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不会停歇

时间:2022-10-07 12:12:16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不会停歇

面对新的形势,今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挑战,这一挑战也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考验。

新年伊始,中央银行就出台了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拉开了2007年宏观政策调控的序幕。继2007年1月15日首次上调后,2月25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也是自2003年以来第7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上调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0%。上调后的准备金率是1998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以来的最高水平。

流动性过剩仍然是今年货币、信贷和资本市场的主旋律

时下,人民币货币汇率市场、资本等虚拟市场、房地产等资源类商品实体市场等资产价格不断快速上升。我国金融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经济现象。而导致我国经济流动性过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特别是2003年后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等的IPO后,银行资本得到补充,巨额的银行资本金补充是本次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引信”,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及WTO后的贸易顺差是流动性过剩的“助推器”。

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并没有因2006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而资金匮乏,流动性过剩仍然是货币市场、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主旋律。数据显示,2006年12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4%: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60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增幅比上年末高5.7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O余额为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5%。按照货币银行理论,目前,我国货币总体流动性达2.71万亿元,并且M1与M2呈现显著的“喇叭口”走势,货币运行呈显著流动性过剩特征。然而,在商业银行体系作用下,货币乘数效应使得2.71万亿元货币带来了超过10万亿元的可流动资金。

此外,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已超过1万亿美元,约合8万亿元人民币,而中央银行同期只发行了约2万亿央行票据进行冲销,即还有6万亿元资金留在各种市场,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在乘数效应下,有相当于30万亿元资金处于可参与流动状态。

从现实经济看,当前我国内需不足,外汇兑换交易及资本流通又没有完全开放,货币及通货传导发生变异,通货膨胀对货币的灵敏反应力持续弱化,“过剩”的货币首先进入货币市场,而货币市场又无法消化,于是导致流动性过剩出现和加剧。货币流动导致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股市、石油等资源类商品,资产价格交替助推各市场商品价格的持续升值,并居高不下。

我们知道,适度的流动性过剩对经济的活跃和GDP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过剩的流动性对CPI等通货膨胀的指标带来压力,特别会对各个市场的波动带来隐忧。然而,流动性过剩加剧和升级,会导致流动性泛滥,泛滥的流动性会对整体经济带来巨大伤害。大量资金趋利性使得其到达哪个市场,哪个市场就会得到追捧,资产价格就会快速上涨;而当资金离去时,该市场就会剧烈波动,由热变冷。

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我国经济经历了28年的持续稳步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经济主体市场构架得以初步建立,并在发展中不断得以完善。在“又好又快”保持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必将会对当前阶段性的流动性过剩采取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地治理流动性过剩,货币调控政策将摸清原由,解决主要矛盾,以引导和疏导为主,并会打出调控的提前量。

笔者认为,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仍存在过热和偏冷的情况,在通货膨胀传导变异的实际情况下,货币宏观调控着重采用抑制信贷“引信”,以提高准备金率、准备金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调控手段为主,避免使用具有普遍“杀伤力”和助推通货膨胀实现的利率调整手段。无疑,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明智的首选。其意义是,持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最具直接效果的重要手段,既治标又治本。面对新的形势,今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挑战,这一挑战也是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考验。

我们看到,自200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两度提高存贷款利率”、“四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实现了宏观调控的货币目标。而构成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因素没有改变的前提下,2007年我国流动性过剩仍将继续加剧并在短期内仍不会停歇。

尽管中央银行七度优先选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调控措施,达到了近十年存款准备金历史的较高水平。我们注意到,目前投资过热最重要的成因是货币信贷的支持,而信贷支持的重要因素是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因为自从2005年国内银行资本充足率得到大幅提高,全国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商业银行由2004年初的8家,增加到2005年年末的53家。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资本充足率达到11.29%;2005年10月27日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资本充足率达到13.57%:2006年6月1日、7月5日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和上海资本市场成功上市,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升至13.5%。三家上市银行仅由于资本充足率提高一项,就使其资产业务规模的扩大超过6000亿元。再者,2006年下半年工商银行也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后资本充足率使其资产业务规模短期内可扩大4000亿元以上。因此,到2007年仅上述四大银行将由于资本补充将放大信贷规模投放近万亿元。在这一因素的作用下,可以相信,本年度银行信贷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仍会有增无减,加之各家银行“早投放早收益”的商业利益作用,2007年上半年银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的延续仍不会结束。

我们注意到,新年伊始,我国资本市场沪、深两市出现了日成交额一度突破1628亿元,并且成交量持续突破1000亿元,兴业银行IPO发行冻结资金突破1万亿元的历史记录。笔者认为,为了对冲主要是由于IPO等资本扩张所产生的历史性短期流动性“爆炸”,中央银行应再次提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遏制资本及资本市场产生的资产流动加剧,以此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才能实现我国金融科学地发展。

商业银行应加快结构调整,积极应对宏观调控产生的影响

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商业银行会产生直接影响,主要是会对银行的利润增长及股东回报产生影响。准备金上缴规模的增加会降低商业银行可使用资金的数量,因而会直接降低银行的业务规模,从而影响到计划利润的实现,同时也会间接降低股东回报水平。因此,鉴于这一影响,商业银行应继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资金使用效率,对冲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及未来继续上调所产生的经营影响。

另一方面,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竞争调整期告以段落,随之而来的将是新一轮的银行竞争。国有上市银行将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积极地创新产品:外资银行将通过准入门槛的降低,大力推动已成熟的泊来产品和管理到中国市场;各家银行将通过国内金融全面开放后的混业经营等等有利条件,开展新一轮的竞争,因此,商业银行竞争将更加白热化。竞争的主要体现,必将是以银行产品竞争为主的客户争夺。

可以预期,进一步的货币调控即将到来。所以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产品创新和收入的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商业银行应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发展方向,加大创新力度,尽快做好业务和产品盈利模式转型,在“流动性过剩”的市场环境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上一篇:发展小额信贷,应从全面创新入手 下一篇:商业银行高端客户拓展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