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8 04:25:35

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各地出现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自主互助、小组合作的新型课堂。有的地区甚至以行政手段规定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用导学案。我区从本学期开始,也在部分学校进行导学案的教学试点。通过理论研究、现场观摩、师生座谈等各种形式的研究,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导学案的合理应用,无论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在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等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但过分强调导学案,而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后果也是严重的,具体阐述如下:

一、导学案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

导学案的最大特点是变教师主讲的结构模式为学生自主互助、小组合作探讨的课堂结构模式。这是对传统课堂模式的颠覆。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彻底改变了课堂中师生使用时间的

比例

一般情况下,实施导学案的课堂,主要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把准备好的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按照导学案上的预设问题,或查找资料,或强化背诵。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课外学生成果的平台。有的地方甚至规定了教师在课堂讲课的具体时间。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及“10+35”模式,就是规定了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时间是10分钟,学生使用时间占35分钟。甚至有些课堂教师使用的时间还达不到10分钟。如果在课堂里直接使用导学案,整堂课便都是学生在预习,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从课堂时间的使用分配角度看,这与传统课堂完全不同,是对传统课堂的彻底颠覆。

2.彻底改变了师生课堂的位置

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站在讲台前讲课,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课。教学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施导学案的课堂,教师一般不出现在讲台前,而是徘徊于学生之中,或站在某个角落。讲台前和黑板上都是学生的展示平台,学生或在黑板上写重要词语,或在讲台前激情演说。如果是在高中的课堂,碰到刚任教的青年教师,老师的身影在课堂还不太好辨认呢!从师生所处的位置角度看,实施导学案又是对于师生在课堂所处位置的彻底颠覆。

3.彻底改变了教学步骤与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步骤为:新课导入―整体把握―具体分析―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几大块。而实施导学案的课堂,淡化了这一步骤。本来该教师做的事,全都用学生替代了。教学过程的所有步骤都融合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展示过程中。有的课堂还出现了学生教学生的创新式样。

二、导学案实施取得的突出成效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由于有了规范的课前预习提纲,学生就能把该背的东西牢固把握。从学科角度来看,文科的效果比较明显。比如语文中的字词,历史、政治、地理中的需要强记的内容,学生通过课外的预习,课堂的展示等手段,可以比较全面的掌握。

2.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实施导学案的课堂,大多数时间是要学生说的。由于能够多次站起说话,学生的说话声音、说话语言流利程度等都有很大的提高。几乎不会出现站起来说不出话的现象。甚至有的同学能用很夸张的肢体语言辅助表达,学生上课情绪非常饱满,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3.导学案做实了课前预习

实施导学案,能把学生的预习做得更扎实。传统的授课也有课前的预习,一般只是教师的口头布置,学生没有明确的预习提纲。实施导学案后,学生的预习是按照教师下发的提纲进行的。而且在实施导学案的课堂中,这些预习的内容还得展示出来。教师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成为课堂的重要内容,这就迫使学生不得不把预习做的扎实有序。对学习文本的其他内容很有好处。

4.导学案使课堂练习内容具体化

传统的课堂练习是由教师预设的,有时可能是教师临时设置的。实施导学案后的课堂练习是统一的模式,是教师集体备课时精心挑选的练习内容。这样,就会使课堂练习的内容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导学案的评价

导学案最早是由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及“10+35”模式;江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延伸创新而成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强化“目标教学”和各种“承包”机制;杜郎口中学“预习、展示、小组评价”,预习及自学,展示是动力和兴趣,评价是促进;东庐中学的“师生讲学稿”,强化学案的编写与利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这三所学校的改革,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农村薄弱学校,它们都不甘被淘汰,都奋发图强,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出路。这三所学校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学校。在改革初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当地最差的。他们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转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从而逐步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国名校。而就目前这三所学校的评价体系来看还主要依据中考和高考学生的学业成绩。比如,山东的杜郎口是如何从全县倒数第一名一下上升到全县第一名的。这种以升学率的高低评价一种教学模式是否成功,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四、我心目中的导学案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大成功。但导学案是不能千人一面的,更是不能强制实行的。因为,实行导学案的学校,学生要有大量的课外自学时间。上述三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有更多统一掌控的时间。如果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只是一味地去模仿搞导学案,最后不会有太大的收获。

导学案中学生的活动永远代替不了老师的讲课。有的地方强行规定教师少讲或不讲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是永恒的,优秀教师的很多东西本身就是“教材”。上海于漪先生在回忆她的老师时说,她老师的肢体语言,读书的节奏、音调等对她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实施导学案后,教师只是课堂的评判者和组织者,难道不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吗?

另外,以局部的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也是值得商榷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推广,是要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去判定的,而教育教学又是一种软科学,判断其实际效果是需要更长久的时间的。我们在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时,也不应该彻底否定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国近代出现很多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大师级人物,他们在国内接受的就是传统教育模式。这就说明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有可借鉴的地方。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禹会区教育局教研室

上一篇: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下一篇:浅谈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