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与实践

时间:2022-10-07 11:50:40

汉字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与实践

“小学教育”专业是近几年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发展而设置的大学本科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小学相关学科教学、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小学师资。在培养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如何让大学的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接轨,强化小学师资的培养目标,是每个从事大学专业课程教师应该思考并潜心研究的问题。

与过去的中师和大专不同,“小学教育”本科将“汉字学”纳入了专业课程,这对提高培养目标的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同为“汉字学”,一般“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汉字学”课程,其教学目标与其综合性的培养目标相一致,重在培养能够从事汉字研究,古书的阅读、整理以及文字类的,如编辑、记者、文秘、中学教师等工作的能力。而“小学教育”专业(文科)的“汉字学”课程,则应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以培养从事小学文科,主要是语文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这就决定了“汉字学”课程与一般汉语言专业偏重理论、偏重古文字的教学与研究不同,应更体现面向小学教育的特点。即:淡化理论,强化应用与实践,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汉字学”课时普遍为32或48学时,课时极为有限。因此,从上述目的出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有所取舍:

1. 避免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相重叠的内容。某些“汉字学”教材中偏重于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考据的内容,以及一些至今无法厘清、莫衷一是的理论问题,可以少讲或不讲。

2. 应强化对汉字常用偏旁的解析。偏旁是组成汉字整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字学”教学中,重视对构成汉字形体的基本形旁的分析,通过剖析字理或追溯字源,可使学生了解汉字“以形表义”的特点,并学会“因形求义”的方法。现代汉字偏旁不计其数(用来充当部首的有两百多个),其中大部分本身就是古代象形字,或由古代象形字演变而来。讲清偏旁的构形构意,对于帮助小学生理解掌握现代汉字的字形字义,有重要的意义。可是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小学教师中,汉字学理论知识缺乏,讲不清汉字偏旁的意思,不了解汉字的形义关系,曲解汉字、戏说汉字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很多“汉字学”教材,缺少对汉字常用偏旁的系统分析。而这部分内容恰恰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最为需要的,也是最为实用的部分。

3. 增加对现代汉字构字法的教学和研究。传统的“汉字学”教材,主要注重于对古代汉字学的研究。然而,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古代汉字,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运用现代汉字。由于汉字形体的演变,很多现代汉字的字形构造已经无法用古代的“六书”来解说。现代汉字有对古文字的传承,也有其自身结构规律,在汉字学教学中增加现代汉字的构形和构字法的内容,讲清古今汉字的传承关系,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现代汉字的结构特点,从而有助于从事现代汉字的教学。

4. 重视汉字知识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如何建立科学的识字教学的方法和体系,改变一直以来识字教学少、慢、差、费的尴尬局面,是很多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一直面临的难题。但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传统教学经验的继承,以及受“汉字难学,改走拉丁化道路”等主张的干扰和影响,许多从事识字教学的教师并不真正了解汉字,有些教学方法甚至违背了汉字本身的规律,严重影响着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国内对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大多是从事基础教学、基础研究的中小学教师,对“汉字学”所知甚少;懂“汉字学”的大学教师又多限于理论研究,无法深入到基础教育领域,无法以理论指导实践,以至于研究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将大学的课堂教学和小学的语文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研究“汉字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并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识字教学的内容,是符合“小学教育”的专业特点的。

在课堂教学环节上,通过学生的参与性教学,及课内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研讨性教学活动,有助于将大学教学的内容快速地同基础教育接轨,将看似深奥的古文字理论和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可以用于未来教学实践的工具,也可以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汉字识字教学的能力。

(1)摹写、会写常用汉字(偏旁)的古形。

【设计理念】识记最基本的汉字“字原”(常用古代象形字和部分会意字)的形义,是从事小学识字教学的需要。其中,会摹写常用古代象形字,可以更方便地为将来形象的识字教学和汉字的溯源教学做好准备。事实证明:古文字的象形性的特点,不但使学生在摹写时感觉到生动有趣,更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古文字,探求汉字字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解析常用汉字(偏旁)字形,掌握溯源,分析常用汉字(偏旁)的方法。

【教学设计1】

找出意符中形体相近的一组,如宀――穴――冖;礻――衤;攵――攴……,从字源角度辨析它们的异同。

【教学设计2】

①找出以“月”做偏旁的字,看它们的意义有何不同,从字源角度分析原因。

②列出两组分别以“阝”做左偏旁和右偏旁的字,看它们的意义有何不同,从字源角度分析原因。

【设计理念】汉字中有很多偏旁(意符)书写相近,但意义却不同,还有一些偏旁是不同意符共用一形。由学生找出这些构字规律,并自制课件,在课堂上讲解,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这些偏旁的发展演变,去了解偏旁义,从而去认识汉字的构字系统。比较不同的偏旁部首,也是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识记生字,减少错别字,提高识字效率的手段。

【教学设计3】

举出一组形近字,如“寇――冠”;“即――既”;“灸――炙”;“棵――颗”……,从字源角度分析二者的不同。

【设计理念】如何区分形近字的字形与字义,减少错别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难于解决的课题。了解汉字造字的理据性,学会从分析汉字造字理据入手,启发学生理解汉字的形义关系、形音关系、音义关系,帮助学员区别字形与字义,是小教专业学员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实施科学的汉字教学的必要手段和方法。

(3)选取一篇小学识字教学的课文,从汉字解析入手分析小学教材的课文、生字。

【教学设计1】

讨论:《日月明》这篇课文的汉字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学目的与重点是什么?可采用的教学手段是什么?

设计理念:去小学听课,发现很多教师对于一篇识字课文,为何要选取这些汉字,其教学的意图、重点是什么都不清晰,这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汉字构造、偏旁相关知识的缺失,从而不能正确的地理解和吃透教材。

如:加一加、减一减是小学识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其目的是利用形旁的表义功能和声旁的表音功能,通过加减偏旁和换偏旁的形式,以了解字义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会一个字的同时学会一串新字,如“青、清、请、晴、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如何减,加减不同偏旁与字义之间有何联系,却常常被一些教师所忽略了,于是加加减减便纯粹成了一种组字的游戏。这个教学设计,可以将汉字教学与小学教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分析小学教材入手,去了解“汉字学”知识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从而体会“汉字学”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4)在小学教材中选取一个或一组字,学写识字教学案例,尝试将汉字解析理论运用在教学中。

【设计理念】我们所学的书本知识,只有转化为能力才是有益的。通过这个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尝试将所学的“汉字学”中的汉字的解析方法运用到小学识字教学的教学设计中。

【教学设计片段1】

“家”的教学设计

师:(投影)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是什么字吗?这个字呢,是古时候的人根据一种动物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字,看:这个字有长长的嘴巴,还有肥肥的身子,短短的尾巴,像不像一头猪啊。没错,这个字古人用来表示猪,现在这个字写成 “豕(shǐ)”。大家看到了这个“豕”字,就应该联想到猪。

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上是从哪里来学校的啊?

师:从家里来,那老师想问,你们的家都有什么呢?

师:每个人的“家”的构成部分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家”字。

师:(投影)

这个就是古时候的“家”字的写法,你们知道这个字为什么是这样写的吗?刚刚说了,我们的家是由房子、我们自己和爸妈还有许多许多的家庭用品组成,但是你们知道古时候的人的家是怎么样的吗?

师:古时候的人,一般都是靠打猎生活的,有时候,捉到那些野猪等动物,吃不完呢,就会把野猪圈养起来等合适的时候杀了吃,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的家猪了,所以古时候的人的家里都会有猪,也就是豕。

你们看它像不像一间房子啊,所以说呢,一间房子里面有猪即豕的话呢,就是古时候人的家啦!

师:(投影) + = 家

【教学设计片段2】

“青、清、蜻”字的教学设计

师:有的小朋友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了“清”,左边是“三点水”,青蛙的“青”。为什么“青”字 左边加上“三点水”就成了个“清”字,青蛙跟水有什么关系呢?

师:原来这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三点水”表示与水是有关的,只是作为偏旁,水字不好看,就简写成“三点水”。右边表示这个字的发音也是“qīng”,跟“青蛙”的“青”是一样的发音的。表示碧绿透彻,表示水清的意思。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字来组一个词,“清澈”。

师:现在我们试着用这两个字编一句话,方便我们记忆这个字。(如:青蛙蹲在荷塘旁,发现荷塘里的水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澈透明。)

(展示生字卡――“蜻”)

师: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谁能给我们讲讲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1:也有“青蛙”的青字。

学生2:与“清”字的右边相同。

学生3:左边一个“虫”字,右边一个“青”字。

师:这是蜻蜓的“蜻”,为什么“青”字旁边加了“虫”字旁,就会成了“蜻蜓”的“蜻”呢?

生:因为表示蜻蜓是一种会飞的昆虫。

师:你们的发现能力很强,我们刚刚学了“青”、“清”,现在的这个字,我们能够发现,与之前两个字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大家都有一个“青”。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虫+青=蜻”,这个“蜻”也是发“qīng”音,与“青”、“清”的读音是一样的。因此,这个字,也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师:通过这三个字的学习,我们知道,“青”字加了“三点水”就成了“清”,表示水清的意思,与它的偏旁有关。“青”加“虫字旁”就成了“蜻”字,一种昆虫,也是与这个字的偏旁有关。我们能够通过这两个字的偏旁,记住这两个字的意思。

具体操作上,可以由学生以研讨性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类似以上的教学设计,并做成课件,每次课上给10分钟的宣讲时间。实践证明: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中,辅以与小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参与性的教学活动,能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求精神。这种课堂教学是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也是生动、有益的。它将会为学生将来走上语文教学岗位,正确运用汉字科学,进行科学、高效的识字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产品策划为何必须进行品类区隔? 下一篇:揭开儿童言语表达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