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19:36:38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07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吾乡吾土的实际出发,在全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立为“关爱留守儿童”暖和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2—3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在结对的老师中更是涌现了像林海兰这样的优秀教师,三年如一日,照顾一位来自山区的孤儿学生,同吃同住,当起了未婚“妈妈”,又携“子”出嫁,用自己不计个人得失的真情和细心暖和着一位从小无父无母的的孩子。一直那么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着……直到三年后,多家报刊和电视台争相报道了她的感人事迹,人们才知道远在大山里面,还有这样一位好老师在无私奉献着,这种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对班级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定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营造了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还加强了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留守儿童在校安心学习。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机制,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学校成立了以白润华校长为组长的

“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

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制度。在学校留守学生中确

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做到了每学期召

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座谈会(家长会)。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

我校多次举行家长会、以及家长培训会或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以及需求,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2、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合作,营造深厚良好育人氛围。

(三)明确职责,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1、加强了对贫困留守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济难救助”中来,确保他们完成国家规定义务教育。

2、有的“留守儿童”缺乏自信,学习偏差。学校号召班里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再就是每一位教师负责帮扶几名“留守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引导“留守儿童”形成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得到了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纪律、性格都有了改观,都有了进步。

3、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学校期末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虽然我们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这主要是在落实学校同社区、家庭的合作中,由于受一些客观存在的因素的影响,学校方面的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之处,有待于

今后在工作中加以改进。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认真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下去,依据我校我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班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本班学生组织关爱小组,要加强关爱,形成合力,大力宣传,不断提高我班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加强关爱。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教师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两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各种竞赛活动等,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2.开展教师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3、留守儿童信息更新。

四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2.档案信息更新。

3.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五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

2.继续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3、留守儿童“五一”联欢会。

六月份:

1.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活动。

2.留守儿童减免落实情况

检查。3.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及论文撰写。

4.班级及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1.出台《意见》的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一些夫妻同时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出现了大量留守儿童。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达2 200万人。

加强留守儿童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有效手段。党的十进一步强调,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留守儿童,要求从民族未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高度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总理在2010年教师节前夕视察河北张北县时指出,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服务工作的力度。2012年“六一”节前夕,温总理专程赴湖南湘西武陵山区看望留守儿童。在2012年9月7日召开的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温总理讲话中再次强调,要解决好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刘延东国务委员也要求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根据实际调研情况,专门制定文件,加强留守儿童工作。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团中央、中国关工委等部门就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工作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2011年,教育部、全国妇联等部门召开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全面总结交流近10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等5部门经过反复论证、修订,形成了本《意见》,将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政策,并根据新情况提出新要求。《意见》的出台对于全面、深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2.《意见》提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尽管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分布在广大农村,有的与父母长期分离,在亲情关怀、生活照顾、家庭教育和安全保护等方面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最近媒体反映在贵州、河南、江西等地发生的一些悲剧,都警示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必须切实对留守儿童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加以解决,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工作。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我们主要从提高教育条件保障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社会关爱服务机制建设水平等三方面对有关部门提出了工作任务。

针对切实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要求力争做到“三优先”:优先满足留守儿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优先保障留守儿童交通需要。说到底,就是优先照顾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有学校寄宿、吃好饭、上下学方便。

针对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水平,主要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角度,就如何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水平提出“四加强”:加强留守儿童受教育全程管理;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加强家校联动组织工作。说到底,就是要让留守儿童在学校里更加受重视、受关怀,保证身心健康的同时多学生活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习惯。

针对逐步构建社会关爱服务机制,主要从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留守儿童工作,形成社会关爱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三支持”:支持做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支持做好留守儿童社区关爱服务;支持做好留守儿童社会关爱活动。说到底,就是要让留守儿童在校外受到全社会关心,走到哪里都不孤单,都不受伤害,都有幸福感。

3.如何切实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

答:应该说,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长足发展,留守儿童都有学上了。关键是有些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或家远,想寄宿,这就要求建好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他们需要。有的虽能寄宿,但生活设施条件太差,这就要求改善条件,让他们住得更好一些。特别边远和贫困的地区,由于生活条件整体差,孩子们吃不好,特别是留守的孩子,受到关照更少,这就要求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时多关心他们。走读的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可能会无人接送,路途上容易发生事故,这就要求优先保障他们上下学交通需求。

针对优先满足留守儿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努力实施好重大建设工程,使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确保每名寄宿生有一个标准床位。提高经费标准,让农村寄宿制学校良好运转。为寄宿制学校配备必要的生活教师。不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用好这些基础设施。

针对优先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及其他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在国家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地方组织实施的营养改善项目中,要建立留守儿童用餐登记台账和营养状况档案,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用餐需求,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切实改善留守儿童营养状况。还未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好留守儿童在校吃饭问题。

针对优先保障留守儿童交通需求,留守儿童集中的地区,要充分考虑留守儿童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合理设置学校或教学点,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能够就近走读入学,减少上下学交通风险。对于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的地区,要合理规划公共交通,为留守儿童上下学提供交通条件。对于公共交通难以满足的地区,要创造条件提供校车服务,加强安全管理,保障留守儿童优先乘坐。

4.如何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水平?

答: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问题不只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问题,内容要丰富得多,任务要繁重得多。学校要弄清楚留守儿童的底数以及家庭状况、父母的一些基本情况等,要能够与父母保持有效联系和沟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只是文化课知识的哺育,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慰藉,还要教会其生存和生活的技能,教会其守法且不被伤害。学校要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对孩子监护的第一责任人义务。

针对加强留守儿童受教育全程管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学籍变动情况,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和监护人变化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并及时更新,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支持。要重点提高班主任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要将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纳入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各项活动。

针对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将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要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缓解其孤独情绪。班主任和心理教师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动向,努力弥补其家庭温暖的缺失。对学习困难的要激发其学习兴趣。要提高工作技巧性,避免将留守儿童标签化。

针对加强留守儿童法制安全教育,要组织安全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增强留守儿童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预防溺水、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对留守儿童的伤害。各部门要推进保护留守儿童的法制建设,及早发现和纠正个别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同时,预防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现象发生。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切实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针对加强家校联动组织工作,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和班级组建家长委员会时,要遴选热心留守儿童工作的家长或监护人参加。家长委员会要引导外出务工家长以各种方式关心留守儿童,支持、推动学校对学习和生活困难的进行特殊帮扶。要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增强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要强化留守儿童父母监护责任,逐步从根本上缓解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缺失问题。

5.如何逐步构建社会服务机制?

答:应当说,学校是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阵地,但远不是全部。留守儿童大量时间生活在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里,加强留守儿童工作全社会都有责任,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必须靠全社会的努力和联动。留守儿童在校园里相对安全,到社会上也应该平安幸福,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

针对支持做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各级妇联组织、关工委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中的独特优势,协调有关方面大力宣传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衔接。综治组织、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要协调配合妇联组织和关工委组织面向不同年龄阶段家长、不同类型家庭,围绕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监测、生活习惯养成、学习兴趣培养等方面开展富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针对支持做好留守儿童社区关爱服务,在留守儿童集中的社区和村组,要充分发挥妇女儿童之家、文化活动站、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七彩小屋”等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其规范运行。通过设立留守儿童之家、托管中心等形式,聘请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公益人士参与,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倡导邻里互助,认真选择有意愿、负责任的家庭,采取全托管或半托管的形式照料留守儿童。避免出现个别留守儿童生病无人过问和照看的情况。建立16周岁以下学龄留守儿童登记制度,以保证将其纳入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针对支持做好留守儿童社会关爱活动,鼓励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通讯手段开展活动,方便外出务工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联系。推广“家长”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行之有效的关爱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要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冬令营、夏令营等活动,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加大妇联组织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力度,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途径。加大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实施力度,动员更多青年以志愿服务方式关爱留守儿童。

6.落实《意见》的关键是什么?

答: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由此可见,加强留守儿童工作是政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家庭的责任,单靠某一方面都很难做好。为此,我们提出了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的原则,只有贯彻这些原则,《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才能切实落到实处。

要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根据地域环境特征、经济社会状况、留守儿童分布及工作进展情况,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积极开展探索实践,形成有效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

要坚持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和家庭生活中的各方面需求,及时相互沟通,对单亲家庭、特殊困难家庭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爱,形成学校与家庭亲情接力、密切配合、有机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要坚持社会参与、共同关爱。鼓励、动员和组织社会各部门、各界人士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建立全社会立体式关爱服务网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措施 效果

本文对近年来我校采取的几种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几种实践措施及效果进行反思,然后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最后对现有行动进行效果分析。

一、典型措施及评析

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行动正如火如荼,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措施,着力解决或缓解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经验。这是我们进一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前提。

1.寄宿制

近年来我校推行寄宿制办学模式,作为解决我镇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措施。2009年开始,我校通过减免排查留守儿童,鼓励其住宿,先后投入100多万元扩建校园、扩建校舍,改造和新建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陆续出台了寄宿学生管理意见、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对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卫生、宿舍安全、教育教学、接送学生车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强化养成教育,建立留守儿童管理体系。学校校长室成立了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做到一人一档,并及时跟踪变动情况。建立家长代管制度,发动教干、教师和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实行学杂费全免、书本费减免、住宿费减免。在学校校园商店、学校传达室、宿舍管理员处设置了热线电话,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方便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措施评析:寄宿制学校是目前各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的主要方案,也是比较有效的补救措施。寄宿制学校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改善生活照顾、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改变辍学倾向、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社交技能。其弱势在于缺乏相关的收费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政策支持,学校将随时面临以“乱收费”名义被投诉,或者因发生安全事故而承担责任。

2.家长制

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开始推行家长制,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每学期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在自愿原则下,倡议和发动学校校工、留守儿童亲属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家长。

家长必须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家长职责和“五个一”的具体要求,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多参加学校学生集体活动,多到其家中走访;“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托管人、老师联系沟通;“五个一”即每周与留守儿童联系交流、辅导作业一次;每月与留守儿童父母、任课教师、托管人联系一次;每隔两月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每学期初制定一份帮扶计划书;每学期末撰写一份帮扶工作总结或教育经验文章。

措施评析:“家长制”属于政府倡导的义务监护人制度,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而且投入比较少,因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逐渐得到了推广。家长制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促进个性发展和提高社交技能。其弱势在于,政策激励和经费保障等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目前主要是依赖家长的无偿奉献。

3.留守小队模式

“留守小队”模式是国家11个部委倡导在全国推广的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模式之一,这是一种注重发挥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解决措施。我校从今年开始组建校外留守小队;二是为每个留守小队聘请1名辅导员或志愿辅导员;三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留守小队活动。我校先后在10个自然村成立“留守小队”31多支,依托校团委和学校的支持,每个“留守小队”都配备了专门的辅导员,90%以上的留守孩子都参与到“留守小队”的组织活动中。

措施评析:留守小队模式充分发挥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留守小队模式的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消除健康安全隐患,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其弱势在于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经费支持、管理人员的变动和周围人群的态度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留守小队能否继续生存下去。

4.留守儿童家长学校

在去年海安县成立家长学校以来,我校积极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向“四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逢年过节时,利用留守儿童的父母返乡之机对其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家长学校短信平台及时反馈留守儿童在校情况。

措施评析: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不仅有助于隔代抚养家长和临时返乡家长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而且可以强化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隔代抚养家长的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能力,并有助于强化其教育责任。其弱势在于因留守儿童家长的不确定因素,不易组织。由于缺乏经费制度保障,学校是否能长久存续下去也的确是一个问题。

二、现有行动措施的效果分析

1.留守儿童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水平有所好转

与前期调查研究相比,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态度有明显转变,学业成绩得到一定的提高;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明显好转,生活自理能力增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转,由于集体生活、集体活动增多,他们的厌学心理得到有效控制,逆反心理也得到缓解。

2.家长及监护人观念有所转变

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努力,提高了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保护的认识水平,明确了职责,增强了监护能力;“家长”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当作一种荣誉,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帮扶留守儿童的过程中,与帮扶对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精神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3.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意识得到加强

行动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给予了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各级各部门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许多“春蕾妈妈”纷纷与留守儿童结对认亲,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一些单位和企业也采取行动,致力于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三、现有行动的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今年是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开局之年,为做好新两纲的实施工作,进一步优化儿童发展环境,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根据《区组织实施“儿童友好家园工程”项目方案》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方庙街道实施“儿童友好家园工程”项目方案。

二、具体内容

以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为载体,为广大辖区儿童提供课外游戏、娱乐、教育、卫生、心理辅导等社区服务的综合性场所。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每年六一前期联系辖区医院专家及学校心理辅导员深入到社区儿童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卫生保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指导。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教育活动,让儿童在参与与奉献中健康成长,快乐成才,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六一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期间组织学校、幼儿园、社区留守儿童开展文艺演出及文体娱乐活动。

(三)开展困难儿童帮扶活动。借助区、街“爱心助学”活动,并呼吁辖区驻地企业、单位关心帮助困难儿童,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争取每年六一节、春节期间开展对困难儿童进行救助帮扶。

(四)促进儿童工作社会化发展,探索建立为基层儿童保护和发展服务的模式。组织辖区热心儿童工作者建立专兼职工作队伍,结合各社区四点半课堂为儿童提供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生活帮助等服务。

三、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8月中旬)。成立项目工作小组,制度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8月下旬—2012年8月中旬)。

按照本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8月下旬)。全面总结项目实施情况。

四、要求

1、及时启动。各社区要按照要求,及时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将实施情况、进展动态、工作总结及相关图片资料及时报送街道妇联。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7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为抓手,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新一代人才健康成长的战略高度出发,切实强化政府行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组织领导

各地要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大局、利在长远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思想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主动。

各市、县(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协调小组要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领导,组织动员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项目实施。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单位,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强化日常监管,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三、阵地依托

农村校内留守儿童之家主要依托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中小学校建设,可单独设立,也可与校内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各类活动室等合并设立。

四、标准要求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硬件方面

1.活动用房面积不低于20平米,安全、实用,确保留守儿童方便使用留守儿童之家有关设施;

2.配备电视和一定数量的图书、期刊、报纸和文体器材,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需求;

3.配备电话或电脑等设施设备,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

(二)软件方面

1.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

2.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活动安排计划;

3.有反映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进步成长的记录簿册;

4.有工作总结和档案。

五、日常管理

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积极争取农村基层组织、群众团体参与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动员组织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之家实行定点、定向、定期挂钩,协助教育管理,尽力提供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丰富活动内容,扩展活动空间,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

六、活动开展

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

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七、工作要求

(>文秘站:规划和计划,采取坚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过程中,可以首先选择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社会需求相对迫切的地方进行,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对已经创办一段时间且取得明显成效的留守儿童之家,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巩固提高,精心打造品牌,扩大社会影响。要把“让留守儿童满意,让外出父母放心,让社会舆论认可”作为衡量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效果的标准和工作目标。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做到人、财、物、智的有效集聚,发挥整体效应。各级教育部门要按规划有序推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规范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不断扩充数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主阵地作用。要协调宣传部门广泛宣传留守儿童之家创办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造浓齐办共建的社会氛围。要积极争取各级关工委、妇联、团委的支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五老”队伍、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临时父母、兼职教师和知心朋友。要会同司法部门加强法制教育,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关安全保障。会同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持续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周边治安及文化、生活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努力促使各部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尽心竭力地做好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广大家长的认同感,社会各界的责任感。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156-01

留守儿童又被称作空巢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常年在外打工,长期与父母分居两地,无法得到父母照顾的儿童。在农村当中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出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几种特有的现象之一。这与我国不同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二元化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外出务工人员难以承担孩子在城市中的各项费用有关。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形成大量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情感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因缺少亲人的关爱,在遇到情感问题时,得不到应有的引导与帮助,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少,因此常出现性格孤僻、对待问题态度偏激等情况,失常与周围的同学打架斗殴,甚至会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习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处于长期无人关注的状态,他们在学校表现较差,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在家中更是没有人监督其学习,尤其是随着网吧在农村逐渐普及,很多留守儿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有部分学生为了凑足上网的钱,经常去敲诈一些低年级学生,由此引发出的一系列教育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3、道德教育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其道德品质的影响尤为突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就会模仿父母,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孩子的参照。留守儿童因长时间无法和家长在一起,其行为缺乏应有的规范,在犯错误时缺少正确的引导,造成其缺乏是非观念,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质。

4、生理教育问题。在中小学,生理教育一直是个难题。现在的孩子成熟早,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好奇,都想尝试,但是又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因此对少年儿童性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教育对策思考

1、完善儿童信息管理制度。各学校应摸清留守儿童的数量并登记在册,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在此基础上,将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录入信息管理库,为统一管理提供基础。

2、建立留守儿童学习指导制度。学习指导应以班级为单位,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分配任课教师。科任教师应认真备课、精心辅导、仔细批改,全面帮助留守儿童进行课程学习,让留守儿童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得到及时的解决。

3、加强留守儿童法制教育。对留守儿童重点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使他们做到知法、守法。

4、全方位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严格学校规章制度,完善校园安全教育与监管,建立留守儿童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一旦留守儿童在校期间出现任何问题,都应及积极处理并及时通知其家长和报告相关部门。

5、形成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首先要开展“师生帮扶结对”活动,在教职工中落实一批爱心爸爸妈妈,尤其是做无人监护或问题留守儿童的爱心爸爸或妈妈。对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开展爱心帮扶,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变化,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心态与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其健康成长。另外,还要开展“生生结对帮扶”。要动员、组织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与重点留守学生开展“姐妹结对”或“兄弟结对”,“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的友谊来激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使其摆脱孤独,与同学们更好的相处。

6、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各校应结合实际建立“爱心驿站”,为留守儿童搭建心灵沟通、情感渲泄的场所,对其开展正面教育。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7、建立“问题儿童”特别关爱制度。“问题儿童”在留守儿童中较为常见,是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学校应注意研究其品德、行为、学习等特殊心理现象,并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利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爱心驿站”,配备必要的专门设施,并选配好懂得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化解心理压力,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8、促进留守儿童的心情交流。通过“校讯通”平台、留守儿童亲情电话以及电子信箱,让学生家长与孩子定期保持联系,督促“留守儿童”与家长每周通一次电话,每月一封书信,每年见一次面,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班级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

9、完善留守儿童教育考核评估体系。为保障强学校帮教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要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10、为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教育培训。学校应利用好学校的育人功能,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并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契机,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明确科学的教育方法,转变其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促进家校配合。

11、重视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学校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作为教育科研的重大课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课题研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工作经验和先进模式,实现对留守儿童的科学化教育。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实现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学校充分发挥其教书育人的职能。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9篇

一、以“五大主体”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我镇妇联以“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平安家庭”、“最美家庭”等活动为载体,采取发动宣传,通过组织推荐、群众自荐、家庭互荐形式,加大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对评选出的家庭故事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提升创建家庭的知晓率,营造家家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以不断提高基层妇女干部和农村妇女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丰富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加快农业、科技、卫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运用,发放新《婚姻法》和反家庭暴力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100份。

二、开展巾帼志愿者活动,关注留守儿童

开展巾帼志愿者帮扶活动,关心贫困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展了暑期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从多方面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巾帼志愿者们到贫困留守儿童家中,给孩子们送去慰问金帮助其购买学习用品和书籍,并互留联系方式,建立长期联系。

三、关爱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健康意识

近些年来,工业污染、食品问题、环境变化等导致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妇女由于健康意识淡薄,病情发现不及时,得不到良好的医治。今年,镇妇联继续配合镇卫生院,通过召开会议、印发传单、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两癌”疾病的危害,提高广大农村适龄妇女参加免费检查的积极性,村(居)妇代会主任深入各家各户调查适龄妇女,协助组织全镇2000多名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确保其得到优质服务,规范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四、加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发挥实效作用

我镇全面完成妇女儿童活动之家建设,制定了镇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村(居)妇女儿童之家实施方案,加强镇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各村(居)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妇女儿童活动。成立了乒乓球、羽毛球、广场舞等文体队伍,利用各种节庆日开展比赛活动。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妇女地位

加强妇联干部配备,不断提高妇女干部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贴近妇女,用心为广大妇女干事、谋事。目前,我镇每个村(居)都配备了妇代会主任,她们在农村各项妇女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我们立足培养高素质妇女劳动者和人才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男女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妇女参政议政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妇女有序参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妇女们应做的贡献。

大力倡议解决基层妇联工作经费和妇代会主任报酬待遇等问题。举办妇女参政专题师资培训班,实现专题培训覆盖所有村(居)。

六、巩固维权网络,更好地发挥作用

开展法律宣传活动,重点突出宣传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积极开展综治与平安、法治创建工作,为妇女儿童提供法律援助。健全了镇、村(居)妇女儿童工作机构,推动乡镇妇女维权服务站的建设并发挥作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深化妇联的维权力度,把唤起社会意识,拓展社会维权渠道作为维权工作的重点,狠抓落实。我们组建了关爱儿童义工队伍,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建立了贫困妇女、单身母亲、留守儿童数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女儿童关爱行动。

七、开展“三八”“七一”系列庆祝活动,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增强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开展“三八”维权周活动。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

为隆重庆祝建党94周年,镇妇联联合镇团委等各部门共同组织了庆“七一”慰问活动,看望镇上5位生活困难的老党员,给他们送去生活日用品,并询问他们平时的生活情况。

2016年工作打算

为进一步做好2016年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妇女儿童,为了一切妇女儿童的指导思想,强化宣传,加大培训力度,全面完成县妇联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妇女儿童之家相关工作。

2、提早筹划“三八”活动计划。

3、加大妇女就业培训力度。

4、扎实完成每月妇联信息报送工作。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范文第10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为要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场所建设,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活动条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基本建立起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关爱体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和良好环境,进一步改善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20__年,全市建设88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覆盖所有县区。

三、组织领导

各县区要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大局、利在长远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思想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主动。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工程的领导,市教育局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德育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县区教育局和项目学校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开展业务指导,强化日常监管,解决实际问题,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将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四、工作要求

留守儿童之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硬件方面

1、留守儿童之家室内面积不得少于20平方米,可单独设置,也可以与学校其他功能室合并设置,房舍安全,室内设施安全。

2、室内设施配备:电视机,电话,电脑,桌椅橱柜及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和文体器材等。

3、各种制度、职责、组织网络图等上墙。

(二)软件方面

1、有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及相对稳定的关爱队伍;

2、有管理规章制度和活动安排计划;

3、有反映留守儿童基本状况、进步成长的记录簿册;

4、有工作总结和档案。

六、实施步骤

20__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分三个实施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20__年4月)

主要任务是成立组织,制定制度,出台方案,对全市留守儿童进行逐人核查,摸清底数;确定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点88个,公布建设点名单;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顺利开展。

2、全面建设阶段(20__年5月至10月)

主要任务是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由县区教育局牵头完成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

3、检查验收阶段(20__年11月至12月)

主要任务是督导检查,查漏补缺,迎接检查验收。

七、日常管理

留守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要坚持责任明确、安全第一、严格有序、关爱到位的原则,加强力量配备,明确专门人员,切实加强管理,保证在课余和节假日开放,有计划开展活动。要通过家校联系、心理抚慰、生活关心、学习辅导、结对帮助、亲情电话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关爱。积极争取农村基层组织、群众团体参与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动员组织志愿者队伍与留守儿童之家实行定点、定向、定期挂钩,协助教育管理,尽力提供服务,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开展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丰富活动内容,扩展活动空间,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

八、活动开展

要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作用,针对留守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积极探索和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道德品格培育。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二)抓好健康文化熏陶。注重适应和满足留守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开展好快乐活泼、娱情益智的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播放少儿影像、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三)开展体质体能锻炼。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

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引导和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接触,开阔眼界、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调查走访、劳动体验、科技探秘、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尽可能地走进自然、走进城市、走进企业、走近名人、走近故事,使留守儿童广泛汲取社会生活的丰富营养,强基固本,茁壮成长。

(五)培养独立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和增强留守儿童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的意识,提升他们善于沟通、和睦相处、团结协作的本领。通过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困难面前我能行”等活动,培养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独立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进行心理健康疏导。注重了解留守儿童产生的心理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抓好人文关怀,促进心理健康。组建一支心理教育队伍,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把解决心理问题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九、工作要求

(一)因地制宜,注意实效。各县区要立足于明实情、举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如实了解和把握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基本现状、迫切需求和变动趋势,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和计划,采取坚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在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过程中,可以首先选择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社会需求相对迫切的地方进行,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对已经创办一段时间且取得明显成效的留守儿童之家,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巩固提高,精心打造品牌,扩大社会影响。要把“让留守儿童满意,让外出父母放心,让社会舆论认可”作为衡量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效果的标准和工作目标。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做到人、财、物、智的有效集聚,发挥整体效应。各级教育部门要按规划有序推进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规范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不断扩充数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发挥留守儿童之家主阵地作用。要协调宣传部门广泛宣传留守儿童之家创办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造浓齐办共建的社会氛围。要积极争取各级关工委、妇联、团委的支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五老”队伍、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积极投入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临时父母、兼职教师和知心朋友。要会同司法部门加强法制教育,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关安全保障。会同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持续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周边治安及文化、生活环境集中整治活动。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努力促使各部门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尽心竭力地做好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增强留守儿童的归属感,广大家长的认同感,社会各界的责任感。

上一篇:语言文字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社区矫正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