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理论课堂的学生动力因素探讨

时间:2022-10-07 10:28:14

艺术类理论课堂的学生动力因素探讨

[摘要] 艺术类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动力不是太高,理论课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比较“尴尬”。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就艺术生的个性和偏见两个因素展开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思考了如何增强艺术类理论课堂学生动力的问题。

[关键词] 艺术类理论课 个性和偏见 学生动力

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实践课(操作课)和理论课。实践课(操作课)以增强学生对业界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动手能力为目的,内容以技能训练为主,虽然也会穿插少许理论知识,大部分则是观摩、体验、操作;理论课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培育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和辨别、评价能力,增强其在作品创作中的专业意识,内容则以概念、理论、观点、原则、方法、历史、现象、案例为主,采取课堂讲授的上课方式。实践课和理论课对艺术类学生来讲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理论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地存在于艺术类的高职高专、艺术类的大专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的艺术类院系。

一、艺术类理论课的动力困境

教学一线的老师能够充分感受到理论课所遭遇的“尴尬”现状,这种现状着实不利于艺术专业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自己的创作、设计能力,同时也会伤害到理论课老师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动力不足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对考勤规则的漠视

大学生糟糕的考勤表现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学风建设,这不单纯是艺术类学生的问题,整个大学生群体对考勤规则的漠视、不尊重已经到了很恶劣的地步。有调查显示,82%的学生有过上课逃课、迟到等行为,偶尔逃课的学生在71%,经常逃课的占11%,而从不逃课、迟到的同学仅占到18%。艺术类专业学生尤为严重,迟到、早退基本上是家常便饭,直接旷课、以各种理由不到课的间接旷课基本上在每次课堂上都会有两三例。这种对规则的漠视和不尊重的恶习会伴随学生毕业而延续入社会,直接伤害到社会功德和职业道德素质。

2.课上缺乏耐心

这与艺术类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关。据笔者观察,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到一个对象上,特别是当一些理论课较为枯燥、无趣时更是如此。于是各种“走神”的情况出现了:打瞌睡、看课外书、发短信、玩游戏、聊天。这对正兴致勃勃讲课的老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试想,面对一群昏昏欲睡、乱成一片的听课者,有哪一个老师还能继续保持高昂的兴致讲下去呢?

3.课后不关心

实际上理论课在课堂上的内容是有限的,很多额外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课后去进行搜索、补充资料以供扩展阅读。遗憾的是,学生大部分课外时间被实践课的作业所挤占,更主要的是缺乏阅读、思考的兴趣,很少有学生在课后会再想课堂上讲了哪些内容,更不用说和老师进行互动沟通式的拓展学习了。

4.作业不用心

相比实践课、操作课以作品、行为、表现为主的作业形式,理论课文字的、书面的作业形式显得单调乏味。这些作业大多要求学生进行一定量的文献阅读和作品浏览,总结、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甚至还有一定的需要记忆的部分,而那些文化功底薄弱的艺术类学生又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用心完成,以至于利用网络抄袭剽窃、东拼西凑、应付、糊弄的作业比比皆是。

5.心理上的轻视

艺术类学生不是通过老师讲了什么、写了什么来对老师进行评价,而是通过老师做了什么作品、参与了什么活动、在业界有什么样的表现来评价老师的教学好坏。一方面,这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专业背景、从业经历等原因,这一标准对理论课老师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但正是这样的心理存在,不仅造成了对理论课的轻视,也附带造成了对理论课老师的轻视。教与学的两个主体互为轻视,可以预见教学效果能否令人满意。

二、个性与偏见的因素

艺术类学生在理论课上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各方面的,比较突出的是个性与偏见两个因素,其他包括社会、家庭、学校、教师、专业特点等在内的因素最终都通过这两点阻碍了学习动力机制的运作,我们以这两个因素为核心来分析一下学生动力的问题。

1.个性因素

高校行政部门、学工部门一般会有这样的认识――即艺术类大学生特别难管理,虽然这里面也带有了一点偏见的成分,但也反映了这一群体在教学管理体系中的特殊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有研究者将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总结为六个方面: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追求个性化发展,自我意识突出;专业情结浓厚,文化功底薄弱;注重社会实践,易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有自己的追求,但集体主义精神缺乏;组织纪律性不强。

这正反两面的六点个性因素的总结,基本上解释了他们在理论课堂上学习动力不足的种种表现。理论课主要集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教室)来授课,由于组织纪律性不强、自由散漫而导致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的情况;喜动厌静,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拘束于教室乖乖地听课不啻于一种折磨,因此以各种分散注意力的举动来“反抗”;注重社会实践、文化功底薄弱使他们没有耐心去了解、认识各种概念、理论、观点、原则和现象;大部分艺术生家庭环境优越,自我意识强烈,独立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约束后变得寝食无规律,生活节奏一塌糊涂,在课堂上就难有好的表现了。

2.偏见因素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大学教育职能的转变,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正在变得日趋复杂,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他们与社会的紧密程度以及社会对他们的价值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从方方面面对他们的学习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一些造成了对理论课的偏见。“多年来艺术类院校的招生主要强调的是专业,学校在专业合格的情况下对于文化课的要求相对较低,这也给学生产生了一种间接暗示,认为文化课无关紧要,专业课才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是今后工作的根本。”学校、家庭抱有的这种不正确认识直接滋生了学生对理论课的轻视。

而艺术类专业的实践课、操作课大都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例如各种设计、创意、制作、音乐、舞蹈、服装表演等专业,学生们经常会于业界的人打交道,有很多机会参与到业界的实际运作中去,耳濡目染感受到实际操作能力在运作中的重要性,相反理论、观念、意识、审美、表达的价值则很难被体会到;再加上部分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技能获得了一定的收入,这就更加强化了他们对实践课、操作课重要性的认识,理论课则被曲解为可有可无的“无用课”、“垃圾课”。

功利性的心态恶化了理论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不仅在学生中很难受到欢迎,在老师中也遭到轻视,这种失衡状态如果继续持续下去将非常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而扭转偏见,提高理论课堂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已切切实实摆在了教学管理者和教学一线的老师面前。

三、增强学生动力因素的思考

1.认清艺术生的注意力规律

从时间上看,艺术类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注意力通常不会超过五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他们每五分钟就会出现一次开小差的倾向。这一点会因专业和课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他们每隔一段时间注意力会分散这个规律是不变的。了解到这一点非常重要,讲课老师必须有意识地每隔五分钟安排一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我称之为“兴趣点”,这是他们保持学习动力的基点。其次从内容上看,艺术类学生对影像和图片资料的注意力远大于对文字的注意力,因此十分有必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简单的、视觉化的图像或影像。

2.获取足够的尊重和权威感

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一门课程的评价、学习的努力程度来自于他们对该课程老师的评价。所以,理论课想要得到学生的重视,老师首先要想办法赋予自己价值感――尊重和权威。这一点不是太容易做到。任课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赢得学生的尊重,既然学生存在对操作技能的偏爱,老师应该在这方面证明自己的优势地位,唯有这样才可能被学生承认“老师”的资格。其次,老师还可以借助系统的案例分析,展现自己对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进而确立自己的权威地位。案例通常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际上它对教学的帮助作用是极大的,艺术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很难从深度把握一个具体的案例,这就给理论课老师留下了展现才华的空间。再次,老师还可以通过展现深度的、独占性的、稀缺性的资料,使学生惊讶于老师对业界问题的了解而赢得所需要的尊重和权威感。

3.基于经验的问题设置

设置问题是增强学习动力和兴趣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问题设置不当,超出了学生的经验范围,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艺术类理论课的老师不能追求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而应该把设计问题的思路集中到学生的经验范围,经验是知识的基础。例如在谈到“广告”的概念时,先请每个学生描述一个小时候有印象的广告,唤起其经验意识后再让其以此总结什么是广告,最后再由老师列举出广告的七个要素。

4.贴近性原则

人们总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边的事最为关注,在课堂上也是如此,越是贴近学生的知识越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老师要承担这样的职能:将遥远的、抽象的、书面的、非经验性的概念、理论,转化为贴近性的语言和案例,力求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贴近专业、贴近时事。

5.作业的实践化、竞技化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需要改变原来文字的、书面的作业形式,作业不仅要融入参与性、体验性因素,还应该能够以多种形式展现、表达出来。作业的设置不能等到期末再提出要求,而是在课堂一开始就设定一个题目,在课程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完成;还要利用艺术类学生热衷于展示自我的个性特点,在评分时考虑作业的展示和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映,郝卿.当前高校学风状况调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4).

[2]邹兴平,艾楚君.高校“艺术类学生个性”的内涵及成因解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6).

[3]陈亮.艺术类大学生旷课现象浅析及其应对方法小议[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6).

注:本文为浙江理工大学教改项目“艺术类理论课堂的学生动力因素探讨”的研究成果(立项号:qn0918)。

上一篇:温情潇洒转移离别之悲 下一篇:企业化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