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洲稳定机制

时间:2022-10-08 12:12:01

【摘 要】ESM于2012年10月8日正式生效,将于2013年6月取代现有的欧洲金融稳定机构(EFSF)。本文探讨欧洲稳定机制在维护欧元区金融稳定方面积极意义及其作用的不确定性,结合分析欧债危机发生原因及其当前最新发展,引出思考,笔者认为此方案并未触及欧元区深层次的问题,欧债危机的永久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欧债危机;欧洲稳定机制;制度缺陷

一、欧洲稳定机制概况

为救助欧盟债务危机国家,欧盟及欧元区成员国召开了一系列峰会、出台了一系列举措。2010年5月,欧盟联合IMF推出了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金融救助资金作为防控欧债危机扩散第一道防线。然而,资金规模达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并没能阻止欧债危机蔓延之势。一方面,欧盟领导人意识到它们只是暂时帮助困难成员国渡过难关的有效手段。为此,建立一个永久性的金融支持机制以更好地协助成员国度过金融或财政危机、保障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性变得极为迫切。2011年3月24至25日召开的欧盟峰会经博弈与协调,尽可能地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行政策改革的最大限度平衡点,力求稳定、改革和发展,最终通过了一套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全面解决方案。其中,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应运而生。

二、ESM是救命稻草

ESM将结合现有的各种机制,促使危机国家增强经济治理、提高金融监管并推进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和经济改革,从而达到防范或化解成员国债务危机的目的。ESM的推行体现了各方积极出谋划策并把拯救欧债危机转化为实际行动,其重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结合欧债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看,不禁引出疑问,如果ESM从2013年6月起顺利运行,欧盟今后金融稳定就会有所保障了吗?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该制度仍存在不少不确定性。事实上,欧洲急需一个更为全面且能带动经济总体复苏的药方而不是止痛药。首先,ESM的资金提供方式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因为各国目前形势依然很严峻,成员国完全可能出现“不能缴纳、不愿缴纳”的情况,引起市场对欧盟有关救助机制能否正常运转的担忧。受助国是否能在规定期限内获得市场融资,目前仍是未知数。欧元区成员国经济不平衡发展问题是此次危机爆发的一个基础性原因,但这一问题在一揽子的方案中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其次,ESM对某一成员国贷款的决定、利率的制定以及限制条件等方面的表决采取一致同意的原则。每个成员国都有权力阻止启动ESM,这可能造成成员国相互之间共谋,同时也会使得某些成员国因国内政治原因而不愿分担救助成本时投下否决票。ESM未能解决欧盟结构性失衡和欧元区财政、货币政策不匹配问题;除非欧元区实现统一的财政政策,否则所有的救助最终不仅徒劳无益,而且将为市场累积更大的风险。鉴于此,除了EFSM、EFSF、ESM等金融救助方案外,有必要对欧洲整体的经济治理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另外,尽管各国财政削减政策和财政一体化改革举步维艰,但为避免欧债危机给全球带来更大的震荡,各国必须动手切除这一体制“毒瘤”,方能从根本上回归正常的经济秩序轨道。

三、欧债危机与中国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也曾将中国看作潜在投资人,很多人寄希望于中国能够出手救助欧洲。对中国是否应支持帮助欧元区度过危机存在着广泛讨论,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在欧元区没有提出明确的、重树市场信心的方案之前,中国直接投资于欧元区问题国家的国债风险很大,特别是在部分国家国债具有较高的重组风险的背景下,更是不宜贸然出手。但如果欧元区领导人决策进行根本性的结构改革,中国则应该考虑支持欧元区度过债务危机。这不仅对欧元区经济有益,对稳定世界经济形势、避免世界经济陷入大衰退有益,也对中国经济自身发展有益。2012年2月2日,国务院总理与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会见记者时表示,中国在考虑更多参与解决欧洲的债务危机问题,但欧债问题首先要靠欧洲国家自己解决。事实上,欧洲人自己必须要先自救,欧洲人自己要有一个基本的共识。不仅政治方面要有共识,而且也必须要有改革的方案。如果仅靠中国一己之力去买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国债,会引起国际社会的猜疑,更会引起中国百姓的不理解。中国在处理欧债危机问题方面,不应对别国形势的变化过度警惕,也不应为目前在世界经济中相对的上升态势而过度欣喜。繁荣、稳定的欧洲对中国的发展有利,一个和平稳定的欧洲也是对维护世界和平至关重要。创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确保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当今也面临重大的转变和调整,审慎考察世界形势,善择出路,保持冷静头脑,是面对动荡世界的正确方法。

参 考 文 献

[1]余翔,汪徽.欧盟峰会难解欧债难题.国际资料信息.2011(5)

[2]Wolfgang.Agrand bargain that cannot end the crisis.Financial Times.2011-05-30

上一篇:所谓“东方情调的浴室” 下一篇:国际贸易风险防范及控制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