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美学的探讨

时间:2022-08-25 11:57:42

现代建筑美学的探讨

摘 要:十八、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导致建筑学的重大变革,产生了现代主义建筑,而建筑思想上的巨大变大,也产生了建筑美学的思想和理念。建筑师不再一味地注重建筑的“唯美主义”,从而产生了许多现在主义流派思想。而中国的近现代建筑和建筑思想对于现在建筑美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关键字:现代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建筑美学;中国建筑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建筑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出现的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狭义的现代建筑常常专指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本文中讲到的现代建筑更指向于狭义的概念,用一种区分的方式来讲,可以将广义的现在建筑称为“现代建筑”,而将狭义的现代建筑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或者“现代派建筑”。

追溯至近现代建筑历史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十八、十九世纪的产业革命(又称工业革命)和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大变革,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影响建筑发展的新的因素,具体表现为:1、房屋建造量急剧增长,建筑类型不断增多;2、工业发展给建筑业带来新型建筑材料;3、结构科学的形成与发展;4、建筑业的生产与经营。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说,这些变化在建筑史上都是空前的,从而由一场产业革命引起了一场建筑革命,从而产生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观念。

19世纪西方建筑界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是复古主义建筑和折衷主义建筑。复古主义者认为历史上某几个时期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是不可超越的永恒的典范,谁要建造优美的建筑,就必须以那些历史上的建筑为蓝本,模拟仿效。折衷主义者也认为建筑师的工作就是因袭已往的建筑模式,不过他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某一形式某一风格,而可以把多种样式多种手法拼合在一座建筑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建筑师对实用功能和结构技术不甚重视,以至于“唯美主义”在建筑理念中占据太大的地位,建筑一味的追求美学上的观赏,而不注重实际。这就是建筑史上比较著名的“学院派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的巨大变化,对建筑学领域的改革创新产生的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一,战后初期欧洲各国的经济困难状况,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抑制了片面追求形式的复古主义作法;第二,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的建筑类型,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方面的进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走出学院派的象牙之塔。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在世人心理上引起强烈震动。人心思变,大战后社会思想意识各个领域内都出现许多新学说和新流派,建筑界也是思潮澎湃。新观念、新方案、新学派层出不穷。其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美术方面的表现派、风格派和构成派,它们对于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造型风格上,一方面要解决建筑向何处去的问题,一方面还需要回答一系列实际的与理论的课题。

格罗皮乌斯和勒·柯布西耶等人在20年代提出以下的观点:

①强调建筑随时展变化,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时代的条件相适应;

②强调建筑师要注意研究和解决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③积极采用新材料和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革新;

④主张摆脱历史上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形式的建筑;

⑤主张发展建筑美学,创造反映新时代的新建筑风格。

于是,建筑美学观念应运而生。当然对于现代建筑美学而言,从产业革命到建筑学的变革开始,已经逐渐产生和发展,而在20世纪时,才出现了比较系统的建筑美学观念: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而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

对于现在建筑美学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思想对于建筑美学的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这其中主要包括如北京紫禁城宫殿、天坛、十三陵、颐和园、苏州园林、峨嵋山寺等。中国建筑美学主要变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建筑的审美价值和它的伦事价值密切相关。建筑的审美标准不仅要求使人感官愉悦,更重要的是恰当地表现形象本身所包涵的伦理的、政治的内容。例如都城的构图表现出"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的威仪;宫殿表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的气派。

第二、建筑艺术的形式美直接来源于功能内容和工程实践。中国建筑的形式美首先是它的群体美、序列美。这种总体的艺术气氛又都以满足礼仪和生活实用的要求为基础。即使是一所四合院住宅,它的布局和体量也都体现了封建家族中尊卑、长幼、内外、嫡庶、期服等不同等级人的生活地位和待遇。例如:北京紫禁城宫殿、天坛、十三陵、颐和园、苏州园林、峨嵋山寺等,它们的艺术形式都体现了它们的功能内容。

第三、重视环境的内在意境甚于单纯的造型美观。中国传统建筑运用序列设计和环境气氛,获得巨大的审美效果,对世界建筑美学思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模拟国内著名风景名胜和蒙、藏地区著名寺院,象征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今天的建筑美学与传统的建筑美学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其所面临的课题,比如:价值取向、审美思维、时空观念、文化模式等,都显得极为复杂和难解,这与当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影响和推动是密切相关的。当今的建筑美学在构成上、样态上及追求上都体现出一种兼容性。然而建筑美学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迄今为止的著作远远没有达到与实际存在的艺术现象、审美趣味相适应的程度,特别是关于审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更是非常薄弱。

参考文献:

[1] 王发堂. 建筑审美学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

[2]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8

[3] 曾坚.建筑美学中国 [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

[4] 刘维屏.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5

上一篇: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设计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住房建设规划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