”,13.5%的留守儿童“担心父母在外会发生意外,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10.8%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思念父母,无心学习”。在访谈中,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思念父母和亲情缺失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消极情绪,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很大,常常表现为无心学习和学习缺失主动性,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也普遍存在问题。由此可见,父母不在身边,产生“亲情饥渴”,这极易给孩子造成自卑、孤僻的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也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正常学习。(二)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调查中了解到,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达到某些硬指标,学校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把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标准定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天下来往往感到身心疲惫,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材施教往往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专门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善。(三)临时监护人监管不力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与其临时监护人的监管能力不高有直接的关系。首先,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低,使孩子学习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和辅导,致使学习成绩下降。调查显示,临时监护人中,文盲占临时监护人总数的2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2.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7.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8%。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这些临时监护人中,从不辅导或不会辅导孩子学习的占到86.5%,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导致其家庭作业完成困难。其次,临时监护人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孩子学习无人监管,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临时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不强,这主要在由亲戚朋友照顾的留守儿童中比较明显,他们不像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心理忌讳。亲戚朋友照顾的留守儿童,有时候儿童犯了错误,或学习上出现问题,亲戚朋友碍于儿童父母的面子,不做严格的要求或引导督促。这就导致这部分留守儿童心理上与亲戚长辈有隔阂,心理得不到慰藉,学习无人监管,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儿童。最后,临时监护人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调查中发现,临时监护人在教育留守儿童时,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大多采用溺爱或粗暴两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或处处骄纵,导致孩子的学习自控能力差;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挫伤孩子的学习自信心,这两种方式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的诸多学习问题的出现。(四)家长补偿方式的偏差调查发现,家长不合理的补偿方式,造成留守儿童价值观的改变,染上不良习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调查结果显示,41%的留守儿童父母经常给自己的孩子金钱和物质补偿,有不合理的物质补偿心理。这些家长通常长期在外打工,不能与孩子在一起,就感觉对孩子亏欠太多,于是用金钱和物质的方式补偿,每个月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以弥补孩子心灵情感的缺失。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拿着钱去买零食,和同伴一起去网吧上网打游戏,学习习惯越来越差,时间更多地用在了网吧玩游戏,没有时间和心思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综上,造成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学习无人辅导等直接因素的影响,也有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缺失而引起的留守儿童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如孤独、自卑等不良心理品质的间接影响。对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改善,应从多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有责任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

政府有责任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帮扶教育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及教育部门可以考虑抽出一部分经费,资助和支持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此外,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对进城打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同时,政府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环境,解决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照看和学习无人指导的问题。

(二)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关键还在于学校和老师要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其学习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袋制度。学校应该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袋,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外出打工父母的基本情况。当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档案袋中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相互配合,有效教育留守儿童。2.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之间建立制度化的信息沟通机制。家校的密切配合能更准确地了解与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能更有效地增进留守儿童的转化效果,尤其对一部分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力或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来说,这项措施十分有效。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一是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保持联系;二是利用节假日等留守儿童父母返乡探亲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使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和照顾;三是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提高临时监护人的监管能力。3.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学校和老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而产生的孤独感,并成为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时的感情寄托,从而避免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心理和情感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4.农村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或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间接影响的。农村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设心理辅导室或在课程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排解不良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社会、他人和自己,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5.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建立留守儿童课外学习的伙伴群体。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自愿和留守儿童坐同桌,同村近邻中的好学生自愿跟留守儿童结对,组成“互帮互学”小组。一方面解决了留守儿童课外学习无人辅导的问题,并能有效地监督和约束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同伴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排除一些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内向,他们很难融入到班集体中,并与其他同学融洽交往,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也不能主动地向教师或同伴求助,这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导致其学业不良。对于这部分留守儿童,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文艺活动、兴趣活动小组等形式,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其中,改善其孤僻、内向的性格,学会主动与人交流,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他人求助,进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通过教育期望影响子女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5]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并创造条件,加强亲子间的联系和沟通,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而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首先,留守儿童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父母应该认识到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并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切实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尽量考虑不要同时外出打工,而是留下一方在家教育子女。即使都外出打工,也要增加回家的频率,或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留守儿童尽可能多的交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同时,留守儿童父母应该经常与老师和临时监护人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配合学校,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造成的消极影响。其次,临时监护人应提高监护质量。隔代监护容易出现溺爱和简单粗暴两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且大多比较重视孩子的生活照顾,而对孩子精神层面的支持不足。亲友监护则容易出现监护流于形式,监护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因此,临时监护人应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监护责任,尽可能为留守儿童创设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并关注和了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及身心状况,与学校保持联系,随时关注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情况,提高监护效果。

(四)发挥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为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学习指导和帮助。同时,应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以多种形式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提供帮助。总之,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争取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行动起来,建立完善的教育网络,才能真正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2篇

本次研究将社会支持划分为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三个维度,对杨花村106名留守儿童展开了实际调查。

(一)经济支持本研究从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与支出两方面

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在经济上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父母的供养。在支出结构图上显示,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方面的支出占据了总支出的87%。根据调查显示,当农村留守儿童在经济上有困难,需要得到帮助时,98%的农村留守儿童会选择向父母求助。然而,有些父母的经济支持功能却严重不足,一旦父母在某一时期未能按时获得经济收益,农村留守儿童的经济支持便会出现危机。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消费水平处在比较低的层次,他们的生活支出大多是商品性消费,即包括购买食物、衣物等基本用品,但是部分儿童会进行娱乐性消费,例如去网吧上网、添置娱乐设备、外出游玩等。

(二)生活照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

家庭一直是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照料支持的主体,而农村留守儿童在需要照料时期,由于父母的外出导致家庭作为照料主体的缺位现象。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由祖辈照料甚至同辈照料的比重相当大,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患病时,只要不是大问题,他们都选择自己照顾自己或让照料者(如祖辈)照顾,而父母支持是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最想获得的支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父母支持严重缺位。作为儿童的第一监护人,在儿童需要时父母有责任给予其最全面的照料。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父母支持的严重缺位,造成了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起居上只能自我照顾。其二是与同辈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照料支持严重不足。农村留守儿童中有部分是与同辈居住的。他们生活遇到的困难更多,身边既没有父母的支持也没有祖辈的照顾。他们自身尚未能照顾好自己,便要开始承担起照顾另一半的责任,生活照料严重不足,身心压力大。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的主要支持和主观希望谁提供支持

(三)精神慰藉

精神慰藉,也称为精神赡养指的是关心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并通过一些途径去满足其需求。本研究根据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方式调查问卷》与《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从日常闲暇方式与主观幸福感两个维度对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慰藉支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休闲活动单一与精神慰藉支持严重缺位。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十分有限,其休闲娱乐基本采取在家看电视、上网玩电脑等方式。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该地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设施、设备和娱乐场所比较缺少,仅有一所小型图书室(在建,暂未开放)与一个文化广场(带篮球架,但属于村民公共设施,许多成年人也在此运动)。其次,农村留守儿童主观意识上十分期待亲情交流与家庭温暖。特别是处于幼龄期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更凸显,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也更强。

二、建议与对策

(一)以社会温情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可以把握撤乡并镇、教育资源整合等有利时机,利用闲置资源,根据当地的留守儿童的情况,成立大小适中的“留守儿童成长大本营”、“留守儿童监护人指导站”等公益机构,全面、细致地对本区域范围内的农村留守儿童展开摸底登记。“留守儿童监护人指导站”要定期给家长传授关于孩子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或利用留守儿童父母返乡之际面授,或利用写信、网络等多种形式。政府组织牵头整合本地高素质离退休人员,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家成长顾问”智囊团,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开展针对性地帮助与指导。

(二)“家长学校”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意识

接受义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与权利,以此为契机,各级农村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电话、信件等各种形式,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随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向其传授教育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儿童心理,关心儿童身心健康。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一对一”责任机制,明确各位家长的责任,实施“奖惩并举”的管理措施,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责任意识。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

留守儿童权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均应提供相应的福利补贴与救助。目前在我国沿海等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其他保障方式为辅助的相对完整的社保体系。而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力度十分薄弱。农村留守儿童的贫困现象十分普遍,然而能享受到社保体系提供的经济支持的却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规定。少数能够获取社会保障自愿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是因为他们不只是农村留守儿童,更是残疾、贫困等符合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人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四)出台相关惠民政策鼓励外流人员回乡就业收入是影响

青壮年劳动力流向的主要原因。在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青年打工返乡后可以利用他们在外赚的钱,投资创业,使货币实现资本价值的增值。以本次调研目的地浏阳杨花村为例,浏阳杨花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烟花产业发达,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外流的青壮年返回家乡,在为家乡的建设奉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减少了一定程度上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再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如果父母同时外出,农村留守儿童所受到的影响大大高于父母一方者,假定父母必须要外出工作,建议孩子已经上学的家长相互商量留下一位在家监护孩子,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的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少。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3篇

(一)留守儿童的界定

笔者曾经在相关研究中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依据三个内容来界定:“农村”指户籍所在地,“留守”指目前居住地,“儿童”,依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是指18岁以下的公民。本文将“父母双方或一方回家平均周期”作为第四个内容。由于宁夏地域小,加上生态移民地区务工人员多是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局限性,多数移民选择在区内打工,回家比较频繁。因此,笔者将外出打工父母双方或一方两周以上回家一次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本文所指留守儿童是居于农村户籍所在地,父母双方或一方因外出打工,在两周以上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二)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本文调查对象为生态移民地区一—九年级义务教育时期留守儿童。笔者共发放调查问卷618份,回收有效问卷610份,其中508份为留守儿童,即本文的调查对象,102份为非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父母虽然外出打工,但每天都回家。本文调查对象中,男童占46.5%,女童占53.5%;汉族占9.5%,回族占90.5%;三年级以下儿童占15.1%,四年级儿童占34.3%,五年级儿童占25.6%,六年级儿童占20.9%,初中生占4.1%。生态移民工程是以县内、县外安置相结合,以县外安置为主。65%的移民在迁出县以外全区范围进行安置,35%的移民在迁出县内进行安置。本文县内安置地区留守儿童(以下简称县内留守儿童)占25.6%,县外安置地区留守儿童(以下简称县外留守儿童)占64.8%,其他占9.6%。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分析时,将分县内、县外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二、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一)家庭基本情况

1.家庭人口

调查对象中,家中有三口人以下的占1.0%,三口人的占5.5%,四口人的占23.4%,五口人的占32.5%,六口人及以上的占37.6%。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家庭人口在四口以上,五口人以上的占70%。父母婚姻为在婚的占88.8%,离异的占4.9%,丧偶的占3.0%,未婚的占1.1%,其他的占2.2%。

2.父母受教育程度调查显示

半数母亲未接受过文化教育,比例高出父亲28.6个百分点,父母亲未接受教育程度相差显著;母亲接受“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以上”教育比例分别低于父亲11.6、14.7、1.7、0.8个百分点,说明母亲接受文化教育的比例均低于父亲,二者接受小学、初中教育悬殊较大。总体来看,父母亲主要接受小学教育,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微乎其微。

3.家庭结构据调查

父亲外出打工的占57.7%,母亲外出打工的占5.1%,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占34.3%。可见,绝大多数父亲外出打工,担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近四成母亲打工,且多是和父亲共同外出。在劳务输出大省区,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居多。宁夏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母亲在家中留守,承担农业劳动和照顾老人及孩子。有个别留守儿童,因父母离异、丧偶,祖辈或同辈兄弟外出打工。总体上,留守儿童与母亲居住的占46.2%,由母亲承担父母角色;与父亲居住的仅占1.5%;与(外)祖父母居住的占31.6%;与兄弟姐妹居住的占17.3%;其他的占3.4%。留守儿童与母亲居住的最多,与(外)祖父母生活的次之,与父亲居住的最少。可以看出,近八成留守儿童与母亲、祖辈居住,与父亲居住比例最低,“父亲缺位”现象严重。由于母亲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外)祖父母年迈体弱,他们只能照顾孩子的基本生活,无瑕顾及孩子的教育以及作业辅导,无力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虽然如此,与大多数父母双方外出的劳务输出大省区相比,宁夏近半数留守儿童家庭具备基本家庭功能,他们能受到母亲的照顾。父母在本县城(市区)打工的占13.4%,在宁夏其他城市打工的占38.6%,在宁夏以外城市打工的占24.0%,回原来的家种地的占6.3%,不清楚父母打工地方的占17.7%。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父母在区内打工,不足三分之一的人员赴区外打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迁入区土地有限,个别移民返回原来居住地种庄稼,长期不能和家人团聚,以致子女留守在移民新区,笔者将这些移民作为外出打工人员范围。外出打工父母“两周”回来一次的占7.3%,“一个月”回来一次的占21.3%,“两个月”回来一次的占25.4%,“半年”回来一次的占23.8%,“一年”回来一次的占15.8%,半数以上留守儿童两个月内能与父母团聚一次。

(二)生活卫生习惯

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身体健康的必要保证,是儿童强身健体的基础。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每天“既刷牙也洗脸”的占88.6%,“不刷牙只洗脸”的占8.3%,“只刷牙不洗脸”的占1.4%,“不刷牙不洗脸”的占0.4%,“其他”占1.3%,说明有8.7%的儿童不刷牙,不懂得爱护牙齿。最近一次洗澡是在“几天前”的占85.4%,“2周前”的占9.6%,“1个月前”的占1.6%,“2个月前”的占0.8%,“半年前”的占0.2%,“其他”占2.4%。综上所述,八成以上留守儿童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据了解,移民地区儿童基本没有午休习惯,一方面是监护人生活习俗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外出,家中无人叫醒有很大关系。留守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上”的占9.1%,“10小时”的占15.6%,“9小时”的占37.6%,“8小时”的占23.0%,“7小时”的占11.8%,“6小时以下”的占2.9%。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在9小时及以下的占75.3%,七成留守儿童每天睡眠不足10小时。

(三)营养获得

1.就餐情况

为了让贫困山区的孩子“吃饱饭、上好学”,2010年起,宁夏先后启动实施了“营养早餐工程”“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名学生每天4.6元标准,为中南部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提供免费的早餐、午餐。这两项工程的启动,惠及中南部贫困地区30余万中小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儿童身体素质,使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营养早餐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仅限于宁夏中南部贫困地区,县外留守儿童搬迁到川区,则不再享受营养餐,三餐均在家中解决,县内留守儿童早餐、午餐仍由学校解决。调查显示,早餐方面,县外留守儿童“不吃”的比例高于县内“不吃”的13.7个百分点,县外在“家”吃的比例低于县内在“学校”吃的17.4个百分点,县外“小卖部”买食品的占3.6%。县内留守儿童在学校吃早餐较好于县外。无论县外还是县内,仍有少数留守儿童不吃早餐,这与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由于学校的营养早餐只提供一个鸡蛋,因而少数儿童上学前在家补充鸡蛋之外的食品。午餐方面,近九成县外留守儿童在家吃午餐,县内留守儿童全部在学校吃午餐,二者相差12.1个百分点,另有7.9%的县外留守儿童不吃或自带干粮在学校吃,还有1.2%的儿童在饭馆或小卖部解决午餐,说明县外留守儿童午餐不如县内留守儿童。晚餐方面,县内、县外留守儿童比例相当,仍有少数儿童存在不吃晚餐现象,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家吃晚餐。总体来看,县内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早餐、午餐较好于县外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一日三餐比例悬殊,午餐、晚餐的用餐比例较高,早餐比例最低。值得关注的是,一日三餐中,县内、县外有少数留守儿童存在不吃现象,而且不吃早餐比例比较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营养摄取情况

从县内留守儿童在家和学校经常摄取的食物看,家中摄取“面”“奶制品”“水果”的比例分别高于学校52.8、20、42.7个百分点;学校摄取“米”“蔬菜”“肉/鱼”“蛋类”的比例分别高出家中48.2、20.9、16.4、32.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县内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中摄取食物有较大差别,县内留守儿童在家以面食为主,在学校以米食为主。从县内、县外留守儿童在家中就餐看,县内留守儿童摄取的“米”“面”“蔬菜”“蛋类”比例低于县外留守儿童,分别为31.8、8.1、5.2个百分点,说明县外留守儿童摄取主食、蔬菜、蛋类高于县内留守儿童;县内留守儿童摄取“肉/鱼”“奶制品”“水果”比例高于县外留守儿童7.2、9.6、8.6个百分点。县内留守儿童平常摄入的主食、蔬菜类食物比例低于县外留守儿童,县内留守儿童在家中摄取的“肉/鱼”“奶制品”“水果”略好于县外留守儿童,但摄取的“蛋类”最低。总体来看,留守儿童在学校摄取的食品种类比家中丰富,学校更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学校摄取“面”“奶制品”“水果”低于家里,这主要是受食堂条件、食品保鲜度、伙食标准的限制。据调查,九成留守儿童喜欢吃家里的饭,而且半数是由妈妈做的。由于地域、生活习惯、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的营养获得也受到影响。与全区、全国农村儿童营养获得相比,留守儿童可获得肉/鱼、蛋类、奶制品三类蛋白质的比例分别比全区农村儿童低37.4、74.5、55.8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农村儿童低58.5、74.5、66个百分点。全国农村儿童蛋白质摄取比例最高,其次是全区农村儿童,留守儿童比例最低,这三个层次的比例从高到低呈梯度下降,而且全区农村儿童到留守儿童下降趋势显著。可见,留守儿童蛋白类食品的获得与全国、全区农村儿童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留守儿童营养获得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相关部门、学校和家庭的关注。

(四)生病治疗状况

1.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状况

除了营养获取之外,医疗卫生也是儿童生存的一项重要内容。调查显示,79.2%的留守儿童打过疫苗,10.2%的“没打过”,10.6%的“不清楚”是否打过,这与国家卫生部门对儿童计划免疫要达到全面、无一例漏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距离留守儿童家庭最近的诊所或卫生所(见图4),回答“在村里”的,县外留守儿童比例为90.9%,比县内留守儿童高21.8个百分点,说明大多数县外移民安置地区有医疗诊所,公共卫生医疗设施好于县内,九成县外留守儿童生病不出村即可医治;回答在“镇里”的,县内留守儿童比例为28.2%,比县外留守儿童高23.6个百分点,说明县内留守儿童生病需要到镇上医治的比例高于县外留守儿童。

2.生病治疗状况

从留守儿童最近一次生病情况看,在“本村诊所”就诊的,县外留守儿童就诊的比例为64.1%,比县内留守儿童高22.3个百分点,说明县外留守儿童生病在本村就诊比例高于县内留守儿童;在“镇医院”就诊的,县内留守儿童比例为41.8%,比县外留守儿童高出29个百分点,说明有四成县内留守儿童生病到镇医院就诊;“哪也没去”的,县外比例为14.6%,高于县内留守儿童5.5个百分点。可见,县内、县外留守儿童生病治疗方面存有显著差异,县外留守儿童享用村级医疗卫生资源高于县内留守儿童,县内留守儿童享用镇级卫生资源高于县外留守儿童。县外儿童生病主要在村里就诊,县内儿童在村里和镇里就诊。总体来看,大多数留守儿童生病能够赴村、镇诊所或医院就诊,说明大多数生态移民地区设立公共医疗设施基本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医疗需求,生病能及时就诊。仍有少数留守儿童生病未治现象,与社区宣传、监护人教育以及儿童自身权益保护意识有一定关系。

3.社会保障状况

对于“你参加了哪些保险”多选问题,县内留守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高于县外25个百分点;县内参加“商业保险”和“其他”分别低于县外7、11.6个百分点,说明县内生态移民地区公共社会保障服务好于县外。但是,县内留守儿童参与社会保障比较单一,县外留守儿童参与社会保障较为多元化。此外,县内33.7%和县外45.9%的留守儿童“不清楚”是否参加和“没有参加”保险。目前,宁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而留守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比例非常低,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首先,留守家庭和儿童缺乏社会保障相关知识的了解,维护儿童医疗保障权利意识淡薄;其次是家长为子女办理了医疗保险,未和子女沟通,子女不知情的缘故;第三,生态移民地区社会保障服务没有跟上移民搬迁步伐,致使留守儿童不能公平地享受医疗保障机会。

(五)参与家务劳动和娱乐活动状况

1.课余时间活动安排上学之余

留守儿童参与的各类活动既表现了其生存状态,也反映了当地生活环境为他们成长提供的条件和资源。据调查,留守儿童课外时间参与活动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写作业、看书、家务劳动、照顾家人、看电视、户外玩耍、上网/打游戏。可见留守儿童课余时间主要用于学校作业和家务劳动,在完成这些事项后,方能安排自己的娱乐活动。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参与家务劳动,其中“做家务”(包括照顾家人)的占82.2%,“干农活”的占14.2%,“帮父母照顾生意”的占2.8%,“其他”的占0.8%。可以看出,大部分留守儿童主要承担家庭室内劳动,少部分儿童参与户外或与外部交流劳动。

2.娱乐活动的安排参与娱乐

活动能使儿童获得大自然和社会知识,使儿童心情愉悦、开阔眼界、强身健体。据调查,县内、县外留守儿童认为村里“有”娱乐活动场所的分别为9.1%和51.1%,相差42个百分点;县内、县外留守儿童认为“没有”娱乐场所的分别为79.1%和32.8%,相差46.3个百分点,二者差别较大,县外移民安置点有娱乐活动场所比例远远高于县内,可见县内、县外留守儿童享用村里公共文化资源有显著差异;县内、县外“不清楚”的分别为11.8%和16.1%,二者相差4.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县内、外移民安置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移民安置点文化资源设施比较匮乏,致使少数留守儿童无法享用公共娱乐资源。留守儿童参与各类娱乐活动(见图7),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看书、看电视、户外玩耍、和家人聊天、看电影、上网/打游戏,县内、县外留守儿童除了“看书”超过半数外,“看电视”“户外玩耍”“看电影”“和家人聊天”等活动均不足半数,可见儿童参与各项娱乐活动的比例并不高。县内留守儿童除了“看电影”略低于县外留守儿童外,其余活动参与比例均高于县外留守儿童。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县内生态移民地区公共文化娱乐资源不及县外,但县内留守儿童参与娱乐活动比例高于县外留守儿童。这是由于仅有三成留守儿童参与户外玩耍,其他娱乐活动主要在室内进行,村级公共娱乐场所利用率不高。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父母教育程度偏低

“父亲缺位”现象严重父母亲主要接受小学教育,教育程度偏低,而且二者接受小学、初中教育差别较大,母亲低于父亲。大多数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留守。留守儿童与母亲居住的最多,与祖辈生活的次之,而与父亲居住比例最低,“父亲缺位”现象严重。半数以上父母在区内打工,两个月内能与家人团聚一次。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

不利于留守儿童成长发育大多数留守儿童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少数留守儿童没有每天刷牙和经常洗澡的习惯。刷牙习惯应在儿童学龄前开始培养,小学时期还没有良好的护牙习惯,不利于儿童身体消化和营养的吸收。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小学生要保证每天睡眠10个小时。半数以上留守儿童每天睡眠不达标准。有研究指出,儿童睡眠不足会对身心发育造成以下影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长不高;长期晚睡会造成儿童乏力、嗜睡、抵抗力下降等,影响各项身体功能;大脑功能恢复不好,会导致第二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情绪控制能力差等。

(三)一日三餐悬殊较大

营养获得偏低少数留守儿童有不吃早餐的习惯,个别县外留守儿童不吃或自带午餐,县外儿童也有在饭馆或小卖部解决午餐现象,留守儿童晚餐情况最好,午餐次之,早餐情况最差。县内留守儿童家中平常摄入的主食、蔬菜类食物比例低于县外留守儿童,县内留守儿童在家中摄取的肉/鱼、奶制品、水果略好于县外留守儿童,摄取的蛋类最低。县内留守儿童由于享受“营养早餐工程”“营养改善计划”,儿童在学校就餐情况好于家里,食品种类比家中多,营养搭配好于家里,县内留守儿童早餐、午餐情况要好于县外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蛋白类食品的获得与全国、全区农村儿童平均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留守儿童营养获得偏低。

(四)医疗保障知识缺乏

维护自我健康权利意识淡薄大多数生态移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基本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医疗需求。县内、县外留守儿童生病治疗方面有一定差异,县外儿童生病治疗主要在村里,县内儿童在村里和镇里就诊。目前,仍有少数留守儿童生病未治现象。由于家长缺乏对基本医疗保障的认识以及对子女的教育,因而造成留守儿童自我医疗保障意识淡薄,缺乏维护自我健康权利方面知识,不能公平地享受医疗保障机会。

(五)承担家务劳动多

参与娱乐活动少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承担家务劳动,自由支配娱乐活动时间比较少。县内、县外留守儿童享用村里公共文化资源有显著差异,县外留守儿童好于县内留守儿童,但县内留守儿童参与娱乐活动比例高于县外留守儿童。由于村里公共娱乐场所不足,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娱乐需求,加上学习压力和家务劳动占用儿童大量课余时间,很少能参与娱乐活动,留守儿童参与娱乐活动权利的被剥夺,仍有少数留守儿童从未在村里享用文化娱乐资源。

四、改善儿童生存现状,保障留守儿童生存权利

(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针对目前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儿童生存状况的差异,政府在制定法规、政策时,要从统筹全区发展、着眼全局来考虑。对于地域、民族等差异性,不必生搬硬套,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运用政策,努力实现全区农村儿童均衡、统一发展。积极推进宁夏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卫生等相关政策改革,实现县内、县外移民地区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分配的公平和平等,努力为生态移民地区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各级教育、民政和妇联等机构应发挥引导作用,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机构,加强对生态移民地区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切实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加大公共服务建设

保障留守儿童均衡发展第一,鉴于县内留守儿童在学校就餐和营养摄取好于县内留守儿童,而县外留守儿童受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限制,自治区政府应考虑依托相关部门,针对县外整村搬迁移民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实施“营养餐工程”,消除县内、县外生态移民地区儿童健康饮食差异,以保障全区儿童的均衡发展。据了解,个别有条件的县外生态移民地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已享受到免费的营养早餐。同时,学校要注重细化营养餐的配比和营养搭配,尤其要加强学生肉/鱼、奶制品的营养补充,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合理需求。第二,加大生态移民地区尤其是县内村级文化娱乐资源的投入力度,保证县内、县外生态移民地区每个村都有娱乐场所,以满足村民娱乐文化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多参与户外活动。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右脑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开发,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功能,能帮助孩子提升运动、社交及认知能力,是儿童社会性培养的重要途径。第三,加大生态移民地区尤其是县内的村级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保障留守儿童平等地享有公共医疗卫生资源,使其生病能及时就诊。医疗卫生部门加强医疗保障宣传力度,尤其加强对儿童父母的宣传教育,争取将农村儿童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三)加强法律观念和权利保护教育

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学校老师要加强《儿童权利公约》《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儿童法律观念和权利保护意识。学校应实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尽量减轻学校给学生带来的过重负担,尤其是减少课外作业负担,鼓励学生多参与户外活动,保障其参与娱乐活动的权利。加强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和医疗卫生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引导学生懂得重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维护自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他们平安、健康成长。

(四)父母以儿童利益优先

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首先,父母要积极了解儿童权利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尊重、关爱留守儿童,培养子女树立维护儿童权利意识。其次,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父母需要加强对子女的照顾和关爱,应以儿童利益优先,即以儿童健康成长优先,父母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外出的父母才会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多陪伴子女,才能想尽办法与孩子团聚、生活在一起。若不能与子女相聚,父母需要加强彼此的联系,强化联系的纽带,要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保障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第三,家中母亲或祖辈监护人改善生活习惯,保证儿童一日三餐尤其是早餐的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合理搭配,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4篇

概念是由各种感性经验组合而成的认知体系和思维形式,并反映着事物类的一种本质属性,因此在给某一事物正式下定义前,必须找出与之相关的各种经验。我国最早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出国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后来随着“民工潮”的不断涌现,才逐步将由此造成留在原籍的儿童称之为留守儿童。1994年,上官子木在《神州学人》上首次提出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但是当时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没上升至学术层面,直至2001年起,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研究。当留守儿童引起学术界深入研究时,学者们首先须对其作出严格的界定,而且为了保证概念的权威性,还须确定3个基本要素:外出父母的数量,父母外出的时间跨度,以及儿童的年龄界定。围绕着这一原则,学者们给出了留守儿童的详细定义,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并且外出时间在半年或以上的15周岁之内的儿童。客观而言,上述的界定虽然解读出了留守儿童类的本质属性,但是稍显笼统,造成了一定的歧义。在留守儿童产生的3个“资格条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和“儿童年龄”都已达成了共识,而唯一存在争论的即是“儿童留守的时间跨度”。在我国人口普查中,对流动人口的界定通常是以半年为参考跨度,为此,将儿童的最短留守期限划定在半年或以上是有现实依据的。如上所述,笔者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其父母单方、他人、抑或自我监护,并且“亲子分离”时间跨度超过半年的15周岁及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和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在此,笔者并未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延长至18周岁(国际标准),是出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的考虑。从受教育的年龄段来看,15周岁之后的儿童大多已进入到高中阶段,而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离家又相对较远,因此出现“亲子分离”并不足为奇。同时,一般高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性要强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即使远离父母,也不会对其造成多大的影响,鉴于此,他们已经不同于弱势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了。另外,倘若他们没有继续读书,可能会外出学习技术或从事独立劳动,因而这种状态下的“亲子分离”与留守儿童式的有着质性的区别,我们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划归到留守儿童的范畴。事实上,作为尚不能离开父母而独立的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应该是未成年人,即处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主体应该是15周岁以下的儿童。总之,本文的界定涵盖了儿童所在的区域,留守状态,监护类型以及年龄范围,而且也充分考虑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这一界定可以成为研究该群体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原因的理性思考

1.社会转型: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动因

当今中国大陆,任何制度性、结构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都离不开对社会转型的分析,〔1〕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首先将视角聚焦于“社会转型”这个重要的时代背景。“社会转型”,源自于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传统向现代进化的社会发展观,如,大卫•哈利生即多次运用“社会转型”一词来论及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及过程。〔2〕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转型”开始被引入我国社会学界,并逐渐发展为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的理论范式。〔3〕同时,我国社会也开始处于转型之中,社会形态从封闭、半封闭性状体向开放性状体转型,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转型,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变,进而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交织在一起。对此,目前国内学界公认为,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整体性、纵深性的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即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开始出现少量的剩余劳动力。不过,这一时期,国家主要的经济运行模式仍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主,兼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因此,城乡人口流动还未完全放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就业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国家开始尝试解除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限制,准许农民进城务工,如当年颁布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政策支持,于是便出现了初次“民工潮”。此后,各地民工潮不断涌现,而农村从事非农劳动的人数也随之增长,至1990年,农村中从事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达1∶3.93。可见,短短5年内农村转移剩余劳动数量不断增加,而城镇吸纳的农村人口规模也相应扩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即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而成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至此,农村人口才可以自由、频繁地流动。事实上,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提升农民增收,而且城市也可以借此吸收农村廉价劳动力,解决自身发展的用工问题,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然,民工潮的出现也是一把双刃剑,其中,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远走城市后,迫于经济、教育、工作等弱势因素,多数人选择将子女留在原籍所在地,于是产生了“早期的留守儿童”。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理论是“一步转移理论”,即农村人口在向城市转移时即切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永久性迁移,〔4〕这种状况下的农民被称之为失地农民。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城市化进程也开始起步,并且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城市化的发展程度与土地的需求规模成正比例的关系,换言之,城市化程度越高,需求的土地就越多,为此,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快速征地的时期,失地农民、留守儿童也相继集中出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计算得出,2000~2007年间,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低,8年内共减少了0.43亿亩。依照传统惯例,人均占地低于0.7亩,每征用1亩耕地即产生0.35个留守儿童,据此推算,2000年以来,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人数约为2127万。同时,根据有关部门估算,预计未来10年将继续征用0.6亿亩左右的耕地,若按农民人均占1亩耕地的比例计算,即意味着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约1470万留守子女。再加上2000年前所产生的留守儿童人数,预计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将高达7500万左右。概言之,我国近十年出现的人口流动是伴随城市化而发生的,而这种由农村到城镇的单向迁移,则造就出失地农民和特定的“时代孤儿”——留守儿童。事实上,失地后的农民往往选择外出谋生,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和脱贫致富,当然也是出于对子女未来成长的考虑,期盼能为其发展创造出更好的条件。总之,我国当前流动人口已累计达2亿左右,并且正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从年龄结构角度看,流动人口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这就决定了其子女基本未成年,而这些孩子被留在原籍,被祖辈、亲朋好友所代养,自然变成了留守儿童。依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的规模非但不会缩小,还会进一步扩大,面对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2.制度设计之缺陷: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深层根源

自古以来,“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5〕建国后,我国长期施行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最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分治格局。具体而言:我国城乡实行着两种独立并存的户籍制度,即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国家根据户籍性质将全国人口划分为两类人群,并以此来进行管理和资源分配,所以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同时,资源配置过程中“城市优先”的战略影响至今,这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权益、社会保障方面存在重大差别,进而扩大了城乡之间差距,而反过来则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矛盾。现展经济学理论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一种制度性产物,即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下所形成的特殊社会形态。客观上,在城乡分而治之的管理制度下,二元结构造成的社会问题颇多,如扩大了城乡差距,破坏了社会公平,将城乡居民分成了两种社会身份等等。面对这些消极问题,政府也多次尝试破除城乡壁垒之举,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一分割局面出现了局部性的松动,但整体而言,城乡二元结构的种种现象仍充斥着整个社会,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进一步突出的趋势。以城乡收入为研究指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渐增多,但两者的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拉大,由此反映了二元结构的矛盾随之扩大化。〔6〕根据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中3个假设前提之一的“工资水平”分析(如图1所示),2000年以来,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但各项指标的差距却逐渐拉大。首先,从纯收入增长幅度方面看,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递增幅度分别为1294.1元与393.7元,即城镇人均纯收入的增幅是农村的3.29倍,考虑到2000年的基础别,两者之间的纯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其次,从纯收入绝对数之比的指标看,2000年城乡居民纯收入的比例为2.79∶1,到2011年两者的比例增至3.12∶1,由此反应城镇居民的绝对纯收入数仍高于农村。最后,在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来分析,尽管两者的系数都呈递减态势,但是农村的系数仍高于城镇。2000~2011年间,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0.371,而农村的则高达0.445,农村平均高于城镇7.4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以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划分标准,0.4~0.5为小康、0.3~0.4属于相对富裕,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为小康,而城镇的则为相对富裕。通过以上各项指标的对比发现,新世纪以来虽然农村发展加快,但“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仍未得以转变,其结果是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而其居民的收入水平,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也随之扩大了。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移居城镇,但是由于身份的差别,直接造成了其不能平等享受与城镇居民在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权利,所以城乡之间“二元型”的特征依然明显。客观而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最根本的壁垒在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过去该制度一直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进而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时至今日,城市化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突破,而当前的户籍管理制度较计划经济时期也略有所松动,因此,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渐趋于正常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根基依旧存在,农民虽然能自由进城务工,不过其实际的社会身份并未发生改变,即没有城镇居民的身份。为此,不仅他们自己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等同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福利,而且其子女也难以获取相应的教育保障。进而言之,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地方负责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使流动儿童无法获取公平的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入城市公办学校读书;而另一方面,父母则无法承担私立学校的高昂学费,加之后续非义务教育的升学压力,他们往往不会将子女长期带至身边给予照顾和教育。鉴于此,在制度和经济的双重困境下,他们唯有将子女留在原籍所在地的农村,请人代为监管,由此造成了亲子分离的局面。此时,真正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便产生了。西方社会排斥理论认为,弱势人群不仅在就业中受到排斥,而且在社会保障领域里也会受到排斥。〔7〕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户籍的壁垒不仅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保障体系之外,而且其子女也必将随之一起被排斥在外。作为制度性的“孤儿”,留守儿童只能无奈地承受亲子分离的痛楚,在故乡默默思念着自己的父母,对此,制度设计之缺陷何时才能终结,我们将拭目以待。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范畴”划分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的一方外出务工而导致“亲子分离”的一种现实状态。在“亲子分离”的具体现状中,笔者将儿童视为考量主体,围绕“留守”范畴展开详细的内涵与外延之分。

1.留守与非留守

在研究留守儿童时,必须充分考虑一个与其相对应的概念——非留守儿童。相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非留守儿童,即是父母双方均没有外出,能够长期跟随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且保持“亲子团聚”的儿童。在任何关于群体对象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选择某一相对的参照物,将研究对象与之进行比较,以借助于参照物的功效来突出研究对象的特性。客观而言,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时,农村非留守儿童一直是我们无法回绕的对象,只有详细比较两大群体之间的异同,才能更有效地把握留守儿童内涵的某些特性。与此同时,由于两类儿童群体都生活在农村,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共性的因素,倘若研究遇阻不前时,笔者也可以尝试将农村儿童之间的共性与留守实际相结合,从中演绎出留守儿童道德情感方面的某些特性。

2.农村留守与城镇留守

在以往的研究中,一些学者简单地将留守儿童等同于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并非同一个概念,而持“等同观点”的学者通常忽视了儿童户籍或区域的因素,其研究成果有以偏概全之嫌。依据籍贯或来源区域划分,留守儿童有农村与城市之别,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可以分别作为不同的群体加以研究。当前,城镇“留守儿童”数量约占全部留守儿童的13.5%(周福林,2006),显然,劳动力转移和留守儿童并非农村特有的社会现象,许多城镇地区亦存在大量类似于“异地转移形式”的外出务工居民,因而其子女也可以被称为“留守儿童”。相对于农民工而言,城镇外出务工的居民不仅在社会福利、子女受教育、劳动条件、薪酬等方面能获得基本的保障,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鉴于此,他们的子女也可以随自己享受一般市民的待遇。可见,既然城镇外出居民的子女能够平等享受普通市民的“殊荣”,那么,他们自然就被排除于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之外。同时,由于城镇留守儿童的规模和影响度远不及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所以他们不仅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反而易变成学术界研究的“盲点”,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来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单独留守与单亲留守

一般意义上,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或共同经济为纽带结合成的亲属团体,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作为一个以团体形式而存在的社会单位,家庭“亲子分离”意味着“家庭聚集”功能的某种缺失,而留守儿童则是“家庭聚集”功能缺失的直接衍生物。从父母外出的数量而言,笔者将留守儿童分为单独留守与单亲留守。单独留守是指,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亲子之间完全处于异地相隔的状态;而单亲留守则是指,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务工,留下一方兼担双亲的角色,并履行监护子女的职责,也有学者称之为“半留守”。其实,单独留守与单亲留守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无论是选择何种留守方式,其家庭结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换言之,家庭结构的残缺以及父母监护责任的缺位,对于留守在家子女的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都是一种“折磨”,可见,“亲子分离”是家庭结构变化的一种典型负面功能。〔8〕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承担的教育责任不尽相同,缺失了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会导致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4.短期留守与长期留守

目前,学界对亲子分离的时间跨度——留守期限仍争论不休,“父母外出多久才能称之为留守儿童?”,出现了如,“三个月”、“半年”、“一年”等等之说。据学者研究观点显示,多数学者认同“半年”的观点,其认为留守半年比其它时间跨度更具鉴别力,可以作为划分留守儿童的标准,而对于留守期限过短或偏长的儿童而言,其自尊、心理控制源、情绪控制、心理支援、以及社会适应性等因子的得分非常清晰,即呈显著下降的趋势。〔9〕其实,学者们的观点各有其合理性,笔者不能片面地妄加定论,代言之,对于留守期限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时长,而是应将目光转焦于“留守”的本质属性。从“亲子分离”的本质看,笔者可将留守期限界定为,“亲子分离后出现消极留守反应的某一具体时间跨度”,据此留守即可被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类别。客观上,短期和长期留守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只是因人而异,对于适应能力强的个体,其留守期限相对较短。反之,适应能力偏弱的个体,其留守期限也相应增加。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5篇

采用自行设计的留守儿童营养与发育状况调查表,由保健医生通过入户方式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现场调查,并对234名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1.1调查内容

一是进行留守儿童监护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监护人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以及留守儿童不良饮食行为,均由保健医生询问后填写。二是对234名儿童进行体检并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

1.2资料

处理全部资料均输入Epidata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1)调查的234名留守儿童中男童130人

女童104人,127名有营养不良与发育迟缓现象,其中52名体重低下,75名发育迟缓。5岁以下留守男童体重低下26人(占20.0%),发育迟缓37人(占28.5%);女童体重低下26人(占25.0%),发育迟缓38人(占36.5%)。

(2)留守儿童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系

监护人中女性居多,文化程度相对低于男性,营养知识水平也较男性低

(3)经统计学分析,留守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与营养不良呈正相关

3讨论

3.1留守儿童营养不良原因分析

3.1.1监护人因素

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关系,并对儿童饮食行为习惯有直接影响。监护人营养知识水平越高,儿童挑食、偏食等不良行为越少。

3.1.2家庭经济因素

家庭收入水平影响儿童活动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导致其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对生长发育和健康有直接影响。

3.2加强留守儿童保健服务

3.2.1加强营养知识宣传

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入户宣讲、发放小儿膳食营养手册、定期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广播电视教育、就诊咨询、保健服务等多种形式,普及儿童营养知识,对监护人存在的营养知识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加强营养知识科学化、系统化、日常化指导,让监护人了解如何合理安排儿童饮食种类和数量,保证膳食平衡。

3.2.2积极推广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技术进入家庭是降低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儿童保健工作者向监护人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是有效预防、控制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措施之一。

3.2.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对儿童及其监护人开展与饮食行为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儿童心理发育偏离、行为发育落后状态的早期识别与干预。通过与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进行经常性、多层面的交流沟通,指导监护人掌握儿童正常生理及心理发育相关知识,避免留守儿童出现生理和心理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咨询和就诊,尽早解决。同时,指导幼儿园开展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保障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6篇

从调查结果看,对自己最不满意的就是学业成绩,约占50.9%。就学业成绩而言,留守儿童处于中等及以下者比例较大,占了69%,优秀者寥寥无几。这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60%的学生会选择请教同学,很少有人会去独立思考或请教老师,学习上惰性严重,缺少进取之心。

二、生成性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就社会层面而言,目前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因相互协作的失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关爱机制。在开展相应的关爱活动时,基本上都是些“表面文章”,无法有机协调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也就不能深入留守儿童的情感内心,为他们切实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关爱活动,并将这种关爱形成长效机制。

(二)家庭因素

从调查结果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隔代亲人,这部分监护人中年龄大,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也相对陈旧,无法与其有效的进行情感沟通。有的根本就意识不到这种交流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即使有着简单的交流,那也只是一些对于学业或健康方面的表象询问,根本不能触及孩子的内心情感。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关心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只要孩子身体是健康的,他们也就自认为尽责了。而远在外地的父母,他们的关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感觉亏欠孩子,于是尽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成了他们唯一的补偿方法。

(三)个体因素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在其成长历程中,普遍存在心理发展异常的症状。常常伴有孤僻、内向、自卑、不合群、感情脆弱、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加重了学校在对其进行教育过程中的难度,这也成了学校教育中最值得研究的难题。

三、对策与措施

(一)扩大学校监护职能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引发他们对学校教育的特殊需要,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进行教育补位。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当学生寄宿到学校,就意味着家庭把固有的照管儿童的职能移交到了学校,学校不仅要承担固有的教育职能,还要代替家庭承担附加监护和看管未成年人的职能。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反馈。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定期培训,敦促他们重视对孩子的情感关注。学校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亲情聊天室,并定时开放。通过可视网络、电话等方式加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促进亲情感染力。设立心理咨询室。选派亲和力强的教师参与咨询,并作出及时疏导,最大限度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性帮助。强化生活老师职责。在寄宿期间,生活老师要充分发挥生活指导职能,注重生活细节,将宿舍管理家庭化,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家”的温馨氛围。

(二)拓展教师教化职能

教师的基本职能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方式手段,而“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应当重视育人。谈话、走访常态化。针对班级留守儿童的个体差异,由班主任根据师生亲疏原则,将其分配给任科教师,开展“一对多”帮扶活动。教学中加强学科渗透,促进其学业发展。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应刻意地在教学环节里,适时并恰当地渗入相应的亲情内容,以激起留守儿童的感情共鸣,感恩父母,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力。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业状况,帮助他们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及时进行目标达成性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能动性,让他们逐渐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发挥课程辅导功能,积极开展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空间,无疑是让他们排解忧虑,展示自我,忘记孤独最好的方法。充分利用图书室、科技室、美术室、劳技室、音乐室以及生化、物理实验室等学校现有功能室,大力开展与之相应的实践和竞赛活动,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将知识技能化,技能知识化,与学科教学相辅相承,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定期开展校级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活动内容包括体育运动、音乐、美术等,力求形式多样,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并大肆表彰,增强其荣誉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使他们积极、阳光、乐于助人,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到付出的快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四)家校联动,促进交流

对留守儿童来说,学校教育虽说不可推诿地填补了部分家庭教育的缺陷,然而终究无法替代家庭亲情在他们心中的特殊地位。那么学校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充分利用校讯通平台,强化学校、教师与家长的信息互通。鼓励教师主动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将留守儿童在校生活、学习以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及时与家长沟通,寻求家校协作,齐抓共管的联动模式,在家校之间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留“真空”。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特殊而重大的课题,是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固然应当承担起教育的重任,然而,家庭、社会的相应责任也是不可替代的。想要真正建立起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体系,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7篇

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中不断增长的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引起了政府、新闻媒体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很多关于农民工子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里的农村流动儿童少年到底有多少?他们在城市获取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作为吸收农村流动儿童入学主要渠道之一的打工子弟学校的情况怎样?他们怎样生存和发展?毫无疑问,这些关注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农村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非常有帮助,为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干预作用。然而,这些研究和干预主要关注了那些跟随农村流动父母到城市的孩子,而另一个庞大的农村打工者子女群体,即那些被外出打工的父母遗留在家里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却被忽视。这些孩子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或者父母双方都在城市打工,或者父亲或者母亲单方在外面打工。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虽然目前没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的统计数字,但是,根据我们在北京的抽样调查推断,从局部或者某些地区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远远超过跟随父母居住在城市的流动儿童的数量。2000年夏天,我们在北京朝阳、丰台、石景山三个区对619个流动农民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这些流动农民家庭的903个学龄儿童中,只有35%的孩子跟随父母在北京读书,65%的学龄儿童被他们的父母留在了家乡。2003年2月我们在5个省的个案访谈中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这些农村的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身体和身心健康等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影响。本项研究旨在对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少年的上述影响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本项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农村流动父母的决策选择:作为流动农民的父母亲是怎样决定是否将孩子带在身边或留在家乡的,他们为什么要做出如此艰难的选择;(2)在父母监护和关爱缺失的情况下,这些留守儿童、少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和困境是什么;(3)探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对这些留在家的儿童少年的生活、教育、性格行为和安全等等方面的主要影响。本项调查始于2004年6月底,至2004年10月结束。并于2005年1月进行了续访和部分个案的回访。我们共访谈个案150名。其中,访谈在北京打工的农村流动父母81名,农村留守儿童69名。

本项研究从多个角度探测了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态。我们的调查采取了多种方法,不仅有个别访谈,有焦点小组座谈,而且大量采取了参与式活动,也与课堂教学结合,通过学生作文、给父母写信等方式与这些留守儿童沟通。这个沟通的过程不仅是了解他们的过程,更是给予他们心理辅导的过程,是帮助他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多方面透视他们的生活和需求。我们发现,虽然留守儿童没有像流动儿童那样引起同样的社会关注,但是,这个群体其实更加弱势。不论从生活状态看,还是从心理状态看,他们都经历着冲突。这是一种双重的冲突。他们更需要关注。

二、留守儿童的人口特征

(一)非直接访谈的农村留守儿童

被访谈的81位农村流动人口共有166个子女。有两个子女的家庭占大多数,达到65%左右。最多的家庭有5个孩子。调查显示,留守子女多于随带子女,留守子女占被访谈者子女总数的61%。

儿童的性别比比较低。166位留守子女中,留守男孩子为71位,留守女孩子为95个,性别比为75。农村流动父母具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在有选择地决定哪个孩子留在老家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女孩子留在老家,而把男孩子带到城市里来。访谈个案也显示,农村流动农民一般也倾向于把最大的子女留在家乡,如果最大的子女是女孩子,这个子女毫无疑问地会被留在家乡,但当大子女为男孩子而其他子女为女孩子时,他们更倾向于把大儿子带到城市里来。

从留守儿童的年龄分布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2岁。其中女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2.5岁,男孩子的平均年龄为11.3岁。从教育分布看,6~15岁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近90%左右,只有10%的留守学生在高中或者技校和职业高中读书。

从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的留守时间看,他们平均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为5.5年。父母全部外出打工后,88%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在老家留守3年和3年以上的时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般是留守儿童的父亲先外出打工,在他们的生计需要帮手或有能力帮助妻子在城里又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他们会把妻子再带出去。在很大一部分父母全部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中,他们一般是先由单亲父母监护一段时间,然后再变成父母全部外出的留守儿童。由此看来,如果把父母有一方外出时也计为子女的留守时间的话,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乡的留守时间会更长。

一般情况下,80%的留守儿童2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能接到父母的电话,70%左右的儿童一年中能见到父母两次,其他30%一年只能见到父母一次。

(二)直接访谈的农村留守儿童

我们共直接访谈了69名留守儿童。在河北省涿鹿县保岱和矾山两所中学,我们共访谈了59名父母全部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学生,其中28名男生,女学生31名。被访谈对象全部由学校帮助寻找和确定,他们是1-3年级的学生。其他10名留守儿童是在北京和其他地方寻找的样本。

这些学生在家乡的平均留守时间为4.9年。留守时间最长的学生为14年,自出生半年后父母就全部到北京打工。留守时间最短的为1个月,2004年9月份刚刚被父母从北京送回老家读初中。一般情况下,95%以上的孩子一年中只能见到父母两次,他们或者在暑假或寒假的时候去父母打工的地方,或者父母在农忙或春节的时候回老家几天。

三、留守的决定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个体层面看,农村流动父母在城市中职业特征和就业状态,以及他们较低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其很多子女的留守状态。流动农民子女在城市教育中所接受的不平等的低质量的教育也对其子女的留守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制度层面上来讲,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实施的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以及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巨大不平衡,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产生和增长起着催生剂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存在,一方面折射出流动农民在城市中经济和社会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呼吁体制、特别是教育体制的全方位改革。

(一)收入因素

根据我们的个案调查,被访谈的80%左右的农村打工者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1000~1600之间,其中,约一半的打工者的家庭月平均收入为1000~1300元左右。虽然家庭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情况很少,但要高于1000元以上的收入,流动农民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汗水。一位卖菜的流动农民告诉我们“现在的钱是越来越难挣了。我们卖出一斤菜只能挣一毛多钱。夏天的时候不能存菜,有时候一斤菜也就挣几分钱。能挣几个钱全靠耗时间了”(朝阳—个案)。一位经营水果的农民说“我们卖水果风险太大,天一热就不敢多进货,担心卖不出去水果烂在自己手里。夏天水果多,但挣钱难。夏天经常一天要在市场上呆十三、四个小时”(海淀—父母个案)。被访谈者家庭月收入高于2000元以上的农村打工者很少,他们主要是从事家庭装修的包工头或在建材市场经营建筑材料。

调查显示,流动农民在城市里的消费支出主要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住——房租,另一部分是吃——食物。一般来讲,大部分被访谈的农村打工者家庭每月的吃、住花费在500~800元之间。最大的经济负担还是住房,大约每月在300~500元之间。在我们访谈时,一些流动农民感叹和抱怨最多的是北京的住房太贵,不到十平米的简易房或地下室,每个月房租就要三、五百元钱。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时,一位流动农民说“要不是房租这样贵,我们每个月可以多节省三、五百元钱。每个月要是再多出这三、五百元钱的钱,孩子带出来上学就够了。说到底,就是俺们挣钱太少”(农村流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朝阳区)。流动农民吃、住每月花费超过一千元的家庭很少。所以,除去这些能够维持最低生存状态的费用,大部分农村打工者家庭每月的净收入剩余在500-800元之间。由此可见,对于大部分农村打工者来说,他们依靠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和维持最低标准的生活来获取有限的打工收入剩余。如果他们的孩子在城市读书,除了城市较高的生活费用他们难以承受,城市学校高昂的学费更使他们无力承担。

流动农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很多学龄子女只能是留守儿童。一位在朝阳区团结湖的打工者说“我们两口子也想过要把儿子接到这里上学,只是北京的消费太高了,再加上还要交什么借读费,一年要好几千,只好作罢,因为我们挣得钱少,供不起。孩子自己倒是挺想过来上学,这样还可以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没钱,没办法。要是每月能拿个两千、三千的,就可以考虑把孩子接过来……近两年,肯定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的工作都没保障……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弄不好,自己也得回去”(朝阳—个案)。另一个把两个女孩子都放在老家的父亲说:“我的俩个女孩一个16岁,一个13岁,都没有把她们带过来上学,不是因为她俩是女孩,是因为这儿花费太大,都过来养不起。她俩也想过来,只是说说而已。老二懂事,一想想爸爸挣钱不多,唉一声说,还是在家里上(学)吧”(朝阳—父母个案)。

一位把两个儿子接到北京而把女儿留在老家的打工者告诉我们“叫儿子过来时,我也打电话叫女儿过来上学,我跟她说,你想过来就过来吧,我们不在乎三百五百的,要不你以后说让你两个弟弟过来上学不让你来,怨恨我们。她不肯来,说这儿花钱多,挣得少,怕我们挣的钱撑不住他们三个上学,她说不怨恨我们。说实在的,如果三个孩子都在北京读书,我挣这点钱确实供养不起”(海淀—父母个案)。

在进行农村流动父母小组讨论时,很多家长把子女留守家乡归结为经济和收入的原因,他们在进行讨论时发言说“我的女儿是10年前回老家上学的。那个时候我孩子在北京读书,要交纳很多的借读费,我们两个孩子都在北京上学负担不起。所以把大女儿送回老家”,“孩子带来照顾不过来,钱也不够花”,“把孩子都带过来上不起。小的孩子去年刚带来。大的三年级了,来这里怕语言不熟悉,耽误学习,住的地方太小,带过来经济上也跟不上”,“孩子在北京打工子弟学校读到小学毕业就回老家了。因为打工学校没有初中,当地初中借读费太高,还有学校服装费等等,我们上不起。卖菜一斤就能挣1毛多钱,挣钱太少。老家上学便宜,一个学期只有100多块”,“北京挣不到钱。一提起老二就想哭,不知道她现在长多高了,身体是什么样,现在3年没见到她了。她一直得不到父母的关心,我们很惭愧。要是经济许可的话,我们准备今年底把她带到我们身边。一家人苦也在一起”,“如果把两个孩子都带出来,负担太重,吃的和住的都花费太大,负担不起。而且我们卖菜,早起晚归,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农村流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朝阳区)。

很多农村打工者用“负担不起”,“经济上跟不上”,“钱不够花”,“挣钱太少”,“挣不到钱”,“供养不起”等等跟收入和经济相关的词语来解释其子女留守的原因,充分说明农村打工者在城市较低的收入和经济地位是其子女留守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二)职业因素

我们的调查显示,7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者主要从事买卖蔬菜、水果、鱼、肉、面食和其他小商品生意。他们工作时间超长,绝大多数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管理和教育孩子是很多农村打工者把子女留在家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经营蔬菜者为例。他们每天早晨4~5点之间离家骑三轮车到批发市场打菜,7点左右就要开始在自由市场卖菜,一般在晚上7、8点收摊,夏天时收摊要更晚。职业特征和就业状况迫使他们不得不把子女留在老家。有些打工者的孩子一直留在家乡,有些孩子带到城市后又被迫返乡变成留守儿童。

一位在朝阳双花园小区卖菜的安徽老乡告诉我们“我有两个孩子。2001年初时,大孩子放在老家,老二跟着我们在北京。我们每天凌晨2:00起床到通州区的八里桥批发市场去打货(进菜),由于小孩子没有人看(5岁),只得带上,有时背在背上,有时放在车里。进来菜以后,拉到市场上去卖,小孩就放在菜摊那里照管。一般卖菜到晚上7:30以后才收摊。由于我们想念留在老家的孩子,2001年6月,我们回老家去把大孩子接到北京来住了一个月。由于我们干活的时间长,孩子经常不能按时吃上饭和睡好觉。我们苦苦撑了一个月,根本没有办法照顾这两个孩子,只得把两个孩子都送回老家。送回去的时候,孩子哭得像个小泪人,哭着喊着要跟着来北京,我们也哭。但是生活所迫,我们不得不出来谋生”(朝阳—父母个案)。

谈到自己留在家乡的孩子,一位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经营小餐馆的母亲含着眼泪说“我又何尝不想把女儿带在身边,但是把孩子带在身边谁来照看啊?!我们每天从早晨忙到凌晨,像个机器一样不停的转,自己有时都顾不上吃饭,别说照顾孩子了。有的时候孩子放假来北京,我们也不能陪她玩,她就自己蹲在小店的门口看着过往的行人,有的时候很晚了还有客人,我们不能收摊,女儿困的实在不行了,就在空着的小餐桌上趴着睡着了。每当看到女儿这可怜的样子,我这当妈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的痛”(海淀—父母个案)。

在进行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时,很多家长也把子女留守的原因归结为:“我们工作忙,工作时间长,孩子到了北京根本没有人管”,“我们天天在外打工挣钱,晚上回家时孩子已经睡觉,早晨离家的时候孩子还在睡觉,几天下来有时候跟孩子也说不了几句话。有时候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北京的治安不及家乡好,还是送回老家放心”,“我们也想过要么把孩子接过来,可是再仔细想想又不现实,我们现在都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孩子来了住哪?到哪里上学?谁来照顾她?这无数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感到绝望啊!”(农村流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朝阳区)。

虽然打工者职业影响其子女留守,但不同的职业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讲,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者的职业和经营场所相对稳定,也有自己狭小的独立居住空间,他们比从事雇工的打工者稍微有条件把子女带在身边。而从事雇工的大多数农村打工者没有自己独立的居住场所,他们工作的流动性较大、不稳定,时间长则半年或几个月换一个工作,时间短则会在一个月内就换几个工作,或者是在几个月内没有找到任何工作。这些雇工的职业主要包括装修、洗车、开电梯、家政服务和餐饮服务等等。工作和居住特点使他们更没有条件把子女带到城市,而只能把他们留在家乡。有一些雇工职业如保姆,虽然有一些已婚保姆的丈夫也在北京打工,由于她们要与雇主生活在一起,夫妻两人实际上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在北京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住处。这种状况也决定了其孩子只能是留守儿童。

(三)城市打工学校条件差

访谈中,他们经常听到流动农民把孩子留在老家读书的原因归结为“农村的教育质量比北京学校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流动农民所指的“农村的教育质量比北京好”有两层含义。一是流动农民所指的北京学校并不是北京的公立学校,而是那些大都没有被政府批准的打工子弟学校。根据我们的调查,北京目前有300多所该类学校,正式注册的学校只有几所,大部分都没有被纳入北京市正规的教育体系。据统计,这类学校接收了近50%左右的农村打工者子女。北京市朝阳区有适龄流动儿童少年8万人,约占全市总数的1/3。其中,在公办中小学借读的学生数为4.3万,在未经批准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有3.5万人。朝阳区现有打工子弟学校101所,除已批准的两所学校外,其余都未得到合法办学批复。流动农民视这些坐落于城市里并为他们子女创造了学习条件的打工子弟学校为北京的学校。

虽然这些学校为农村打工者子女提供了最基本的接受教育机会,但他们却普遍存在着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师流动性大和教学质量低的问题。访谈发现,一些打工者之所以把其随带学龄子女又送回老家变成留守儿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类学校的条件差。在流动家长小组焦点讨论时,许多家长反映打工子弟学校质量不好,孩子在这些学校读书学到的东西太少,不少老师也没有教师证。而老家的学校比打工子弟学校正规,教学质量有保证,课程设置也全面。

一位山东的打工者在儿子读3年级时把他从打工子弟学校转回老家读书,他是这样解释的“我们老家的学校正规些,教学质量有保证,不像这里的打工学校,孩子跟我们说,他们一学期要换好几个老师,这肯定对孩子的学习有影响。北京的教育质量不行,但学费很贵。在这,孩子上小学每学期学费要三百多,老家就二百来块钱,将来孩子参加中考也必须回老家去考,这样,我们两个一合计,就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那时孩子也懂事了,不用俺娘操多大心”(海淀—父母个案)。

一位在海淀万寿路卖肉的安徽的老乡告诉我们,因为其中一个老乡发现了打工子弟学校的质量问题,很多老乡都把孩子转回老家读书。他说“我老乡的孩子在北京打工学校读了3年书,每次考试都是成绩很不错。可送回老家读书时让他做三年级的卷子,他竟平均才考了40多分。没有办法,老乡只有让孩子再从二年级重新读。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本来我和爱人工作太忙,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儿子的学习和生活。这样考虑了几个月,才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我们老乡今年夏天因为那个事情的关系(孩予回家后跟不上学习),有几个人都把孩子送回了老家”(海淀—父母个案)。

一位在2004年9月份刚刚把女儿从北京送回老家读书的打工者说“女儿上学后就回老家了。孩子非常不愿意回去,并不是北京条件好,主要是因为想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我们还是把她送回了老家。在北京上学的费用太高,而且课本与家乡用的也不一致。我们家乡也有部分孩子随父母来北京在打工学校上学,但转回老家后,什么也不会,功课跟不上。北京的教学质量还不如老家好”(朝阳—父母个案)。

在城市教育体制没有给农村打工者子女教育留出就学空间的情况下,打工子弟学校为这些孩子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但是,由于这类学校的管理水平低,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设施落后等等问题,导致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低下,使很多打工者子女接受着城市的边缘教育,迫使一部分打工者子女不得不把随带子女送回老家变成留守儿童。在北京,农村打工者子女近一半在这类学校读书。政府应该加大对这类学校的管理和扶持,把提高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使农村打工者子女也能在城市接收优质的教育。

流动农民所指的“农村的教育质量比北京好”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指北京和全国其他地区使用的课本和学制不统一,导致一些打工者孩子从北京公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转回老家读书后跟不上当地学校的教学进度。全国大部分省份在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课本,而北京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大都使用北京出版社的课本。北京市除了海淀区外,其他区、县的小学学制是小学6年,初中3年,而被访谈的一些流动农民家乡的小学学制是5年,初中4年。所以,他们中很多人认为,北京市的课本内容简单,北京小学用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在家乡5年就能完成的学习。

一位在海淀区打工但孩子在大兴公立学校读书的老乡说“北京公立学校(大兴)开的课程和我们老家的不一样,比我们老家的课要浅的多。以前我们孩子在老家读书时一直占前一、二名,当然在北京也占一、二名。但是,等孩子再回老家读书,孩子的成绩明显下降,滑到几十名。说真的,如果不是在北京折腾这一年,说不定我们家孩子都上初中了(回家后复读了一年)。现在想起来我们都有点后悔,是我们不明智的决定,耽误了孩子的学习。况且将来孩子参加中考还必须回户籍所在地,考试命题也是根据老家的课程设置的,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决定把孩子送回老家。当时下这个决定我们也挺犹豫的,毕竟孩子还小,担心孩子一旦离开我们适应不了,我们也不忍心,但为了孩子的学业我们也只好出此下策”(海淀—父母个案)。

由此可见,由于城市里的打工子弟学校条件差以及城市与农村学校学制与教学内容的差异,迫使一部分打工者子女由流动儿童又变成留守儿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加。

(四)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

从制度层面上看,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城乡义务教育分割的制度制约下,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偏差与不合理,以及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巨大不平衡,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

1.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偏差与不合理

政府相关部门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大致始于九十年中期以后。一系列政策法规颁布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解决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问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是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相联系,一些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规定仍然没有也很难跳出户籍制度的制约,它的某些政策规定和条款不可能从根本上帮助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而且,它对今天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的产生起着催生剂的作用。

相关政策规定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催生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女跟随父母流动权利的限制。相关政策条款明确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外流;流动儿童少年中凡在户籍所在地有监护条件的,应当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对携有流动儿童少年者,应查询其户籍所在地有无监护子女上学的条件,公安机关应积极予以配合。第二,对父母来北京打工不足半年或没有办理暂住证的打工者子女教育权利的限制。《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指出,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并已取得暂住证的,可以申请在本市中小学借读,接受义务教育。很明显,很多来北京打工不足半年或者没有办理暂住证的农村打工者,他们的子女在城市就学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被排斥在了学校的大门之外,只能回家乡接受教育,变成留守儿童。第三,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收取费用的不平等。北京市的相关政策规定,流动儿童少年符合在本市借读条件的,由其父母持户籍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出具的该儿童、少年及其父母的户籍证明、其父母的身份证、在本市的暂住证和外来人员就业证等证明材料向暂住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上述主管部门经核准同意后,为其开具“在京借读批准书”。流动儿童少年可持“在京借读批准书”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到暂住地附近学校联系借读,经学校同意后即可入学;流动儿童少年在本市公办中小学借读,学校可按照有关规定向其收取借读费和相应的杂费。

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对农村打工者子女的留守决策起着极大作用。相关政策规定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女跟随其父母流动权利和其他方面的制约,没有给农村打工者理性决定其子女是“随带”或“留守”提供自由选择的制度空间。同时,由于政策中收取“借读费和杂费”的相关规定,给城市部分收取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高收费和多收费提供了政策性的保护,把一些农村打工者子女被排斥在公立学校的大门之外。根据相关的文件规定,北京市的借读费和杂费标准是:流动儿童在小学就读的费用是每学期300元,初中每学期500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该政策的执行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城市学校对流动儿童入学收费巧立名目,收取的费用几倍甚至十几倍高于规定的标准,使很多农村打工者对城市学校望而生畏,或者把子女送进打工子弟学校,或者使子女变成留守儿童。

在朝阳区修鞋的农民老成的故事:老成来北京打工已经11个年头,他的妻子在距离不是很远的另外一个摊位修鞋。他的儿子在北京出生,也在北京长大。2002年时,儿子六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这可愁坏了老成夫妻,因为他们知道,外地孩子在北京读书要交纳很多的钱。他们硬着头皮先是到附近的一个公立学校问了问情况。这一问,可把他吓坏了,学校要求一次纳两万元钱才肯接受孩子入学。老成说,这一笔钱将是他们在外打工5、6年的积蓄,拿不起啊!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决定等孩子再大一岁就送他回老家读书。第二年真要送孩子走的时候,他们夫妻又不舍得孩子了,最后把儿子送到了附近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读书。半年后,这所学校搬家了,附近又没有找到这样的学校,再加上老成认为这类学校的质量也不过关,他们一狠心就把儿子送回了老家。老成说:“为儿子上学的事情可折腾了我不少钱。儿子刚刚回老家时他妈不放心,在家里陪了他一个多月,看着儿子习惯后她才回来。如果北京的学校能少收点费用,我省吃俭用也能交上,怎能舍得把儿子送走呢!”(朝阳—父母个案)。

一位先是把女儿带在北京后来又把她送回老家的打工者告诉我们“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正规学校的良好的教育,我们不惜金钱,想方设法把孩子弄进北京公立学校(丰台某小学)读书。当时孩子9岁,读三年级。后来我们只让孩子在北京上了一年学就把他送回老家了。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在北京公立学校读书花费太大,什么借读费、赞助费、学费、兴趣班、课外活动费等等,这些费用超出了我们的支付能力。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和孩子是2002年正月初八来北京的,2002年十二月份回的老家,这十一个月整整花了我们一万两千多块钱”(海淀—父母个案)。另一位两个孩子都在北京出生,但到了上学年龄把孩子送回老家的流动农民说“我家两个孩子都是在北京生的。大女儿7岁时就送回家读书了,当时这附近没有打工子弟弟学校,北京的正规学校要交很多的赞助费、借读费,要几千或上万块,我们上不起。第二年,二女儿也送回家读书了。两个孩子都交给我爸我妈照看”(海淀—父母个案)。

在由32位农村流动父母参加的两次焦点小组讨论时,有近一半(15位)的父母把孩子留守的原因归结为“公家学校手续多,借读费太高,上不起。孩子要上学只能到打工子弟学校或是老家上”(农村流动父母焦点小组讨论,朝阳区)。由此可见,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设计的不合理,是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的制度原因。

2.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巨大不平衡

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农民工子女就学应该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简称该政策为“两为主政策”)。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很多地方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并相继取消了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政策。北京市政府规定:全日制公办学校应该成为接纳流动儿童入学的主渠道,对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京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与北京市户籍学生一视同仁;自2004年9月新学年开始,全市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和初中,对符合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条件的借读生免收借读费;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程序为:家长或监护人申请、开具“在京借读证明”、联系就读学校。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应持“在京借读证明”,到暂住地附近的公办小学、初中或经批准的民办学校联系就读。

毫无疑问,“两为主政策”的颁布以及城市“借读费”的取消,是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巨大改革和进步,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同时,也为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改变留守状态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制度空间。实际上,“两为主政策”也是建立在城市教育资源承受能力的现实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最近几年来,由于北京市小学的生源锐减,很多小学被合并。根据《北京青年报》(2003年3月25日)的报道:“近三年来,由于生源锐减,北京一直在进行小学结构布局的调整,每年撤并100多所学校,更多的北京户籍儿童少年能够享受优质的中小学教育。另据该报3月26日的报道:“昨天来自市教委的消息,北京今年将有12万多名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比去年的15.7万人减少约3.5万人”。

显而易见,近几年来,农村打工者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大。一方面,政府的关注和政策干预为打工者子女教育提供了制度上的空间和保障。同时,由于近几年一些城市小学生源下降,教育资源有很大的利用空间,这为农村打工者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提供了硬件的保证。如果城市能够把对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村打工者视为他们一员的话,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教育资源来帮助他们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是,由于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巨大不平衡,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我们的调查显示,一部分打工者子女仍然被排斥在公办学校大门之外。某些北京的公办学校在教育资源闲置的情况下,置国家政策规定和流动农民子女的前途于不顾,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垄断城市的教育资源,通过多收费、高收费和乱收费的方式,把一部分农村流动儿童和渴望由留守儿童变成流动儿童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排斥在城市学校的大门之外。根据我们的调查,北京市在2004年9月份取消“借读费”后,某些学校却打着别的旗号对外地孩子高额收取费用,每个学生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最高的是要求一次纳3万元。如果外地人不能交纳这些额外费用,学校就以没有名额或座位为借口拒绝接受外地孩子。农村打工者告诉我们,北京有些学校也明确指出“借读费”已经取消,但他们要收一点学生课桌费或赞助费,否则,就说没有位子。

一位在朝阳区双花园小区经营蔬菜的打工者气愤地告诉我们他的经历“从报纸上知道北京的学校今年秋季不再多收取外地孩子的钱了,我就想把孩子接出来读书。我8月10日就到附近的小学申请,可学校说没有位子了。但他们又说,如果我们能多交纳3000元钱,还说不给发票,孩子就可以来读书。还说这不是什么借读费或赞助费,是自愿交纳的学校建设费。我一听就明白了怎回事,这还是对外地孩子多收费。不多交钱,他们宁愿把课桌空着。我一年也就能挣上三、四千块钱,剩不了钱我出来打工受这苦干啥?算了,不接孩子出来了”(朝阳—父母个案)。

另一位在海淀收废品的流动农民也告诉我们“如果北京学校不多收我们外地孩子的钱,我们挣得还能凑合着抗住让孩子来城里读书。我们知道9月份不多收钱的政策后,几个老乡合计着要把孩子接出来读书。去找学校时,学校不让我们老乡几个人一起进办公室,要一个—个人的谈。结果还是要我们多交钱,说学校经费不足。我们两个老乡一下子都拿不出两千元,只有一个掏了钱的老乡的孩子被接受……,其实那个学校的质量也不怎样”(海淀—父母个案)。

五、留守儿童对“打工”与“留守”的评价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对“打工”及“留守”生活的评价充满矛盾。从他们对“打工”的评价上看,一方面,留守儿童对“打工”本身并不持肯定评价,另一方面,他们又高度认同父母做出的外出打工决策;从他们对“留守”原因的理解上看,一方面,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跟随父母到城市而不愿意离开父母自己“留守”家乡,另一方面,他们又对父母的“留守”决策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从他们对个人留守生活的价值判断上看,虽然他们不愿意过留守生活,但他们并不认为留守生活只有消极影响和痛苦记忆。

(一)农村留守儿童眼中的“打工”

留守儿童是我国流动农民家庭迁移不断增加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派生群体,没有自八十年代开始的大规模的农民跨区流动和外出打工,也就没有今天群体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那么,在父母因为外出打工而位置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本人是怎样看待和认识自己父母外出打工的呢?在保岱和矾山两所中学进行的留守儿童的小组讨论中,我们首先让他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什么是打工?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

(1)“什么是打工?”

“打工就是受人剥削”(矾山组)

“是父母迫不得已的选择”(保岱组)

“父母在城市工作,受别人的气”(矾山组)

“就是出去受苦挣钱”(保岱组)

“到外地工作,维持家庭生活”(矾山组)

“去城里人的工厂工作,维持家庭生活”(矾山组)

“就是养家糊口”(保岱组)

“家里地少,出去挣钱”(矾山组)

“去外面挣钱,供孩子上学”(矾山组)

“是挣钱,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保岱组)

“不在本县内工作”(矾山组)

(2)“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

“有时在外打工比在家种地收入高”(矾山组)

“让自己家比别人家更富裕”(矾山组)

“外出打工是为了还债”(保岱组)

“为了过好日子”(保岱组)

“不去打工,家里生活会很困难”(保岱组)

“不去打工的话,仅仅依靠种地和在农村做活,根本挣不了钱”(保岱组)

“供应子女上学”(矾山组)

“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矾山组)

“打工可以使孩子有很好的前途,让孩子上大学”(保岱组)

“父母不外出打工,姐姐就没有办法上大学,我也没有办法继续读初中”(保岱组)

(保岱和矾山中学农村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资料)

从农村留守孩子们以上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打工”本身的定义和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持双重评价的态度。很多孩子都对“打工”持一种否定评价的态度,他们用“受人剥削”、“迫不得已”、“受别人气”、“受苦挣钱”等等字眼来描述和界定“打工”。一个矾山中学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讨厌打工,是它抢走了我的父母,是它让我享受不到了同龄人所拥有的父母之爱。打工拆散了我和父母在一起的家。我现在拥有的家,它不是远方的那个家,也不是家乡的这个家,而是一个心家,懂吗?一个在我和爸爸妈妈每个人心里的三口之家,一个不管分隔多远而分不开的家”(矾山,学生作文)。在对“父母为什么外出打工”的评价上,留守儿童基本上持一种积极评价的态度。他们大多数人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过好日子”、“比别人家更富裕”、“比在家种地收入高”、“打工可以使孩子有很好的前途,让孩子上大学”、“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等等。由此可见,从个体利益上讲,农村留守孩子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和希望父母离开自己外出打工,但是,为了家庭的整体利益,他们充分理解和积极支持父母的外出打工选择。

(二)留守儿童心中的“留守”原因

留守儿童本人又是怎样来看待和评判自己父母做出的留守决策呢?在留守儿童的焦点小组讨论中,孩子们自由表达了他们自己的看法。

“父母为什么要把我留在家乡?”

A.矾山组:

1.在城里上完初中非回老家,没法上初中;

2.城市里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初中;

3.因为那里读书特别贵,要交纳借读费;

4.一是我自己愿意留下,二是父母在外没有定居生活;

5.父母没有固定的工作,东奔西走,怕影响我的学习成绩;

6.那里的学费太多,还要交纳借读费,家中的经济不是太好;

7.在老家学习稳定和质量好;

8.城市坏人多。上学要交纳借读费;

9.父母在城市是临时工,我在农村读书可以节约一些开支;

10.父母在城市工作不会分心。在城市什么费用都比较贵,他们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家中有姥姥和爷爷奶奶,我在家能够照顾他们;

11.北京上学费用太高;父母在城市特别忙,照顾不上我,也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

B.保岱组

1.因为把我们做子女的带到城市开销太大,而他们赚钱少,学费又高,要交纳借读费,所以没有带我们去城里;

2.因为父母挣上钱很不容易,又没有时间照顾我;

3.因为没有时间照顾我;

4.不想连累我;

5.我认为父母把我留在家乡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独立生活;

6.因为父母怕我在外受苦,所以不让我出去;

7.那里开销大,读书要交纳借读费;

8.因为他们怕我到那里不习惯;

9.因为城市里的消费太高;

10.因为城市消费特别高,比工资还高;

11.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

12.他们怕我到那里不习惯,受城市孩子欺负;

13.城市开支大,花销多;

14.父母让我在家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外面受气;

15.他们太忙。

(保岱和矾山中学农村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资料)

由孩子们的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心中对外出打工父母做出的“留守”决策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打工父母的工作特征决定了他们的留守状态。二是流动父母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的留守状态。三是因为城市里的“借读费”迫使他们留在家乡。另外,有的孩子把留守原因归结为为了避免城市人对农村人的欺负和歧视,认为父母只所以把他们留在家乡,是因为“他们怕我到那里不习惯,受城市孩子欺负”,“父母让我在家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外面受气”。

从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孩子们被打工父母留在了家乡,但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表现出遗弃感,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对外出父母抱怨和不满。相反,他们对打工父母的“留守决策”持积极肯定、理解和支持的态度。我们认为,这种对父母留守决策的积极认同变成了农村留守儿童“孤留”家乡的精神支柱。

(三)留守儿童对留守生活的评价

父母外出打工使农村留守儿童经历着父母关爱、照顾和培养教育等等方面的缺失,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性格行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那么,农村留守儿童个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留守生活,怎样评价父母外出打工后对他们的影响呢?

父母外出打工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保岱中学焦点小组讨论

好处:

1.可以培养我们果断的判断力;

2.可以锻炼我们独立生活能力,例如说洗衣服、做饭;父母外出打工了,我们就会去地里多做活;

3.父母不在家里,孩子遇事可以自己解决,学会为人处事与朋友交往;

4.遇到困难能自己解决。

坏处:

1.遇事没有可以诉说的地方,心里的话跟父母说不上,心里很难过,毕竟只有父母才能懂孩子的内心。有苦无处诉说,有心事和受气也无处说,孩子遇到困难无处求助;

2.大了父母和孩子间的距离;长期见不到面,感情疏远,没有人照顾;

3.没有人告诉我们行为的对错;

4.不能和父母在一起,不能和父母共享快乐或者悲伤;不能与父母共享自己开心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新发现;不能与父母共享自己成功的喜悦,例如说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等;也不能向父母倾诉自己失利时的痛苦;

5.孩子很想自己的父母,每次回家不能见到父母,只能看到照片,心里很难受。看其他的孩子都能和父母在一起,心里很失落。尤其到节假日的时候;

6.在学习上得不到父母的帮助和指导,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分神,光想他们;

7.生病没有人照顾,吃饭吃不好,和别人在一起不自由;

矾山中学焦点小组讨论

好处:

1.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总是想着自己的行为要为自己负责;

2.生活和学习稳定,不用跟着父母在外四处奔波;

3.照顾家里的爷爷奶奶,有帮助于父母在外专心工作;

4.磨练自己的意志;

5.什么事情都会认真更好地做出判断,没有依赖;

坏处:

1.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产生我们与父母的距离;从小离开父母,让我们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

2.父母不能亲自教育我们;约束力变小;父母不在家,没有人管自己,会有些放纵;

3.想念父母时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没有人帮助我,对我的学习没有了督促。上课时老走思想,想和父母在一起时候的开心事情;有时也是一种激励。当想到父亲在工地上那样辛苦为了给家里挣钱,自己却没有好好学习,便觉得对不起父亲;

4.心里事情没有办法告诉父母,只有自己放在心里;

5.精神上影响不小。使我们变得有些孤僻,觉得让我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无依无靠。

(保岱和矾山中学农村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资料)

从农村留守儿童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小组的孩子们都能用非常客观和辨证的观点去评价留守生活和父母外出打工对自己的影响。虽然父母缺位对他们的负面冲击是巨大的,但是,很多孩子都能够清楚地指出留守生活对他们积极的影响。

六、留守儿童生活的特殊形态

(一)留守儿童的监护者

农村流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后,意味着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位置的缺失。那么,这些留守孩子跟谁生活在一起,由谁来关心、保护和照顾他们呢?访谈中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后,一般来讲,绝大多数留守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需要搬到这些祖辈的家里,如果祖辈一直与他们住在一起,留守儿童就不需要搬家了。有时候,留守儿童要从自己的村庄搬到另外一个村庄去。如果这些老人需要照顾几个儿女的留守孩子,为照顾方便,孩子们一般都要搬到老人家里去住,或者在那里吃饭后再回到自己家独居。

也有一部分留守孩子是住校生,一般是两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据家长和留守孩子们反映,寄宿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的好办法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有资格住校。在我们的调查地点,小学基本上都是走读生,离学校5里远的初中生才符合住校条件。

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一种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在我们访谈个案中,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是82岁,最年轻的是53岁。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监护人曾经当过小学教师。第二种监护方式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姨父,干爹、干妈。这类监护在我们的访谈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约5%左右。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也就是说,留守儿童的生活不像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居住在一起那样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和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第三类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最后一种是监护缺失,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的逆向监护

我们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一些孩子把他们被留在家乡的原因之一归结为能够照顾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在对农村流动父母的访谈中也发现,他们一部分人把孩子留在家乡的原因是能跟老人做个伴或帮帮家里老人。虽然大部分的监护者能够给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提供一些支持和帮助,但是,由于一些监护人年龄偏大、身体有病、生活不能很好地自理等等原因,他们不但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些生活的照料,相反,留守儿童在洗衣、做饭、买药看病等等方面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监护人,这类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实际上变成了逆向的监护。

一个留守儿童个案这样写到“爸爸打工走了,剩下我和奶奶两个人一起孤伶伶地生活。这是我必定要经历的日子,因为家庭条件差,一年地里的收入也很少,我又要读书,花钱很多,使父亲承担了很大的负担,不得不去打工挣钱……爸爸临走前眼含泪对我说,我的好孩子,你要听话,留在家乡,我去外地打工照顾不上奶奶了……你现在是我们家的支柱,你要照顾好奶奶……”(矾山—儿童个案)。

留守儿童生活的逆向监护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是阶段性的逆向监护,比如一些孩子提到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患有肺病、哮喘、胃病等等,到了冬天就容易犯病,不能出门,不能下地,这时照顾老人的重担大部分就落在留守儿童肩上。有时候为了照顾老人,他们被迫由在学校住宿变为阶段性的走读。留守儿童告诉我们“奶奶好像是59岁,身体不好,有时候还很厉害,好像是肺结核。厉害的时候,连饭也不能做,我在家,就我做,我不在,就爷爷做饭”(保岱—儿童个案)。“奶奶经常生病,一年四季都吃药,冬天还要输液,这个时候我就要从学校赶回来帮忙”(矾山—儿童个案)。“奶奶生病后,一家三口的饭都是我做。奶奶给我传授了不少的手艺呢。每到周末的时候,我会改善一下伙食,包些饺子吃。当然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多包些给同院住的大伯大娘也送些过去,毕竟在平时大伯和大娘也给我了很大的帮助”(保岱—儿童个案)。“我的衣服自己洗,回家也给姥姥姥爷洗,太大的我就洗不动了。也去地里帮他们干活,我能锄地、拔苗,反正能做的就尽量做”(保岱—儿童个案)。

另一种是长期和持久性的逆向监护,比如有的留守儿童的亲人长期患有慢性病,需要留守儿童持续性的生活护理。一位父亲在外打工,母亲患有精神病的女孩子告诉我们“爸爸出去打工后,家里的一切都由我一个人挑了起来。我早晨5点多起来给我和妈妈做早饭,同时还要把妈妈的中饭做出来放在电饭锅里,因为我中午不能回家吃饭。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收拾家,然后开始做饭、伺候妈妈,去地里干活,等一切都忙完了,也就9点多了,一天天这样下来,我已经什么精神都没有了,学习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妈妈神志清醒的时候总会一遍遍的重复连累了我,不能给我做饭,不能给我做衣裳,还要我伺候她。妈妈心疼女儿的心情我理解,但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妈妈连累了我。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保岱—儿童个案)。

留守儿童生活的逆向监护不但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大的负担,而且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替代父母照顾老人的生活,在很小的年纪就过早地承担起成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一切对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全面成长和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三)留守儿童的“动态留守”

访谈中我们发现,约有一半左右的农村留守儿童都有过跟随父母在城市流动的经历。这里的流动不是指孩子对父母的短期访问,而是指他们跟随打工父母在城市生活或学习半年以上的经历。留守儿童的留守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态的留守。一般来讲,在小学阶段,留守儿童的留守处于动态活跃阶段,他们经常处在流动—留守或留守—流动不断交替的过程中。在进入初中阶段后,儿童留守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很少有在初中学习阶段再发生流动。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小学阶段孩子自律能力较差,很多家长反映把孩子放在老家不放心,一旦城市的条件允许,他们便会选择把孩子带在身边。待孩子四、五年级稍大后再把他们送回家乡。二是初中阶段的孩子自律能力大大增强。流动父母认为,孩子上了初中后就是大孩子了,很多事情自己可以做,也能自己管好自己,在老家父母不用太操心。另外,初中阶段城市的教育花费太高,绝大多数农村打工者承担不起,而打工子弟学校的初中部又很少,质量也太差。所以很多打工者几乎都选择在这个阶段让子女留守家乡读初中。

根据访谈,我们发现有三种类型的农村留守儿童。一种是留守—流动—再留守型的留守儿童。即父母全都外出打工后,起初是把孩子留在家乡,等父母在城市稍微站稳脚跟后,再把留守孩子接到城市(一般来讲,如果这时候孩子已经读到初中或高中,流动父母是不会再把孩子接到城市来的)。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孩子又被送回农村老家留守。第二种是流动—留守型的留守儿童。即留守孩子出生在城市或者父母外出时就被带到城市,他们很多人在城市完成小学教育,在即将读初中时才被送回老家留守。我们在对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这类孩子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们在讨论时敢于发言,也很自信。他们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流露出对城市生活的留恋和向往。在同伴的眼里,他们是半个城市人,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第三类是从未有过流动经历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也去过父母打工的地方,但这只是短期滞留,而不是长期居住。与他们谈起对城市的印象,他们抱怨城市的空气不好,他们也不喜欢城市的家“又小又破,睡觉也太拥挤”(保岱中学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他们也感到孤独“在城里没有同学和朋友玩”(保岱中学留守儿童焦点小组讨论)。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流动或流动—留守不断变换和交替的过程中成长。这种生活的动荡和学习环境的不稳定状态对他们的生活、教育等等方面都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结语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8篇

1.孤独冷漠,不善于交流沟通,缺乏爱心。留守儿童的家庭比较特殊,可分为三类:一是单亲监护型,父母其中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生活在这样单亲家庭中,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灵成长。二是隔代监护型,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长大,祖孙在年龄上相差甚远,祖辈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对孩子们的教育更是放任态度,没有父母严厉的教育,这些儿童们显得自由无拘无束。三是亲戚监护型。把孩子托付给亲朋好友,在跟他们一起生活中,只要能够保证孩子们吃饱饭,穿暖衣就已经很满足,忽视孩子们的学业、精神、心理的发展,我们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榜样,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孩子们失去了亲情关爱,失去了父母对其教育的责任,加之亲戚的溺爱,他们在遇到很多事显得无助,不愿意与人交流,久而久之,性格也变得更加内向。

2.花钱随意性大,不懂得勤俭节约。留守儿童大部分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日常教育上,他们更多地溺爱这些儿童,能给他们的物质尽量满足他们,从此造成了这些孩子不懂得节约才是应当遵循的美德。

3.性格倔强,不服管束。留守儿童在处理事情会表现出我行我素的行为,从小没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在他们眼里,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就是王道,没有丝毫对他们进行服务的意识,纪律性差,价值观迷失。

4.行为偏激,容易产生激动的情绪,挫折感较明显。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学习意识淡薄,稍有学习障碍心理就会偏激,产生失落的情绪,每逢考试来临,成绩不稳定,一落千丈,这些不良因素都会导致他们挫折感增强,一旦不及时纠正,这一情绪将会使他们一蹶不振。

5.心理脆弱,自信心不足。他们大部分人生活抱着很消极的态度,整日想着吃饭睡觉,没有任何人生理想与追求,价值观非常模糊,对新事物抱以冷漠的看法,从不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自信心的不足,心理受挫能力低下,脆弱感不断上升。

二、留守儿童思想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家庭的因素。目前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子女的教育持得过且过的态度,认为孩子的教育就在于学校,在于有个好老师,在于他自己有没有学习的天赋,忽略了“家庭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这一观点。父母应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因为自己没读过书不知道怎么教育而放弃这一责任,在生活和学习中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进行沟通,不断鼓励孩子们培养自信心与自尊心。在父母照顾孩子的同时,要对其孩子进行相关法律常识的灌输,让他们有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意识,避免遭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把攒下的零用钱给孩子们花销,而这群孩子不懂得如何分配钱财,正值身体发育时期,不求吃的有营养,能填饱肚子就好,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在他们群体中尤为突出。

第二,学校的因素。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高校不断扩招,一大批人才逐年进入社会工作岗位,竞争压力随之加大,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德育,留守儿童本身带有很多自卑情绪,胆小怯懦,若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道德素质教育,没有适时捕捉他们思想动态的最佳契机,单方面重视学习成绩高低,就会在今后人生道路上误入歧途。在学校里,首先,老师应该担负起一半的监护工作,孩子们成绩提高了及时表扬,并用小礼品进行奖励,不能做到不闻不问,对成绩差的学生及时跟他们沟通,从学习方法上找到突破口,帮助他们学习知识,不断进步;其次,老师应该及时和学生家长沟通,关注学生在家的表现状况,双方一起在平时学习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大群体生活中不会孤单。

第三,社会的因素。由于网络媒体更新速度加快,有利有弊,在网吧、游戏厅中,存在着许多色情、暴力的新闻,这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他们会模仿暴力片中的一系列动作,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因此,净化社会风气,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校园周边监督管理力度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尽力完成的责任和义务。

三、加强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具体对策

第一,用情感教育,让他们在集体中感受温暖。我们知道,这群儿童对人冷漠,不愿和人们多交流,我们就要用更多的爱对待他们,不讲回报,不贪图以后享受,无私地关爱他们,让他们和城里面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

第二,开展多方面的班集体活动,培育集体意识。课堂中,我们要求孩子们认真听讲,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在课余时间中,作为合格的老师们,应当多开展班集体活动,比如:一是读书角,在每个教室的一侧安置小书架,让孩子们开心愉悦地读书,灌输给孩子们享受读书是一种甜蜜的事情,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二是班会主题节目,在忙碌紧张的学习中,我们适当放松自己的心情,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在音乐、舞蹈、剪纸、书法、手工画中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三是体育锻炼,据调查显示,国人的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新世纪培养的人才必将是心智健全的人,有了文化知识的储备还不够,要在身体素质上多下功夫,多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竞赛,从小培育他们要有竞争意识,才能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做一个感恩的人。对孩子们的教育要从“做人”开始,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古语取自《大学》,它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不断地修炼自己以达到完善的状态,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做一个感恩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至关重要,助人为乐,倾注爱心,感恩社会,这些良好的道德品质将会感化孩子们的心灵,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第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最容易显露的问题,自卑感强烈,胆小怯懦,逆反心理严重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及时加以纠正的问题。首先,要树立他们的人生理想,在调查的一批孩子们中,他们的理想有当老师,有当厨师,有当美发师,有当会计等等,理想是人生的一个灯塔,它给人指明了方向,理想也是驱使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因此,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对他们进行信念教育,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不是先天存在,而是个体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的,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做好人生规划,是他们成才的重要条件。最后,培养抗压抗挫折的能力,留守儿童在压力、挫折面前手足无措,通过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在具体的研究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思想品德、心理情绪中存在很大问题,为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问题,我们要从家庭教育开始,父母应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即便在外地打工,也该通过书信、电话等通信手段进行监督;在学校方面,教师应该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主动关心学生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情况,多开展思想交流活动,让每个学生内心都充满阳光,充满温暖;在社会方面,政府应该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让更多农民在本市就业,更多地关心子女成长的问题,逐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从卫生、教育、交通、网络等公共设施着手,让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实现资源均衡配置,消除地区收入差异,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建立更多信息服务站,针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咨询教导。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令人堪忧,没有从正确的法律知识引导,许多人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思想品德建设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关系着和谐社会的进程,更多影响着能否正确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国未来的希望是培养一批心智健全的学生,从素质教育开始,逐步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现状 教育 对策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从我乡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

(1)生活质量不能保障。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2)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有时候爷爷奶奶在前,小孩子在后丢种子,小小年龄就学着干农活。留守儿童干农活或者做家务,使得孩子过早的承担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高强度劳动,使孩子在身心上受到不小的压力。

2、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创伤严重

亲情的缺失使得孩子情感上出现创伤。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视频等来和父母沟通交流,致使他们亲情感的缺失极为严重。而在外的父母总是感到很无奈,觉得给孩子很好的物质生活才是他们的责任,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精神的关注,人格的培育。一些老师在和孩子交流中发现,有许多孩子非常希望自己的父母陪在自己的身边,父母的陪伴比丰裕的物质更重要。长期亲情的缺失容易使孩子出现情感上的冷漠以及对物质的片面追求,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由于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不够完善,这些地区相应缺乏文化娱乐活动,而一些闲散人员就只有打麻将来消磨光阴,在这一环境中留守儿童容易受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不良的习惯;再者,农村观念陈旧,迷信、家法思想依然盛行,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儿童在这一环境中受到这些陈旧观念的熏陶是极其不利于孩子思想发展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家庭的主宰,是孩子的主心骨。一般来说,父母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使他们尽可能健康成长,而且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给予子女难以替代的亲情与真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但是,现实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因素以及文化生活单一的制约,留守儿童往往出现较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在城市小朋友身上,我们看到的多数是自信满满,而农村留守儿童多数很自卑,到人群中少言寡语,很容易脸红或者流泪。

教育领域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主要是在家庭教育上,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不合理上。家庭教育的缺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管不力:一方面,那些父母双双外出的家庭,由于祖父辈的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不能予以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中,留在家里的一方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作,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二是教育态度消极。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他们父母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农民心中存在一种原始的观念:“只要子女身体好,健康成长,照样可以打工挣钱。”三是家庭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读书学习的认识不够,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是漠不关心,顺其自然,这样的环境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家庭教育的不合理,表现在:一方面一些隔代监护人对儿童存在溺爱和放纵心理,留守儿童容易形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歉疚往往采用物质弥补的方式,过度的物质满足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替代导致了家庭环境的恶化,而不良的家庭环境诱发了儿童的不良人格因素,具体表现为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且三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1、文明健康生活进村入户。大力宣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村入户发宣传手册,各村组大力支持,村干部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家庭。

2、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各村整合本村资源,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及时了解关心这些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尤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生活困难的家庭,以村委会为单位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由于祖父母文化知识有限,对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不熟悉,留守儿童之家可以建立亲情视频聊天室,为留守儿童更“近”的看自己的父母提供便捷的渠道。

3、建设文化活动广场。建立文化活动广场,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让留守儿童走出家门和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玩耍,畅享童年的乐趣。远离成年人不良嗜好场所,例如、网吧这些地方。

4、宣传家庭教育。家庭依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父母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否外出务工,父母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的指导与关爱。首先在外出安排上,父母应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父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在外出期间增加回家的频率,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与子女增进交流沟通;父母和监护人应与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第10篇

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性的教育。或者通俗地说,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2]。由于父母在生物学上的差异和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习惯地认为父亲是外界事物的参与者,母亲则是家务活动的中心。男人给家庭提供安全保护和物质供养,女人则怀孕、生育、抚养、教育子女,履行着“相夫教子”的“天职”。

在家庭中,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方式特点各异,作用有别。母性属于“地文化”、“坤文化”,相对阴柔,具有慈祥温柔、亲切文静、注重感性的特点,因此难免对孩子过度保护,也难免爱絮叨,限制过多。孩子的许多非常有益的活动被禁止,小小的“恶作剧”也总被呵斥,这对男孩子的身体发育、动作协调、性情培养和想像力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而父性属于“天文化”、“乾文化”,相对阳刚,具有刚毅果断、强健有力、不拘小节、注重理性的特点。他们鼓励、宽容孩子冒险,玩一些动作幅度大、看起来不那么安全的游戏。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们在玩的时候,父亲会经常参与孩子的游戏。同时由于父亲粗犷、豪放的天性,与父亲生活时间长、受父亲影响多的孩子,容易继承父性的基因品质,诸如大度、开朗、喜动、自尊心强、喜欢交往、更社会化,甚至更幽默诙谐,等等。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感性与理性美的统一。若缺失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是不完整的。如今的孩子刚性不够、骨气不足、意志薄弱、没有主心骨,许多男孩子有“女性化”的倾向,女孩子更有“软弱化”的倾向,这都源于父性教育的缺失或偏颇。

二、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已有一亿四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在这些农民工中,相当数量的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将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诸如恶劣的住房条件、高昂的借读费用、交通安全无保障,等等。于是他们或者单方留下抚养孩子,或者将孩子单独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从而最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3]。据建设部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流动人口”课题组对上海、广州、成都、郑州等11市的调查统计,在这11座大城市31.7万流动人口中,农村男性占71.90%,农村女性占28.10%,男性是女性的两倍半[4]。而今年最新公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则通过细微的资料对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类型进行了概括性描述,从而更加清晰地反映出留守儿童与父母一方生活的状况。(见下表)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类型构成(%)

(资料来源:2008年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如上表所示,有22.48%的男童和22.86%的女童是与留守的母亲单独生活在一起,有21.46%的儿童是与母亲及祖父母两代人生活在一起,有51.11%的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与父亲单独留守的儿童只占18.89%。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与母亲一方单独留守的比例逐渐增高。可见,相当多的留守儿童是长期和女性长辈(其中主要是母亲)生活在一起的,而父亲由于长年累月在外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从而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失去母爱的孩子是不幸的,但缺少父爱的孩子同样不幸。失去父爱同样是人类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5]。这些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父爱,其所受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

该报告结论还显示,0-17周岁的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和2000年相比,2005年的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而且这个比例还会持续增长,相应地父亲常年外出的留守儿童人数也会不断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不到应有的父性教育。

三、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后果

对孩子来说,母亲角色的缺失是残忍的,而父亲的缺席将会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而深远的影响。

1.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身体的良好发育。不少临床医生观察到与父亲接触很少的孩子,无论是在身高、体重、还是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父子正常接触的儿童,而且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更高。早在婴儿期,父亲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及肢体运动游戏等给孩子以强烈的大肌肉活动刺激,从而能够促进孩子身体发育。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与孩子的户外活动也增加,这些活动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那些父亲长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由于很少有机会和父亲在一起,相关的活动或锻炼就少了很多。尤其是那些父母双方都在外务工的孩子,因为长期由爷爷奶奶带养,看管比较严,大部分时间呆在屋子里。长此以往,孩子的身体发挥肯定会受到影响。

2.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父亲是引导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来源,父子的交往和游戏容易引起孩子兴奋,诱发孩子的兴趣,游戏的多样化导致孩子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冒险,锻炼体能,并强化对外界的刺激感觉,从而培养了活泼、勇敢、自信、智慧等多种心理品质。而那些缺少父亲教养的孩子,个性中可能会有害羞、孤僻、多愁善感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若是男孩,则难以学会自制,并将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与别人的交往;如若是缺乏父爱的女孩子,对男性的认识则可能会有疑虑,这将影响到他们日后与男性的正常交往。

3.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对北京、山东、江苏、广西与新疆五省(市)区2100多名在校中学生性格行为特征问卷调查分析后认为,父亲的文化素质对于自制力、思维灵活性产生影响。正是由于父亲性格、智力的这些特点,常与父亲交往的孩子可以从父亲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经验、想像力和创造意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与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而对于许多的农村孩子来讲,他们的父亲自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忙于挣钱养家,无暇顾及他们。一般而言,在农村,母亲的知识、经验都不如父亲,眼界也不如父亲。因此,只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孩子由于得不到父亲对其想像力、创造意向、认知技能、成就意识等的培养而最终影响到智力的发展。

4.父性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发展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在幼年时期就开始分别向“男性化”或“女性化”方面分化,并表现出了性别定向的趋势。学者们同时强调,个体的性别定向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且确信无疑地指出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父母起着不容忽视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男孩来讲,父亲的影响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父亲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气质风度来表现阳刚之美。对于女孩来讲,父亲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异性。孩子成人后的性别行为和婚姻关系也更多地受到早期与父亲关系的影响。但是对于那些留守儿童而言,长年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感受不到父亲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性别认同与性别角色塑造方面就会出现问题。如男孩子表现为性格脆弱、胆怯、懦弱、做事犹豫,交往能力差,没有阳刚之气,有“女性化”的趋向。又如,女孩子因为缺少父爱,没有安全感,容易陷于早恋,不仅影响学业,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四、父性教育缺失的解决对策

1.政府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要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具体包括在城市创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或接纳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学习,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让留守儿童能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问题的前提。

2.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父亲的家庭教育责任感。在现行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应当从“男主外,女主内,孩子的事应该女人管”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孩子的供养者,更是孩子的教育者。还要认识到早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儿童时期,而且还体现在人的整个一生之中。因此,作为父亲即使再忙,也要多找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学习状况。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父性教育缺失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陈健翔.应该重视的父性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4]田家盛.教育人口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王恒生.家庭伦理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论文关键词:性别教育父性教育留守儿童

上一篇:证券市场论文范文 下一篇:公路运输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