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夯实班级德育基石

时间:2022-10-07 07:40:51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夯实班级德育基石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环境,更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用智慧和实践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文化的每个要素都与学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打造特色班级文化,优化班级学习生活环境

1.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

班级有“花香”。有了绿叶红花的点缀,教室充满生机;有了金鱼的游弋,教室充满活力。每个学生爱护着自己的、同学的“宠物”(宠爱的生物),仿佛那些“宠物”就是他们的化身,他们在比试着美丽、比试着旺盛、比试着顽强。养花养鱼开头容易,坚持下去却不容易,班主任要分阶段地加以提醒、评比,相信这会成为班级中每个学生最引以为骄傲的风景。在养花养鱼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在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在养心―――善心、恒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引导学生的成长就从引导他们养花、养鱼开始。

班级有“书香”。设立一个“图书角”,让学生和老师的好书在这里汇集,让学生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圣贤交流;班级再订阅若干种报刊杂志,让学生的思想和更多美好高尚的思想在这里碰撞;还可以来个“读书竞赛”,给学生的读书热情“火上浇油”;偶尔将家长会变成“亲子读书会”,让阅读的热情蔓延到每一个家庭;不妨联合其他班级搞个“读书征文”,让学生找到读书的真正乐趣,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读书,乐于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在书的世界里陶醉……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让学生自编读书手抄报或写“一日寄语”等,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相互的沟通。

班级有“心语”。黑板、课桌、墙壁是“心语”的开发地。

黑板留言―――格言警句。在黑板的固定角落,每周由一位学生写上一句名人名言、哲理警句。

课桌留言―――座右铭。每个学生的座右铭都包含三个内容: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班级里自己的竞争对手的名字,针对自己不良习惯的警示语。

墙壁留言―――写满快乐与自信。可以是悬挂的一本“好人好事”;可以是班级活动剪影;可以是学生引以为自豪的图画作品、手工制作、书法笔墨;可以开辟一块“优乐园”,把所有学生的照片和优点卡贴在里面,卡片上的优点还可以不断增加,让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自信地微笑。

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如何利用。如果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2.创设有个性的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表现为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训,以及可以通过班徵、班歌、班旗、班花、班级象征颜色、班级卡通、班鸟、班名等加以体现。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发动全班同学参与,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班级的精神文化建设中, 良好的班风是核心,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用制度指引行动。

3.建立有规范的班级制度文化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行”,才能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班风。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参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制定《班级公约》,并辅之以品德考核暨纪律量化标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很大的进步。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夯实德育基石的策略

1.发挥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的引导作用

班级文化的建设不能缺乏教师的引导,尤其不能脱离班主任的指导。

榜样示范,积极表率。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对班级文化的引导作用往往是以榜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不仅需要自己的知识来影响学生,还需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因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尽在学生“严格”的监督之中,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起着榜样的示范作用。心理学家认为,“人在一生中不仅其外显行为来自对别人的模仿,其态度、价值观念、善恶、行为习惯乃至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都可能来源于模仿”。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接受了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熏陶。教师应塑造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运用自身的人格力量,为班级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完善人格品质做好积极的表率。

以“粗”代“细”,宏观调控。班级文化的建设虽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但教师切忌不可事事包办,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自立的能力。教师要走出“细”的误区,合理地运用“粗”的方法。“粗”方法的实行既让教师把握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方向,使教师对班级文化加以引导;又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这样学生就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这种动手、动脑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创造条件使班级文化的自我教育机制得以运行。例如,教室环境的布置、卫生环境的保持、规章制度的执行,都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矫正。与此同时,教师作为一个掌舵者,还应对学生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给予适时的宏观调控。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师群体合理地运用“粗”方法能使学生自我方面的人格得到很好的发展。

2.重视以班干部为关键的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

班级文化的建设仅靠外在的力量或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成为班级成员内在的、深层的、自觉的选择时,只有调动起班干部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才能确保班级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自主管理,共同进步。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值日班长责任制度”(每天设班长一人,具体负责当天的行为规范等常规事务),为使班级工作良性运转,配套推行了“班委轮换制”(班干、组长、科代表每学期调整一次,可民主选举,也可毛遂自荐),并建立了相关的自律小组负责制度,做到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月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而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氛围,在活动中互助互爱。通过新型班级管理体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它能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观念,从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

构建载体,谋求发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是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手段。开展多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例如,体育比赛能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兴趣小组活动能够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增长知识和技能;黑板报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操作能力。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酸甜苦辣,有了胜不骄、败不馁的感悟,感受到了展现自我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这就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作好了心理准备。而班干部在班级管理的活动中,能够有效地锻炼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如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等。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以班干部为关键的学生群体通过各种活动,可能促进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只要学校和老师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帮助总结、归纳班级的文化特点,创建班级文化的各种模式,不断夯实班级文化这块德育“基石”,班级文化一定能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单位:福建惠安县八二三实验小学)

上一篇:有趣的课堂更有效 下一篇: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