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台化妆

时间:2022-10-07 02:49:19

浅谈舞台化妆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032-01

化妆是舞台综合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属于舞台美术的一种造型艺术,是演员在演出前塑造角色形象的最后一道程序。舞台化妆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舞台化妆的特点是可以通过化妆突出演员的角色并能体现出演出风格,使角色的形象在舞台上更具有鲜明、生动的艺术感染力。

化妆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改进历程。它的起源与原始歌舞和古代宗教仪式密切相关,而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戏剧史都有使用面具的文字记载,以致有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面具、脸谱等传统的化妆方法。但古希腊民间小戏“模仿剧”中已用面部化妆取代面具。15~16世纪神秘剧与道德剧中既用面具,也用原始的写实化妆法。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演出开始有了较规范的化妆形式。后来舞台化妆逐渐向有个性特征的化妆发展。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戏剧对化妆提出了新的任务:塑造性格化的角色形象,并在演员中出现了化妆能手连斯基及专业化妆家格列米斯拉夫斯基。20世纪的现代戏剧流派纷呈,化妆的形态也更趋多样化。

中国话剧、歌剧、舞剧等剧种在化妆艺术上接受了外来的影响。袁牧之著的《戏剧化妆》一书(1931)系统地介绍了油彩化妆法。从50年代起,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以及著名化妆师辛汉文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戏剧、电影、电视的化妆专业人才,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化妆专业队伍。

舞台化妆的技术性较强,它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它把色彩、明暗幻觉效果与塑型、毛发粘贴等实物造型结合起来,成为真假结合、平面与立体并用的特殊综合性造型手段。根据使用的造型材料和工艺操作的不同,又可分为:油彩造型,即用色彩、线条、明暗对比的技巧在演员脸上“画”出来,再借助舞台灯光的塑造能力以及利用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空间距离造成的错觉来塑造角色的形象。

油彩化妆是舞台化妆的基本技法。1849年最早试制油脂性化妆颜料的是德国演员卡尔·波登,直到40年后,化妆油彩才流行于戏剧界。毛发造型主要是利用演员的头发、胡须进行加工或粘贴预制的造型零件,如假发套、假须片等塑造形象,以改变演员的容貌。塑型粘贴,是在演员脸上粘贴用特殊塑型材料如油灰、棉花、纤维、纱绢、乳胶或其他高分子化合物配制成的材料,增加演员面部的立体真实感。但由于造型粘贴增加演员负担,影响演员演技的发挥,故在舞台上使用不多。各种舞台化妆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交流、取长补短,构成了舞台化妆技术的系统性、统一性和完整性,并促进了舞台化妆技术的不断发展。

舞台化妆,就是演员和化妆人员为了适应剧中人物所要求的外貌是对演员须发、头饰、面型以及身体部分进行修饰。由于剧种、剧目和导演要求的不同,化妆的手法和样式也各有差异,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其中有夸张性的,有装饰性的,有寓意性的,也有象征性的等等。古希腊在万人观众的露天剧场中就要求使用表情夸张的面具,到了近现代,演出剧场的舞台、中心舞台以及伸出式舞台演出,在演员与观众间的距离大为缩小的情况下,就要求化妆更生活化,更细致。其次,舞台化妆须在特殊的光照下呈现效果,因而光色与光源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化妆和色调深浅浓淡的处理。

戏曲化妆是舞台化妆的一个特殊范畴。戏曲化妆是演员和化妆师为了适应剧中人物所要求的外貌特征,采取各种化妆技术手段(包括油彩、毛发、塑形材料、粘贴物等的应用),以达到可以使演员相应改变其面貌的能力。

戏曲古装戏的化妆色彩较为单调、干净,有很强的装饰性或工艺美术造型感的特点。由于戏曲行当的不同,化妆的运用也有所不同。特别是花脸化妆,运用象征和漫画化的手段,只以黑、白、红就可以 剧中人物的外貌特征。青衣、闺门旦需要贴水鬓、包头、戴上水钻头面,极具装饰性。男女青年妆面则在非常浅白的底色基础上,用大红色做腮红、眼红,再虚出淡红色的鼻梁,以纯黑色画眼眉,纯红色画出嘴唇,以较强的色彩对比烘托妆面的严厉,使之光彩照人。

戏曲现代戏的化妆源于生活,接近生活,但高于生活,对底色的用色更加讲究,并按照绘画造型的基本原理,注重明暗套用、修型,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来勾勒演员外形,使其面部表情更生动、更富有立体感。由于色彩的丰富、硬笔、软笔的交替使用,使戏曲化妆趋于装饰化、唯美化。

总之,舞台化妆的作用:一是以美化对象的仪表为目的,如歌舞、杂技、戏曲演出中的化妆;二是以塑造角色的外貌形象为目的,如话剧、歌剧、舞剧以及戏曲演出中的化妆。这类化妆须根据剧本或剧种的要求,按照角色的身份、年龄、民族、时代、性格等因素塑造角色的外部形象,尽量缩小或弥补演员同角色在外形条件上的差距。只有通过舞台化妆造形、色彩的有机结合,才能将一个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展现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

上一篇:龙头企业带动下的农业产业化研究 下一篇:精细化管理是煤矿机电管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