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127例胃镜诊断分析

时间:2022-10-07 06:51:20

早期胃癌127例胃镜诊断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胃镜下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确诊及手术证实早期胃癌患者127例的临床、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胃癌117例,胃镜下确诊率92.13%,诊断为胃溃疡7例,糜烂性胃炎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例。管状腺癌58例,状癌24例,黏液腺癌23例,印戒细胞癌12例,未分化癌7例,特殊类型癌2例。结论:胃镜检查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价值,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或者有胃癌家族史者,胃镜检查是首选的并且是必须选择的项目。对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胃镜 早期胃癌 诊断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仍高居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1]。胃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经胃镜活检并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患者127例,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6年8月~2011年7月收治早期胃癌患者127例,男91例,女36例,男女之比2.53:1;年龄24~73岁,平均52.8岁。24~30岁5例(3.94%),30~39岁10例(7.87%),40~49岁28例(22.05%),50~59岁39例(30.71%),60以上45例(35.43%)。

临床表现:上腹隐痛不适96例(75.60%),腹胀纳差20例(15.75%),暖气反酸28例(22.05%),肉眼黑便44例(34.65%),大便隐血阳性59例(46.46%)。

病变部位:胃窦部58例(45.67%),胃角39例(30.71%),胃体16例(12.60%),胃体贲门部14例(11.02%)。

病灶大小:直径≤0.5cm 20例(15.75%),0.6~1.0cm 57例(44.88%),1.0~2.0cm 48例(37.80%),2.0~3.0cm 2例(1.57%)。

镜下病变形态学分型[2]:Ⅰ型(息肉型);Ⅱ型(浅表型),有3个亚型,即Ⅱa型(浅表隆起型)、Ⅱb型(浅表平坦型)、Ⅱc型(浅表凹陷型);Ⅲ型(溃疡型)。

胃癌原发灶的部位标准:将胃大小弯3等分,连接其各对应点,将胃分成上、中、下部。上部为胃底贲门,中部为胃体,下部为胃窦。病灶若侵及2个部位,以病灶主体所在部位归类。Ⅰ型16例(12.60%)。Ⅱa型28例(22.05%)。Ⅱb型18例(14.17%)。Ⅱc型46例(36.22%)。Ⅲ型19例(14.95%)。

胃镜诊断:胃镜下诊断为胃癌117例(92.13%),胃溃疡7例(5.51%),糜烂性胃炎1例(0.79%)。

病理结果:管状腺癌58例(5.67%),黏液腺癌23例(18.11%),状腺癌24例(18.90%),印戒细胞癌12例(9.45%),未分化癌7例(5.51%),特殊类型癌2例(1.57%)。

讨 论

早期胃癌(EGC)是指癌组织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具有进展缓慢、淋巴结转移率低的特点。EGC可在数月至数年内仅在黏膜层以上扩散,一旦癌肿突破黏膜层,侵犯到黏膜下层时,则进展加快。因早期胃癌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症状相似,极易漏诊。而胃癌的疗效与预后与确诊的病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的预后远好于中晚期,早期胃癌根治术临床治疗效果好,术后5年生存率90%以上。检出早期胃癌,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对于有上腹部疼痛、不适、纳差、消瘦、乏力、腹胀、暖气、反酸、黑便等症状的患者,一般都应考虑有恶性病变的可能,应建议患者进一步检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目前早期胃癌比较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是胃镜检查,通过胃镜检查,能及时发现可疑病灶。结合活检,可使EGC的诊断率显著提高。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大便隐血阳性,也应该建议胃镜检查。胃镜下EGC缺乏明显特征,胃镜检查要认真细致,全面观察胃的每个部位,如果黏膜局部有隆起变色,或凹陷、溃疡,表面粗糙、糜烂,质脆、局灶性出血,病灶边缘不规则,蠕动减弱或消失等,就要警惕胃癌的可能,必须及时活检,应深挖(组织要达到黏膜肌层)、多点取材、多次取材,尤应重视首块活检组织质量,以免病灶出血后盲目取材。对于隆起型病变,应钳取病灶的顶端或基底部;对于平坦病变,应钳取病灶的中心部位;对于凹陷型病变,应钳取病灶的内侧壁,并尽可能多点活检[3]。

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仍高居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肿瘤防治工作严峻,治疗效果仍欠满意,要降低其病死率,必须提高早期胃癌(EGC)的诊断水平。胃镜技术的蓬勃发展为EGC的诊断提供了很多方法和途径,使得其早期发现比例大大提高。对有消化道症状,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者,应建议行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收到好的效果。同时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KSD)为代表的胃镜下治疗在临床上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代表了EGC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96-401.

2 陈峻青.日本胃癌处理规约重要修改内容简射[J].中国实用外科志,2000,20(1):46-47.

3 周巾银,罗和生.掌握胃癌的内镜诊断标准,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3):139.

上一篇:结核性胸膜炎超声诊断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数字减影导管造影在硬膜外间隙拔管困难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