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税收下的成本因素探讨

时间:2022-10-07 09:46:03

我国财政税收下的成本因素探讨

摘要:财政税收会产生一定的成本,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税收成本始终呈现出偏高的情况,成为财政部门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因此,积极探讨降低财政税收成本相关细节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财政税收成本的含义和分类入手,分析财政税收成本偏高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降低我国财政税收成本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财政税收;成本;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税收工作也变得异常繁忙。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财政税收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于是,在财政税收工作中,成本问题成为困扰财政部门的重要难题之一。为了更好的提高财政税收工作的水平,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财政税收成本的稳步降低。

一、财政税收成本

财政部门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开展各种税费征收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税收成本,属于正常的税务费用支出。整体来看,财政税收成本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的税收奉行费用,着类成本是在纳税人纳税的过程中产生的。在纳税过程中,纳税人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承担一定的费用。例如聘请律师和会计师以及税务顾问的费用,还有缴纳实物税所需要支出的运输费用,以及办理税务登记等过程中所需要支出的劳动耗费用等。另一类是税务行政费用,这一成本是在政府部门制定各种税收计划以及具体的征税过程中产生的。例如,相关部门日常工作需要的办公费用,进行税费改革所投入的资金,以及为纳税人发放的征税凭证,还有各种用来进行宣传的资料费用,还有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资和奖金支出等。

二、财政税收成本偏高的原因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财政税收成本偏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税制及相关政策存在缺陷

整体来看,现行的税收制度及税收政策等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财政税收成本的偏高。例如,在税率方面,我国目前使用的税率较为复杂多样,一些纳税人和纳税单位无法在短时间内清除的了解到自身需要交纳的税费种类和数额。加上一些部门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一些纳税人萌生逃税漏税的念头。于是导致税收监管工作量的增加,纳税成本也随之上升。

(二)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从在1994年起,我国即开始实施国税和地税分开缴纳的税收制度,并一直沿用至今。在该制度下,财政税收收入实现了有效的增加,但也导致了财政税收成本的上升。实际的纳税过程中,因为需要分开交纳各种不同的税费,因此,对不同的纳税人或者纳税单位而言,需要来回的奔波于不同的机构和窗口等,才能完成所有税费的交纳,整个缴费过程十分繁琐,纳税成本也随之增加。而在这一过程中,财政税收相关部门也需要提供相应的场所和服务人员等。于是,很多地方的税收部门都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的建设投入,以满足分开缴费的各种实际需要。

(三)相关部门成本意识的淡薄

目前,没在很多财政税收相关部门,都缺乏必要的成本意识。很多部门仍然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成本意识淡薄。一些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所在的部门属于财政部门,在日常开支方面十分富裕。因此,在工作中便容易出现大手大脚的心理,导致铺张浪费现象的出现,极大的增加了财政税收行政成本。还有一些部门在进行资金配置的时候缺乏科学性,没有对成本予以严格控制,导致大量资金的浪费。凡此种种,都会导致财政税收成本的增加。

三、降低财政税收成本的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在财政税收的机构和体质以及政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财政税收成本的偏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上述情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的从多方面入手,降低财政税收成本。具体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尝试:

(一)增强全员的税收成本意识,净化税收环境

对财政税收相关部门而言,要注意在内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员的税收成本意识。积极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和分析,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等,以提高税收工作的整体效率。并加强管理,净化税收环境,切实消除部门争利、以费挤税、税费不分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并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包括公安、银行、海关、工商 等的交流与合作,以构建完善的协护税网络,更好的为纳税人服务。

(二)优化税务机构,实现减员增效

各部门可以按照实际的经济区域划分情况对税务机构进行设置,并从“精简”和“高效”的角度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扶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合并当地的税费征管机构,以降低征收成本。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常常会出现征管力量薄弱的情况,对于这些地区,则要加大管理力度,合理增加征管力量,以免出现税款流失的现象。

(三)完善税收政策,优化税制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财政税收工作,并进行了多次税制改革,以促进财政税收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具体的税收政策方面,也多次进行调整,以更好的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但是,现行的税收制度及税收政策等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为降低成本,需要完善税收政策,并对税制结构予以合理的优化。要对现行各种税率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简化税率档次,以简化纳税人的缴费过程。并构建起简繁适度的税制体系,以更好的体现出社会公平。

四、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国的财政税收成本仍然处于偏高的状态,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也了解到,出现这一情况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想要实现财政税收成本的下降,需要积极的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例如税收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完善等方式。多管齐下,以最大程度降低税收成本,促进我国财政税收工作水平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宜刚,刘龙飞.我国财政税收遵从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1,(3):53-54.

[2]刘玲.我国财政税收遵从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大观周刊,2012,(32):28-28.

[3]王文甫.价格粘性、流动性约束与中国财政政策的宏观效应――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J].管理世界,2010,(9):11-25.

上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劳动经济的成长与发展于 下一篇:关于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