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方法探讨

时间:2022-10-07 10:07:13

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方法探讨

摘要: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体系中,教学管理水平的高度对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教学管理队伍加强建设、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以及教学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健全等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管理方法。

关键词: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1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学院的命运,只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对于这一任务要常抓不懈。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那,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教学管理方法。高校教师及相关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学管理这一重要工作,对其进行高效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强化教学管理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中对教学管理的认识及理念也应不断更新强化。就管理本身而言,既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管理系统,又是一个完整的管理周期。教学管理包含了对教学工作组织、计划、指挥、协调等方面的工作,在各方面都追求效益的今天,强化高校教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及优秀的专门性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过去的教学管理系统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只注意到了教学工作本身;忽视了教学系统的全面管理,只注重了教学过程中局部的管理,这无疑会导致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效低,不能进入很好的良性运行状态。之所以能出现上述情况,一方面是高校领导没有认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对其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以为教学管理部门自身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相关的科学规范,不能将教学管理工作提升起来。

对高校教学管理实行科学规范的原则是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工作作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实现高校对专门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学校领导必须强化教学管理理念,健全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二、建立高素质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具有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双重职能,需要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教学管理活动。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要善于使用具有管理学方面素质,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要求管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备敬业爱岗的精神以及积极主动的工作心态。

为了建立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高校方面应有计划的进行相关方面的在职学习及相关岗位培训,加大对其的投入,使得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符合时展要求的、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及思想,掌握教学管理科学的专门知识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践,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迎合高校发展趋势。

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这是团队产生凝聚力的关键所在。良好的团队意识使得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可以激发成员潜能.一个好的教学管理人才,还应具备必要的创新精神,能将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与当前的新理念、新技术相结合,探索符合高校发展的教学管理方法及手段。

教学管理人员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实现教学管理职能的前提条件是教学管理队伍在专业化建设方面的表现.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可以再管理手段上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并能将其准确的运用在教学管理相关政策上;专业化的管理人才可以将管理科学及现代教育科学准确应用于管理理念,并能适时进行管理反思与研究,使得教学管理能在发展中找到平衡点。另外,教学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也是建立高素质管理团队的一个重要条件,不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层责任模糊,使得教学管理秩序发生混乱的现象。

三、健全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要强化教学管理,从严执教,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学校方面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备的教学规章制度,使得学校中各种关系协调发展,和谐共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益。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的基础,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的实现学校的程序化教学管理,可以杜绝凭经验办事或者随意性办事到来的弊端,以合理严格的程序规范工作程序,达到高效工作。己建立的规章制度还需要随着发展形势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健全完善.在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办事,对教学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将其运用用课堂教学、教学考试、教学档案、实践教学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保障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

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实验以及师资等方面也属于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容。因此,在教学管理中,为了达到评价监控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应将课堂教学、课程考试、、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质量标准纳入教学管理制度中,制度出符合学校实际特点的、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的教学管理制度,并使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以更好的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服务。

同时,教学管理中,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树立起来,在管理制度上,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项目及目标要求。在设置教学环节上,要对优质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针对教学的教学水平,可以考虑采取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发挥学生的作用,对教师的授课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相关的教学管理规范,才能使教学管理工作秩序井然、成效显著,才能使得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达到师生满意;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使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才能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专门性人才,为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大伟.浅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J].科技信息,2010,(26):245.

[2]祝燃.浅议教务管理中的服务意识[J].改革与开放,2011,(14).

[3]商春锦.构建创新思路下的特色教务管理体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上一篇:《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改革探索与实... 下一篇: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