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

时间:2022-10-07 04:35:31

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转化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班级里优秀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后进生也有令人值得学习的地方。班主任要认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在对待优秀生和后进生不同群体的时候要公平、公正、公开。笔者拟从后进生的表现、后进生的原因、后进生问题转化的策略三个方面,浅谈班级管理中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一、后进生的表现

在生活中,后进生常常缺乏生活热情,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往;内心要强,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渴望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肯定,但是信心被一次次的考试所磨灭。

在学习上,后进生缺乏学习的激情,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习失去兴趣,厌学情绪严重,遇到难题总想逃避;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故步自封,甚至破罐子破摔。

二、后进生的成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造成后进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归根结底还是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首先是家长,俗话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很多孩子之所以成绩不好是因为父母亲不当的教育方法。

其次,老师在后进生的问题上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后进生往往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得到老师的鼓励和适当的引导,最终被定性为后进生。

最后,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后进生本可以“脱贫”,但是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老师、同学都说其是后进生,所以该生就自认为是后进生,殊不知自身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

三、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1.制定个性计划,抓反复反复抓

班主任应该针对班级后进生的不同特点建立各自的档案,并制定个性计划,抓反复、反复抓。例如,可以先从某一门功课着手,帮助其树立信心、培养其对这门功课的兴趣;进而指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要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并查漏补缺,缩小这门功课和班级其他学生的差距。

2.尊重宽容学生,避免简单粗暴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尊重和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班主任在对待后进生的时候要多一份关心,避免简单粗暴;后进生在班级里的地位本来就不高,种种原因导致后进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此时如果班主任处理事情不到位,就有可能激化矛盾,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树立良好榜样,加强心理疏导

一个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对于班级后进生来说就好像是一股春风。班主任要把建立一个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集体放在工作首位,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在学生群体当中要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给后进生一个奋斗的目标;在后进生遇到苦难的时候要加强心理疏导,多从正面引导,给后进生以信心和希望。

4.捕捉点滴进步,坚持赏识教育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捕捉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在后进生取得一点成绩哪怕是某次英语单词听写满分,就要在公开场合点名表扬;坚持赏识教育就是多肯定多鼓励多从正面的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一句鼓励的话或者是一个带有关心的眼神往往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发挥集体力量,争取多方支援

班主任在后进生转化问题上要集思广益,发动学生、家长和科任老师,发挥集体的力量。

定期召开班会和小范围的后进生专题研讨会,让班级学生参与其中,在学生中间形成一对一帮扶;班主任分配好任务,明确各自的角色和目标,并及时做好调整和协调工作;班主任要发挥班级集体的力量,动员班级的学生干部主动帮助和关心班级的后进生,不要嘲笑和孤立后进生,在集体的帮助下使他们重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定期召开家长会和适当地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后进生家庭生活情况,让家长明白孩子的教育不只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家长也要参与孩子的教育当中;后进生的家庭教育中往往不是打就是骂,班主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责无旁贷,要纠正家长的错误教育方法,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问题和错误,形成良性的家庭教育方式。

及时和科任老师进行沟通,多方面了解后进生的学习状况,以便更好地对后进生指出学习上的具体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班级管理工作纷繁复杂,班级后进生的转化需要班主任付出更多的心血。班主任要用爱心、信心和耐心关注班级的后进生,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让他们觉得成绩差不是什么坏事,重要的是要始终充满信心和学习的斗志,让他们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诚然,后进生的转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应当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第一中学)

上一篇:合营安排准则(CAS 40)解读及其核算要义 下一篇:小学英语语段教学的文本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