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恒心

时间:2022-10-08 01:56:33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恒心

在童年时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之一。那么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恒心呢?

一、培养读书的兴趣

激发读书的兴趣是培养孩子良好读书习惯的突破口。为了让学生喜欢读书,我精选一些小学生必读的书目拿到学校,利用每天放学前的10分钟给学生读,同学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我们班的同学们每天放学前都要听了故事才回家的。在我的带动下,学生们的书包里也都多了童话故事一类的精美的图书。

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要求家长坚持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读同一本书,和孩子交流读书的感受,这对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有着莫大的帮助。当他不爱读这本书的时候,父母可以鼓励他、用书中的趣味处吸引他;而当他觉得这本书味道很好的时候,父母可以推荐给他更多的好书。亲子共读,父母的力量会使他爱上读书这种休闲的方式。

不读课外书的学生,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必然肤浅。我不失时机地结合课内学习,拓展课外阅读,点燃学生阅读的情感之火。如二年级时学习《稻草人》一文后,我讲解《绿野仙踪》中的精彩片段及相关童话故事,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课余时间常听到学生们议论小女孩多萝茜、没有心的铁皮人、没胆量的狮子、没脑子的稻草人、翡翠城的奥芝等精彩的故事,于是我就借机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例如《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鲁滨孙漂流记》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二、培养速读方法

1.要求学生读书时,书本要离眼睛远一点,并且让学生养成习惯。好处有二:一是可以保护眼睛,视力不会受损。二是眼睛离书页远,眼睛看到的视野就越宽阔,视网膜成像的文字就越多,就为今后一目十行的读书做好了准备。

2.平时学生读书时,不一律要求朗读,而是将朗读和默读结合进行。朗读出声是阅读速度慢的杀手,如果在阅读的时候出声,理解就大打折扣,因为大脑接受信息通过了声音这一个不必要的环节。当然读出声对记忆是有好处,因为多一种刺激,但对于平时养成阅读速度却是有害而无益的,如果要提高阅读速度,就不要用朗读的方法。

3.要求家长平时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去看书。书店里有孩子特别喜爱看的、文字量不大的书,如笑话、漫画、脑筋急转弯一类的书,学生为了看自己喜爱的这些书,想多看几本,就逼得自己不得不加快阅读速度,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做既促使孩子注意力的提高,又无形提高了孩子的阅读速度。

三、营造读书氛围

要想让学生喜欢读书,坚持读书,营造好的读书氛围是尤其重要的。为此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每个学生,每天的书包里都要有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和中午休息时可以拿出来读,那些完成作业快的同学也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的时间读书。这样既防止他们因为无事可做而溜号,又培养了他们读书的习惯。

2.每天让学生轮流讲故事。随着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试着让那些读书比较流利的学生轮流给同学们读故事。同学们的表现欲很强,他们都极力争取这样的机会。这样,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有整体提高。

3.提倡互相换书读。小孩子总是对别人的东西感兴趣,读书也不例外,他们总觉得别人的书更有吸引力。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和同学交换着读,这样他们的兴趣更浓,读书的速度也有所提高。

4.把握假期的机会多读书。每逢节假日,我都不会布置太多的作业,我总是提醒孩子们有时间多看书,然后把你看到的好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5.利用课外阅读的时间积极引导学生收集格言警句,用以自励。如“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只要工夫深,铁柱磨成针”等。当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便用这些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

四、榜样引领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愿意付出努力,但兴趣受到客观原因(困难、挫折)的阻挠时,就半途而废了,这种没有恒心,没有坚强意志的学生是不会攀登科学辉煌顶点的。因此老师要依靠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给学生树立典型,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品质。例如:在总结《数星星的孩子》一课时,问:“假如小时候的张衡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地动仪吗?为什么?”同学们都各抒己见,于是老师总结:“同学们,愿意以张衡为榜样吗?(生:“愿意”)教师启发:1.用他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化为我们学习的动力。比如学习绘画、舞蹈、书法、进行阅读等,说不定未来的绘画家、舞蹈家、书法家、文学家等等就在我们班上呢!2.张衡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才会让他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证明,最终取得杰出成就。那么,同学们在课上就要做到不轻易动摇自己的意见,坚持己见。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本中的典型榜样,找到“结合点”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恒心,树立他们远大理想。课文中的榜样有很多: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等等,这就需要老师善于把握,及时渗透。

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发挥的空间比任何一门学科都大,作为语文教师,不能让学生有“欲求受挫”的感觉,应有豁达的心胸,让学生热爱阅读,不怕困难,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余字乡中心校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几个转变 下一篇:构建和谐校园点滴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