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图课教学中装配图的识读

时间:2022-10-08 12:08:15

浅谈制图课教学中装配图的识读

【摘要】中职、高职、技术学院的学生在学习装配图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实际的认识过程,因此,识读装配图的能力不足,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任何一种学习都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本文针对识读过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识读的一些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装配图 识读 装配测绘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5-01

装配图是用一组图形表达机器或部件中零件的相对位置、连接方式、装配关系的图样。在识读装配图时要能掌握装配体的功用、使用性能与工作原理,弄清各零件的作用和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装配关系与连接固定方式。要弄懂各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装配体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这就要求机械装配及机电维修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熟练的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的能力。笔者多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对装配图的教学提出如下几点体会。

首先,装配图作为指导生产的图纸,是直接表达设计者思想的载体,操作者读图时的任何差错轻者影响到装配质量,重者则导致大批装配体的报废,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在读装配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其次,要读懂装配图,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熟悉装配图常规与特殊的各种表达方法,还要了解装配图中的工艺结构、装配过程中的合理结构等技术要求。职业学院的学生由于生产经验的缺乏,对这些知识知之甚少,教师在教学中需按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补充机械常识,最好能在适当的时间安排教学实习、观看录像和现场参观等。

第三,装配图的识读,实践性非常强,应以练为主,精讲精练。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读图的举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带有规律性的读图方法,进而利用读图规律,提高读图能力,使学生掌握装配的过程。教师在进行读图举例的讲解时,除书本上的典型例题外,最好能展示增讲一些工厂中的图样实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有直观性。

第四,看懂一组图,掌握装配体的功用、使用性能与工作原理,弄清各零件的作用和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装配关系与连接固定方式,弄懂各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装配体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是读懂装配图的关键。教学中可以与读零件图相比较进行讲解。应当明确地告诉学生:读零件图常用的“先主后辅,先易后难,先整体后细节”的方法完全适用于读装配图。此外,为满足装配的要求,装配体会在零件的基础上增设必要的工艺结构,如装配结合面的要求、装配密封的要求、装配工艺的结构等,要理解这些常见结构的用途和表示法。

第五,具体到每张装配图上所表达的装配内容,应当合理选择所需标注的尺寸。为什么装配上的尺寸与零件图的标注不一样?装配图中为何不提具体的零件的尺寸标注,只标注了外形、装配、安装、规格性能等尺寸?要正确地理解它。必须要完全了解装配图上每一尺寸的功能,这就要求只有在对零件图看懂的前提条件下,装配图才能搞清楚。也就是说,看装配图的同时必须看零件图,做到“零装结合”。

第六,对于装配图的技术要求,一般强调的是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装配体的运行与调试要求、验收要求等,而对具体的零件要求在装配图中是不作要求的。这一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没有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这一方面的把握。为帮助记忆,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考虑编出概念准确、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例如:尺寸只注五大类,一总二装与规格,相对位置要把握,零件结构不要标,装配关系要说清,工作原理要明了,技术要求要控制,注意运行与调试。

第七,布置并辅导学生做测绘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进行装配体的测绘前一定要做好装配示意图的绘制。装配示意图是以后进行装配体安装的基本文件。在示意图上要注明各零件的相对位置,以便于以后进行零件的重新安装。

(2)在进行测绘时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既无实践经验又非常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讲,这是达不到的。但不能因此就不要求学生在装配图上标注尺寸与注写技术要求。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经验法或参考同类型装配图样中的技术要求,帮助学生选择确定合适的配合关系,正确注写到图样中去。

(3)处理好装配工作图与零件草图的关系。在进行装配体的测绘时需绘制零件草图,这是测绘的一部分。如果装配体的测绘是整个部件测绘的一部分,不同部位测得的尺寸可能与组装后的要求并不协调,而这些矛盾要到画装配图时才能发现,因此正式装配图应在画好零件草图后完成,即根据零件图或草图画装配工作图。总之,画装配工作图并不是简单地抄画草图,而是对草图进行校核、调整的再加工过程。从视图的选择到表达方案的确定,从基本尺寸到技术要求,都有可能做适当的调整。因此由零件草图画装配工作图是设计、测绘工作的继续。

另外,还要强调以下几点:(1)完全读懂装配图的标志。要告诉学生完全读懂装配图的标志,简言之,能对图样上表达的各种信息做出唯一确切的解释。具体地说,应对图样上的每一图线、图形、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符号、代号和标记等做出唯一确切的解释。对由这些信息传递的内涵,即形状、大小和技术要求都能理解,不仅能理解图形中注出的要求,还应能懂得未注出的要求。(2)读装配图不可忽视设计日期这个细节。众所周知,图样上传递的各种信息都是以标准为依据的。而标准总是在不断地修订、更新,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装配图上的标题栏中签署的日期反映了该图样贯彻的标准截止到何时,而有时图样上注出的同一要求,按相应的新旧标准读解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轴承的画法,表面粗糙度的表示等。

总之,通过教、观、练、艺相结合教学,学生学习装配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映效果好,识读装配图的能力都有明显提高。

作者简介:

戴军,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数控系教师,江苏省盐城市学科带头人,高级讲师,数控车高级操作工。

上一篇:职业教育发展契机摭谈 下一篇:电子词典对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影响的实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