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时间:2022-10-07 07:08:14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关键,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不但要掌握语文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随着新课改规模的逐渐扩大,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成为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新课改以来,教师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就包括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应用探究

一、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概述

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锻炼协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对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十分有利。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合作学习目前已经在很多学校中推广,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有些教师推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完成课改目标,并不是真正意识到合作学习的内涵,往往只是走一个形式。如果老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不关注,那么学生也不会认真对待,最后导致学生和教师的态度散漫,无法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另外,教师在学习小组的人员编排上也没有十分用心,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其次是学生学习被动,大部分的合作学习都是教师组织、布置任务之后检查任务完成情况,这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主咏行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有时还会因为观念不同而引起争执,教师将合作学习的理念强加在学生身上,学生就会失去自主选择的机会。最后是教师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工作,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交流,不参与学生的讨论,不能将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引导。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首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明确每一个成员的具体分工。在小组讨论阶段,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人的观点给予评价。同时语文教学中“读”是很重要的,其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在课文朗读过程中,让各小组轮流上台分角色、分自然段地进行搭配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知识的传授变得快捷、容易、易接受、易消化。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合作的方法、探讨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小学语文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措施

首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目标,确定学生应该完成哪些任务和学习内容。合作学习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有针对性。比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由于文章的文字语言特点,学生可能对文章的含义不是很懂,这时候就不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了,因为大家对文章的含义和一些生僻字都不理解,所以在一起合作探讨只会浪费时间,如果讨论失败还会出现反作用,但是对于像《长城》《颐和园》等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对课文进行解读时可以围绕长城的功能、颐和园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等进行讨论。

其次,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除了要让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外,还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语文有兴趣,那么就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也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比如,在进行《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的教学时,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爬山虎和蟋蟀的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相互讨论,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比较欢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和爬山虎、蟋蟀相关的视频,通过影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后,注意语文知识的联系和积累,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观点,会分享出不同的知识,所以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但是要注意到,对于学生来讲,合作学习这种模式还比较新鲜,有时候可能会忘了讨论的目的,这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走偏。合作学习不但要对当前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而且还要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不断的重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

四、总结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合作教学模式时不能消极应付,也不能操之过急,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成为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浅谈家校共育的结合及对策 下一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德育渗透启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