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TA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07 05:17:59

CAFTA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 要】CAFTA建设对中国和东盟贸易发展带来了利好消息,特别是CAFTA建成后,双边关税税率的降低更进一步促进了双方贸易发展,但由于双边贸易具有互补性和竞争性的显著特征,也为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影响,所以双边应调整各自的产业结构,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和产品内贸易方向发展。

【关键词】CAFTA;互补性;竞争性

一、CAFTA建设对双边总体贸易的影响

CAFTA建设启动以来,双方贸易规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2010年贸易区建成后,双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05至2010年间,双边贸易额从1304亿美元增长到2929亿美元,年均增长18.6%。2005年至2007年增长迅速,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虽有增长但增速下滑,到CAFTA建成后,由于关税的大幅降低,双边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年增长率约40%,见表1。

中国与东盟双边在不断加大对彼此市场的产品需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与东盟双边的产品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在CAFTA建设进程中,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2000至2004年间,逆差逐年扩大,尽管随后5年中贸易逆差范围逐渐缩小,但中国在双边贸易中仍是处于劣势状态。虽然在2009年中国对东盟逆差最小缩减为4.17亿美元,但此后又拉大了差额。由于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在经济发展中大多属于发展中,而且产业和贸易结构相似,双方在同质产品上便出现了较强的竞争性,可能是出现逆差的主因。

二、CAFTA建成对中国―东盟互补性贸易的影响

2005―2011年,中国对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重心都集中在5至8类工业制成品,其中,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又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初级产品的进、出口中,中国的进口比重远高于出口。由此可见,在食品、原料、燃料、动植物油等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方面,中国的竞争性比较弱,而这些又都是东盟国家的优势产品,中国多数通过从东盟进口来满足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因此,东盟在初级产品行业对我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见表2)

中国出口与东盟进口之间的互补性弱主要是由于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结构相似所造成,而东盟出口与中国进口之间互补性较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东盟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在农业和原材料的自然禀赋优势恰好与中国在这两个行业上的劣势相吻合。

三、CAFTA建成对中国―东盟的竞争性贸易的影响

中国与东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以同类出口产品在本国出口中的比重来显示该产品在本国出口中的重要性,只有数值较大的才是可能产生竞争的产品。从表3中可以发现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竞争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以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及运输设备(7类)和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5、6、8类)产业。2010―2011年,中国与东盟在这方面的进、出口额比例都较大。而对中国出口机械、电子、计算机、运输设备所占比重较大的分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这也反映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与东盟第一梯度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中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性。

而在初级产品方面,中国的水稻、小麦会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原奶乳制品、大米、热带水果等会受到东盟国家较大冲击。在工业制成品方面,在化工、橡胶及塑料制品、石油煤炭方面产生贸易重叠,从而形成水平型竞争。

四、促进中国东盟贸易持续发展的建议

由于自然禀赋差异、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以及当前各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可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在长期内存在,这就需要双方在依托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分工有效配置各自资源,在发展产业间贸易的同时,大力发展产业内贸易合作,进一步推进产品内分工贸易合作。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后天培育的竞争优势开展产业内贸易合作,形成完整的生产制造的国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唐文琳,范祚军.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结构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05(07):44―47.

[2]周曙东,崔奇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0(03):54-59.

作者简介:

朱振东(1980-),男,河南沈丘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上一篇:小弓棚西瓜及复种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变电站GIS维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