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构建全员育人教育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时间:2022-10-07 02:11:20

高职院校构建全员育人教育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摘要:全员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确立全校教职员工都是德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构建和落实全员育人教育体系是加强学生德育、素质教育,营造良好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全员育人;必要性;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75-02

一、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着高职院校育人过程需要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必须结合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育人意识和师德水平,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观念,努力构建和落实全员育人教育体系。

二、构建高职院校全员育人教育体系的内涵

构建全员育人教育体系是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在发挥学管队伍核心与骨干作用的同时,更要使全校教职员工都能够重视并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工作氛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包括学生的政治信念和理想信念教育、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还涵盖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它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来参与,不仅需要专职学生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来参与,而且学校各个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以及院系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负有育人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学校的所有的部门和个人都应该重新思考自身工作与学生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重新定位在全面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总体机制中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由学工队伍来完成,还没有完全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参与积极性。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长期以来基本由党的组织系统和学生工作队伍来抓,全校教职员工齐抓共管和全员育人的格局还未完全形成。此外,不少高职院校重课堂专业教学轻视日常教育管理、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还依然存在,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分工独立,互不统属,统筹协调受阻的现象仍然存在,使得不少任课教师在德育工作上处于能为而不为的状态,全校教职员工思想和行动难以统一,德育工作在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育人效果。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方面对任课老师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评价考核体系,但在德育工作方面对任课老师评价考核不是很明确,不少教职工只是出于学校的要求、敷衍完成某项德育工作,忽略了自己育人的工作职责,不少教工员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是约束多,教育引导少,忽略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没有完全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高职院校构建全员育人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实施全员育人是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专兼职强干思想工作队伍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需要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只有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形成全员参与、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2.实施全员育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德育工作融于智育、管理、服务工作之中。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思想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和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道德教育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实施,思想教育能否与专业教育教学相结合,是衡量课堂育人的最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全校每位教职工都在本职工作内中积极主动做好德育工作,才能使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实施全员育人是优良教风学风形成的重要保证。高职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和价值取向多元,使得传统的显性教育不能完全适应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自身发展和心理需求的需要,而教职员工的人格魅力、行为榜样等隐性教育很容易被他们所接受,有时学生经过多次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会因某位教职工或者某一事物所改变。高职院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抵御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家庭不正确言行对大学生的侵蚀,能激励高职学生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良好品行和稳定人格。

五、高职院校实施全员育人的有效途径

1.确立全校教职员工都是德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职员工是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才的主要引路人,因此,全体教职员工都要认识到,做好德育工作是每位教职员工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确立自己既是专业教师又是德育教师的职业理念,从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在本职工作中全面渗透思想教育。同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评价考核体系来规范教职员工的多样化行为,使每位教职工能够自觉履行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教职工个人也应该认识到:作为人民教师就应该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爱岗敬业,服务学生,要有淡泊名利的思想准备,干好本职工作,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知名度。认真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服务到位、落实到位,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发挥教风与学风在全员育人中的主体作用。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教风与学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教风对学风建设起引导作用,学风建设又对教风建设起促动作用。良好的教风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思想成长、行为养成等方面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良好的学风依赖于良好的教风,良好教风的形成又依赖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全体教师员工中大力倡导从严治教、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坚持既教书又育人,把培养技能与提高素质相结合,要求全体教职员工要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爱岗敬业,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形象、道德情感引导教育学生。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学风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改善教风。

3.建立全方位的全员育人机制。全员育人的工作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思想教育工作的长期计划和有效措施,并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及成员,使思想教育各构成元素相互协调,把育人职责落实到学校工作各环节中,增强教职员工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育人工作氛围和格局,使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服务第一”的思想理念,把服务管理与提高学生公德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结合起来。

六、结语

高职院校全员育人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性工程,高职院校育人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也直接影响着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育人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常抓不懈,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和创新育人新途径,促进高职院校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平.新时期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探析[J].经济师,2010,(2).

[2]姜维军.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上一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下一篇:语言感悟须在“情”与“境”中走几个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