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峡民间美术——刺绣与挑花

时间:2022-10-07 07:06:12

浅谈三峡民间美术——刺绣与挑花

浅谈三峡民间美术——刺绣挑花

以衣冠王国著称的中国,其服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刺绣广泛应用于中国服饰中,其工艺主要在于针法与线色选配,针法就是指线绣按一定的规律运针方法,反应在绣品上指绣文的组织结构。

一、刺绣分类

1.锁绣

我国古老的针法之一。由绣线环圈锁套成,即针针扣套,线线成环,落针在起针旁,因绣文效果如锁链接构而得名。因似辫形,故又称辫绣。

2.齐针绣

齐针绣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其针是平行,绣线排列整齐均匀、不露地、不重叠、起落针均在花样的边沿,比锁绣更富有表现力。它包括直平针、横平针、抖平针以及排套针,主要绣小花、小朵、枝叶等,民间刺绣运用较多。

3.铺纹绣

用短直齐平针论文联盟法和长短针参差排列;按对象纹理、形态、分批分层前后衔接漫游式的运针、绣线色彩变化灵活,按深浅和色渐变形成色晕的绣纹效果,因此,又叫晕针。多用于大花瓣和翅膀等纹饰。

4.打?绣

又称环籽绣、结子绣,采同绣线缠针绕圈形成粒状的方法,绣一针成一籽。针法简练、绣纹兀立厚重、光彩耀眼。利用绣线粗细变换,控制结子的大小灵活。常用于点缀花蕊,眼睛等部位,亦可绣装饰性强的图案。

5.补绣

又称贴绫绣。先按花纹选用布帛绫缎制成花型,再以锁边针法沿贴花纹缝绣到面料上。如蒙古族补花枕顶。

6.钉线绣

将较粗的单线、双线或用线盘结成花纹块面固定在面料上,以突出轮廓、显出高花的一种针法。绣线固定金、银线以构成花纹称“钉金”、“平金”,盘成块面的称“盘金”。

7.纳绣

又称纳纱绣、穿花绣、戳纱绣。以素纱罗为面料,按织花网格或顺经或顺纬满铺满绣,亦可只绣花纹,留下纱罗面料,具有织花彩锦的质地美,因此又称织锦绣。

8.连物绣

将不同质地、不同形象通过绣片统一起来,把刺绣推向更广阔的想像空间,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连物绣产生原由之一大约与图腾崇拜、驱邪除恶心理影响有关。如将野猪牙、兽骨等磨制品连绣、裹绣于挎包、冠服上,在民族地区均可见到。

二、五彩纷呈的民间挑花

挑花是最常见的刺绣工艺,全国各地存有不少著名的民间挑花。如汉族地区的川西挑花、陕南挑花、四川麻柳挑花,湖北黄梅挑花、安徽号肥挑花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花溪苗族挑花,羌族挑花、瑶族挑花、彝族挑花等。汉族挑花多为素色,具有明快清新的韵味,而少数民族挑花多为彩色,厚重而艳丽。下面简介几种民间挑花:

川西汉族民间挑花

“划龙船帐帏”是其代表作,中心绣有龙船和连生贵子等吉祥图案,双凤和蝴蝶环绕,一对梅花鹿衔来灵芝,两侧是凤穿牡丹团花。帐帏边沿是16组优美的风景图案组成,既有小桥流水,又有汹涌的波涛,前面是垂钓的渔翁,后面是打柴的樵夫。各式房舍船只被花丛

转贴于论文联盟

柳荫簇拥,精致素雅,充分显示了四川挑花所具有的高雅品味。

湖南、湖北挑花

挑花与人生礼仪、民风民俗关系密切,成为传达男女情感表白爱情的信物。湖南的挑花手巾,黑地上挑彩花,中心为八角花,四方三角形内是母子图,内为几芦纹以及骨牌,花边是花鸟、人物、房屋组成,构图饱满,层次分明。

羌族挑花

大多绣于黑色围裙上,其中以满襟围腰最能体现羌族挑花构图特点,图案中心采取“升子印(方形图案),四周配上圆形图案被称为“火盆花”,两边配以带穗的“牙签子”、杉树纹,下摆是二方连续图案。“火盆花”象征火塘为中心的图案,因为羌族火塘纪念着神灵祖先,甚为神圣。火盆花象征人丁兴旺、世代延续。

瑶族挑花

瑶族刺绣历史悠久,“用五色绒杂绣花卉”的精湛工艺,挑绣出的花纹为世人所称赞。湖南隆回花瑶的围裙由挑花绣成,黑或蓝底上用白线挑绣对称图案,内容极为丰富。如“双蛇缠树”图案形象夸张、气势磅礴。

三、三峡民间美术——刺绣与挑花

刺绣

三峡地区的刺绣工艺以渝东地区,湘西部分地区最具代表性。这些地区相对来说历史悠久,经济较为富裕,民间文化也就相应发达。其中,渝东地区的枕头挑花形式多姿多彩,堪称一绝。在内容上有牡丹,凤凰,鲤鱼,梅花,荷花以及动物走兽。诸如“延年益寿”、“猫戏蝴蝶”、“喜鹊闹梅”、“四季迎春”、“凤穿牡丹”、“福禄寿喜”、“篷年由鱼”等。其造型根据审美需要,大胆变形夸张,构图饱满,极为简洁洗练,几朵花,几片叶,造型考究,布局独具匠心。设色浓艳,绣工精细,或均衡式,或对称式,或自由式,主题突出,配饰向心,整体感极强,色彩鲜明,大红大绿,喜气洋洋,于华丽富贵中透出浓郁的山野风和乡土气息。而湘西地区,特别是土家族,苗族的刺绣如帐沿、门帘、儿童花帽,荷包、衣饰,也是品类繁多,精美无比。

挑花

三峡民间挑花,最有代表性的当数达县挑花和巫溪、巫山的围腰挑花。巫山和巫溪的挑花围腰有土家风韵,一般都在深色(黑色居多)的棉织物上以白色棉线挑出浅色图案,正中(胸部)主体部分,常见内容有“双凤石榴”、“笑面罗汉”、“娶亲图”、“二龙戏珠”、“杂技人物”等。边饰图案一般配以牡丹、蝴蝶或几何纹样,工艺极具匠心,纹样疏密有致,或左右对称,或上下呼应,主次分明,整体感极强,在二维空间中营造黑、白、灰及点、线之交响。

挑花和刺绣一样都有“粉本”,世代穿袭。其图案纹样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些村姑村妇,看似粗苯的双手却能绣织出如此丰富多彩的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一件腰围,一组图案就是一首妙不可言的清丽小诗。它秀雅,清新,充满山野之风,无声地倾述着山区劳动群众纯真的心灵,是山区劳动妇女美好心灵的写照,暗示着三峡地区传承巴文化的脉迹。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高校美术教育中版画教学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意义 下一篇:浅探第五代电影的内在演变及影响——从双轮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