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房建设规划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10-07 03:59:02

浅谈住房建设规划的几点认识

摘要:住房建设规划是对一个城市未来一定时期住房规模、布局、结构以及建设时序的安排,是指导和调控一定时间内住房建设的依据,是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重要手段。在规划当中要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规划理念,本文是从住房建设规划的意义、目标和任务以及住房建设规划实施措施和机制几个方面谈谈对住房建设规划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住房建设规划;规划目标;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近年来,城市的住房价格不断攀升,成为影响人民生活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国家颁布了多项房地产政策文件进行宏观调控,主要包括《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等,也就是所谓的“新旧国八条、国六条和国十五条”,这其中,《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针对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措施,编制住房建设规划即是其中要求之一。

2.编制住房建设规划的意义

2.1体现保障力度

住房建设规划是根据国家相关要求编制的,其具备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但体现出了地方政府加大保障力度、落实贯彻相关政策的决心和力度,也对于切实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起到了推动作用。

2.2实现城市住房平稳增长

对于目前占城市绝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而言,住房意味着一生财富的积累,而当前城市住房商品化速度过快,上涨的房价逐渐脱离了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相应的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所以通过有计划的住房建设规划,实现城市住房平稳增长、缓和社会矛盾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2.3衔接相关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与住房建设规划在建设目标上应充分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应充分预见到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住房需求,确定各类居住用地较为合理的建设标准和空间布局,为住房建设规划的滚动修编提供明确连贯的目标、科学合理的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的空间布局。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在总体规划确定了各类住房的建设标准和空间分布以后,在具体指标上与住房建设规划进一步衔接落实。

住房建设规划与近期建设规划的衔接重点在于建设时序的安排,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等政策保障性住房在近期建设规划中的项目年度实施计划。

3住房建设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全面推进住房保障举措,严格落实政府责任制,着力提高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应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受益面,着力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加大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优先满足广大市民的自主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推进旧区改造和旧住房综合改造,提高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3.1保障民生

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不断加大租金配租和实物配租的力度,合理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适时调整租金补贴方式,根据租赁对象的收入情况,制定差额补贴的方法,确保实现符合条件廉租申请家庭有房住,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逐步实现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建设、有效衔接。

着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制度。积极调动各方积极性,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供应。放宽经济适用房的准入标准,扩大经济适用房的供应范围,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政策机制,积极实施经济适用房租售转换等供应模式,多渠道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

3.2积极推进旧区改造

加大旧区改造力度。实施事前征询居民意见,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针对集中成片棚户区进行改造试点,并逐步推开,积极推进国有工矿区、城中村等危旧棚户区改造项目。同时进一步规范房屋征收行为,加强房屋征收管理,实行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结果公开制度,构建房屋征收补偿安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征收过程全透明,改造安置结果全公开。开展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提升综合改造标准和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质量。

3.3促进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保持住宅建设投资稳定增长,确保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坚持以居住为主,满足居民首次购房需求,倡导梯度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满足居民的合理住房消费。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力度,进一步改革完善土地出让方法,抑制住宅用地价格过快上涨;同时结合旧区改造、城市功能布局,合理调整商品住房的布局规模。

建立健全商品住房开发建设、经营全过程监管机制,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和信用档案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住房市场秩序,加大对囤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3.4推进住宅节能和产业现代化

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积极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确保住宅建设与市政、公建配套设施的同步建设。推广以节水型器具应用、人工水景观控制和雨水利用为重点的居住区节水措施。加大居住区配套公建集中建设力度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力度,进一步促进居住区节约用地。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分户验收和住宅性能认定制度,探索实施质量保证金或保险制度,为提升新建住宅的质量和性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3.5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住宅配套能级。

健全住宅配套建设管理制度,探索管理新模式。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理念,注重配套建设的系统性和功能性,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和“储备、计划、实施”的项目管理流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的住宅配套管理机制和市场化建设机制,以大型居住社区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新建住宅的配套建设,为入住居民提供设施更加齐全、服务更加完善、生活更加便捷宜居环境。

4住房建设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机制

4.1保障措施

贯彻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为重点,建立健全诚信、规范、透明、法制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和分层次、保基本、可持续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协调,健康发展。

加大居住用地的储备和供应,尤其是确保政府保障性住房的用地供应。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政府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应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

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对房地产开发闲置土地的处理采取灵活有效的办法,加大处理力度,对闲置土地予以盘活。积极稳妥地开展旧城旧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统筹兼顾、综合改造,通过对棚户区、危旧房的改造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完善市政设施的配套,盘活存量土地。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倡导环保型、节能型住房建设,推动住宅产业化,推进特色、文化、绿色、生态型住房建设,降低住房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

4.2保障机制

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配合。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衔接,以及与交通、市政、产业等相关专业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形成规划实施的合力。

加强规划落地,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应任务,并做好建设时序安排,将规划目标分解到各年,在具体落实中应根据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动态监测,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整,制定年度住房建设计划。

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控机制,完善住房建设规划的公共参与机制,加强规划效能监察。规划实施一段时期后,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的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并为动态调整和修订规划提供依据。

5结语

住房建设规划是对一个城市未来一定时期住房规模、布局、结构以及建设时序的安排,是指导和调控一定时间内住房建设的依据,是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的重要手段。

住房建设规划是在保证各类住房特别是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建设规划,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不再“居者忧其屋”,而是“居者有其屋”,再逐步过渡到“居者优其屋”,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2006 ]37 号)

[3] 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

上一篇:现代建筑美学的探讨 下一篇:工艺管道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