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地鸦:生命绝地的精灵

时间:2022-10-07 10:33:50

白尾地鸦为全球有名的“狭布鸟种”,是中国新疆的独有物种,目前数量已不足7000只,是国际知名的濒危物种。它们飞行能力弱,属于留鸟,无大规模迁移的习惯,因此,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它们唯一的栖息地。除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带之外,极少能够见到白尾地鸦,它们因此又被称为“沙漠鸟”。

2014年7月4日在鸟网沙驼老师指导下,我与鸟友雪豹老师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行程1000公里,观察记录白尾地鸦。本次共记录12只白尾地鸦,其中1只被行驶的车辆撞死。生存环境的改变,让白尾地鸦的数量在不同程度上减少,现在仅存的数量不容乐观。

白尾地鸦为鸟纲雀形目鸦科地鸦属,体小29厘米,褐色地鸦。嘴向下弯,通体沙褐色,前额、头顶至后颈为黑色,泛金属蓝辉色。上体大部分羽毛为淡沙棕色,翅上泛桃红色。颊及喉偏黑,眼先、眼圈、头侧及颈部皮黄,翼覆羽黑色而具紫色辉光,飞羽大多白色,羽轴及羽尖近黑。虹膜深褐,嘴、脚黑色,叫声为chui-chui-chui重复三音节声,最后一音上扬,另有快速而下抑的一连串低哨音。

白尾地鸦多栖居荒漠灌丛及多灌木的荒野。分布仅限于环塔克拉玛干荒漠东至罗布泊的山麓地带海拔900米~1300米有胡杨生长的一个环状范围内。它们多在地面快速行走,但也停栖于灌丛。

1874年1月10日,一名受命在新疆地区收集情报的英国军事间谍约翰・比达尔夫(John Biddulph)上校,在新疆巴楚地区以北低矮的丛林中,发现了一群形似松鸦而尾部呈白色的奇异鸟类,并将其命名为“Biddulph”地鸦。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白尾地鸦。

自人类发现白尾地鸦100多年以来,这种生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大鸟种数量已不断减少。2004年7月,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目前,塔克拉玛干现存的白尾地鸦总数已不足7000只。作为濒临灭绝的鸟种,白尾地鸦已被编入了“亚洲鸟类红皮书”中。遗憾的是,中国对白尾地鸦的保护工作至今仍是一片空白。

数量骤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大规模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塔里木的生态环境,影响了白尾地鸦的生存。本次观察发现,白尾地鸦喜欢沿公路觅食,主要是公路边散落的谷物及一些生活垃圾。在记录白尾地鸦觅食的过程时,一只白尾地鸦被行驶车辆撞死。说明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威胁了白尾地鸦的生存。

其次,对鸦类的捕杀,是造成白尾地鸦减少的直接原因。近年来,塔里木盆地发现藏量丰富的石油,一些石油工程队大规模进驻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中荒无人烟,又缺乏文化娱乐活动,工人们常常以捕鸟取乐。特别是在闲暇季节,一些外来民工也常捕杀鸟类作为食物。白尾地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在人类定居点附近活动,因此常常遭到捕杀。同时,新疆地区有捕鸟的陋习,外形美观的白尾地鸦便成了捕鸟者的头号猎杀对象。

此外,天敌的威胁是白尾地鸦数量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沙漠腹地出现一些石油营地,相应地吸引了一些猛禽和猛兽,如鹞鹰、隼、狐狸、野狗等等。白尾地鸦飞行能力较差,飞翔速度又不如鹰、隼等猛禽,平坦的地貌又使得白尾地鸦极易于被发现,因此无法逃脱天敌的捕杀。狐狸、野狗更是白尾地鸦巢、卵、幼雏的头号天敌。

作为生活在沙漠中的鸟类,白尾地鸦对于风沙、干旱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在沙漠中,白尾地鸦如何不喝水而能够维持身体所需要的水分?作为体形较小的鸟类,白尾地鸦如何抵抗风沙的袭击?鸟类大多喜潮湿阴凉,塔克拉玛干的地面温度平均为70℃,白尾地鸦为何能够耐高温?这些都是未解之谜,值得认真研究。

上一篇:高山兀鹫在天山的繁殖 下一篇:天山上飞来飞去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