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课堂

时间:2022-10-07 06:38:30

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政治课堂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着重在于教师给学生引导和指点,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自己去考虑,去决定,这才是终身受用的。”

——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

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崇拜政治老师在课上对国内外大事侃侃而谈和对国家大政方针的透彻分析。渐渐地,使我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追求好的成绩,进而转为兴趣的爱好和专用的追求。我一直在内心勾画自己的教学情景,希望在我的课上学生充满欢笑与期待,从而激发他们对社会科学的兴趣与探索。

从事教学工作不久我们学校在六千多名学生中的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政治课竟然是学生最不愿意上的课。“政教、政教,上课睡觉” 、面对这令人哭笑不得的尴尬现状,实在有些泄气。回想起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灌输—接受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听讲—背诵—练习—再现知识的学习方式,实在是比较沉闷,难怪不讨学生的喜欢,唤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就更不用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的精神了。因此,许多有远见的教育家发出了“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呐喊,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成为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要求。

课堂沉闷的彻底改变根本还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新课程改革的到来犹如一场及时雨,彻底地冲刷了教师们已固步自封的陈旧理念。思想政治课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促进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中积极探究和体验,促进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这恰恰是新课标的创新之处,也正是新课程能够给政治课堂带来新生命、新气象的关键所在!在这个宗旨的指导下,我把握了这样的几点:

一、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言论,不受限制。可以在课堂上讲课,体会教师的感觉,真正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当学生看到自己平时朝夕相处的同学站在讲台上,更新鲜,注意力更集中。同时充分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他们从各个不同的渠道搜集资料:网络上的,报纸上的,还搬来了宪法等法律书籍,甚至还调动的家长的能量。而经过精心准备讲出的课生动、丰富,甚至让老师都不得不赞叹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

但是这种形式似乎只能调动少数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其他同学怎么办?在讲课开始之前,我就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对讲课者的授课内容进行评价,同时质疑,问题的形式不限,甚至能难倒老师和同学最好。当学生利用15~20分钟讲完课后,大批的学生踊跃提问,提的问题针对性很强,经过大家的反复讨论、争辩,得出让大家心服口服的结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把学生的结论在理论上得到升华,在课堂的利用上,老师充当的是指导者的角色,要注意时间和方向的把握,避免讨论无关的问题。通过这种形式,不仅使学生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而且能深刻的体会教材。

二、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自己发现,自己探究

在教学中,我深深的认识到,课堂本身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媒介,而此时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进行有益的指导, 帮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使学生真正了解社会,走进社会。

在讲到初三第四课发展中国特色文化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文化,我鼓励同学们从音乐、饮食、书籍等方方面面多角度展示文化的内涵,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我的创新思想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欲望,大家纷纷参与其中结成小组。有的以阅读书籍为主题在学生中问卷调查,有的以音乐为主题到图书大厦、音像店等地进行社会走访,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他们把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在原有的知识系统上进行整合、再造,形成了自己的独具创新思想的观点重新拿回课堂,当他们用可靠的数据从方方面面来显示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冲击时,当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侃侃而谈时,我发现他们的思维火化已形成了燎原之势,这样教学中生涩的难点在学生自己的分析和讲解中迎刃而解了。

三、让学生把大课堂和小课堂结合起来,注重时事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

许多学生面对那些枯燥的课本就无精打采,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我要求学生经常性的收看一些《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并针对一些方面发表自己的感想与体会。例如:从震惊全国的甘肃校车安全事件再到名人醉酒驾车受处罚事件……当这些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严重社会问题摆在面前时,马上引发了他们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讨论,他们从国家的监管、政府的公信力、法律、诚信、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很多今后生活与生存所必备的本领,而且有助于为他们今后顺利、健康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提供了稳步适应的过程。

结束语:“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能使学生在活泼自主的氛围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健全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持续内化的过程,内化的不可代替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手段引发他们去自主学习,这给我的课堂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真心希望政治课堂不再是教条的说教所和刻板知识的传授地,而成为学生透视社会的窗口、探究知识的试验室、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场。“靠近清泉,心灵就会湿润”相信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教育定会启发学生的活力与创造力,而这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周小山 主编

[2]《智慧的课程—利用多元智力发掘学生的全部潜力》 美国 戴维.拉齐尔 编著

[3]《上海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等

上一篇:浅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下一篇:浅析高校学生干部存在问题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