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

时间:2022-10-07 06:43:00

论历史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

摘 要: 中学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正是立足于时代的高度,认真审视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针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中小学教育中的空白点而提出的一个教学重点。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挖掘教材法制内容和历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再现史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渗透策略 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民族繁荣昌盛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强化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只有教师努力钻研教材,领悟法律要旨,精心设计,合理穿插,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加以渗透,并持之以恒,才能够使他们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最终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如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转变:教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中小学教育作为基本的、起始的教育途经完全应该适应这一全球性发展趋势。如果学校的各科教学还局限于传统理念上的教育观,而置现代法制教育于不顾,就势必会被历史潮流抛弃。就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学,我们作了思考。

一、挖掘教材中与法制有关的内容来渗透法制教育

课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由浅入深地受到启发,达到教育目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开发教材中的法制因素,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例如,教学林则徐虎门销烟时,可指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教学《》一课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自由阅读卡”部分的《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中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均因贪污受贿受到法律严惩的史实,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尊严。又如,在教学八年级(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一课时,根据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逐步加强,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已做到有法可依。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遵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违法者无论是官是民,也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绳之以法。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因素,遵循学科教学规律,依据历史课程的特点,对学生因势利导,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掌握法制内容,使历史教学与法制教育相统一、相融合。

二、历史教学课内外密切结合法渗透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的渗透,不应只局限在课堂里或书本上,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思想教育任务。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是历史学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课外历史教学活动能够扩大学生历史知识的领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可以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教学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东京审判》,影片记录了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战胜国一方,针对日本法西斯在东亚尤其是中国的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进行的正义审判。观看后,教师强调影片当中的律师梅汝是如何捍卫国家权利的,使学生意识到,维护国家利益要采取法律手段,而不是极端的报复行为。爱国要运用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增强法制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中学历史教学结合生活内容渗透法制教育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中,主动学习历史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与生活相结合,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综合性学习是历史教学的较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又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反思、议论、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法治在线》《天网》《大家看法》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就是由于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对事件表达看法,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知法守法。在实际中要避免法制教育渗透的随意性和简单化,既不能强加附和,更不能喧宾夺主,注意渗透的结合点、时机和渗透程度的把握。

四、中学历史教学要通过史实再现渗透法制教育

历史是一去不复返的,想要时光倒流,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借助有效的情境再观,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进入历史情境当中,经历历史,获得认识和感受,体验认识历史知识的过程。认识历史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内化、建构、表达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构建。多年来,学生缺乏对历史的体验,历史课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学生围绕教材听课、做习题、测验考试,学生靠死记硬背,把教材内容复现在试卷上。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活动基本局限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的心理活动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通过历史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即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适应法制社会需要,应该说是历史教师必须树立的教学思想。只有从历史发展、时代需要的高度着眼,从培养一代跨世纪合格人才着手,才能体现出历史法制蕴含对教育者的希冀,以及教育者对史、法结合激荡出的教育艺术升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阳谷,陈风主编.中学历史教育文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夏子贤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渗透数学思想,促进问题解决 下一篇:线性电路中回路电流法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