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产业组织评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7 04:44:49

重庆市农业产业组织评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

摘 要 重庆直辖十余年,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山地的地理环境限制和自身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使得重庆农业发展在全国排名仍处于落后位置。本文从SCP(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框架入手,考察重庆市农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从而探寻重庆市农业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重庆市农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组织 农业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重庆市

直辖后的重庆市呈现出显著的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村面积占总面积的97%,农业人口占80%,农业增加值占GDP总数的21.2%。库区农村移民量大,移民任务艰巨;山区贫困人口众多,脱贫任务繁重,是两大极为特殊的区域。因此对于重庆这个特殊的直辖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全市经济发展的格局中有着极其特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SCP模型从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市场行为、经营绩效三个角度来分析重庆市产业组织。

一、 重庆市农业产业组织市场结构分析

据统计,重庆市农业产业从业人员共计724.06万,占产业组织中农业生产经营者总数比重的1.14%的农业企业,其从业人员数量为235.66万,占整个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3.97%,平均每个农业企业拥有从业人员28.26个。而农户占产业组织中农业生产经营者总数比重的98.86%,其从业人员数量为747.3万人,占整个产业从业人员数的76.03%,平均每个农户拥有从业人员1.03个。因此从农业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布来看,虽然每个农业企业拥有平均从业人数量是农户数的27倍,但是农户数量却是农业企业数量的87倍,因此从业人员大多数还是集中在农户群体中,这8.34万个农业企业的从业人员集中度为23.97%,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重庆市农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是非常低的。而重庆市农户占有农业用地的63.74% ,平均每户占有农业用地0.61亩,明显低于全国农户平均农业用地规模(23.78亩);农业企业占有农业用地36.26% ,平均每个企业占有农业用地30.19亩,低于全国农业企业的平均水平(9417.91 亩)。这说明重庆市农业产业组织无论是从业结构还是产业规模都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整体农业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低。

二、重庆市农业产业农户市场行为分析

截止2008年底,重庆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一体化组织(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总数达4137个,比2007年增长1.5%。其中专业大户2795个;除专业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占比重最大,共614个,其次是公司企业带动模式,共279个。在各类农业一体化经济组织带动下农户增加收入109647万元。农业一体化经济组织规模和覆盖面逐年增加。纵向分析来看,2008年,重庆各类农业一体化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总值达2083917万元,种植面积2537万亩,比上年增487万亩;牲畜饲养量185万头,比上年增加39万头;禽类饲养量967万只,比上年增加17万只;养殖水面面积8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但是相对于全国其他省市农业发展情况,重庆市农业产业组织的发展无论在数量、资产规模、还是在带动农户等方面还属于比较落后方面。

在技术创新行为方面,重庆市的农业生产中,农户是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在进行技术创新时,由于不易获得专利保护,生产规模极小,知识产品公共品的特性使得农户创新时外部效应强烈,从而使农户创新的收益低于社会收益,这导致农户的技术创新供给不足。

三、农业产业绩效分析

我们用《重庆市统计年鉴》中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中间使用部分)中的营业盈余除以总投入来近似地代替各行业的利润率,然后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分别计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通过计算,可以发现:2000年农业的利润率水平大大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也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2002年农业利润率水平虽然比2000 年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然低于二、三产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和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如果我们将社会平均利润率看作正常利润,则表明和其他行业相比较,农业只获得负经济利润,这是导致农业资源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

四、重庆市优化农业产业组织具体措施

1.加速农业产业化

尽快在重庆推进产业化建设,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帮助各区县农村选择生产有优势、产业关联度较大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及特色产品,在资金、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推行农产品优质化和规模化,使农业结构朝着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和提高农业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

2.注重农业技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政府要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建设,重视农业基础科学的研究和高新技术攻关,逐步改变现有农业科技发展滞后的状况。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增大科技含量。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还要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政策、措施,搞好农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以及先进设备的引进工作。

3.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龙头企业,改造现有企业,优化重组资产存量,提高资产质量和效益,组建企业集团。改造农村原有农业服务组织如供销社、乡镇企业等,支持和引导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创办龙头企业,重点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俐晔,张德扬.地方政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分析――广东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07(7):46-48.

[2] 李煜伟.对产业组织的重新阐述――基于熊彼得式经济分析的角度.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59-63.

[3] 王先锋.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1(1):27-30.

上一篇:德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中国发展服务外包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