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两练三环节初探

时间:2022-10-07 03:47:01

初中作文教学两练三环节初探

作文是语言素质的综合体现,但是因为作文教学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常使大部分师生倍感棘手。如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乐于写、善于写?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在这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对初中作文教学进行了“两练三环节”的探索,现在就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一些看法。

一、在阅读教学中训练

学生在写作初期,应在学习完阅读课的基础上仿写,把阅读课文中作者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甚至语言的运用特点与学生作文训练紧密结合。比如,在上《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我一开篇就出示寺庙一角的一丛三角梅,还有一棵大榕树这两张图片,问学生如何描写眼前所看到的这两处景象,学生觉得不知从哪里下手,写些什么,在学生困惑之时,引导学生进行本课的学习,学习作者抓住紫藤萝花开得十分旺盛的特点,从紫藤萝花的颜色、形态、花香这三个方面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其展开描写,并运用适当修辞手法,把看到的紫藤萝花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学完之后,再回头让学生动笔写写开头多媒体展示的那两处景象,此时学生就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了。这样能使学生有章法可循,有助于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二、在观察中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明确指出:“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收集积累材料。”换句话说,就是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重要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观察,二是积累。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树立“生活是语文之源”的“大语文”观念,把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社会,不断帮助学生进行生活积累作为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观察即用身体的感觉器官去感觉和了解事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要让学生懂得作文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写作的材料除仿照范文外,最主要的还是要深入观察生活实际,可以从观察所遇到的每一个人入手,可以从观察所遇到的事件入手,分析叙写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就会顺利进入写作的自由殿堂。如在学习了写人的文章,学生掌握了写人的基本方法之后,我就要求学生利用一星期的时间,锁定班上的一位老师或同学进行观察,然后动笔,文章写完后,在“读片段,猜人物”这个环节,学生大都能猜出文章所写的人物,掌声阵阵。有了观察积累,在作文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困窘,相反,会从丰富的生活中撷取最能表现主旨的素材并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把握作文指导环节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我常常从引导入手,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从一幅画、一首歌、一席话等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让学生作文,可谓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如此便诱发了他们的不吐不快之感,从而激发对作文的兴趣。记得我在让学生写《说“忍”》这篇文章之前,挂出了两幅比较典型的漫画让学生评论,学生兴味盎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为活跃,然后动笔,自然就下笔如有神了。

四、优化作文的批改环节

除了自己及时批改外,每学期我都尝试性地拿几篇作文给学生批改,收获不小。主要程序是教师分组收上来,然后组与组交叉依次把作文本发下去,让学生批改,要求学生不得看自己批改的作文是哪个同学的,以免受感情因素影响,这是很重要的一环。然后我强调:一可以从结构、语境、情节主题手法等方面入手加以批改,最好就印象深刻的一点进行批改,不要求面面俱到;二要在认真阅读两遍之后再开始批改;三在批改时要认真负责,因为你在批改别人的作文的同时,别人也在批改你的作文,绝不可以随随便便,珍惜每次“为人师”的机会;四是同桌之间不能讨论,要求独立完成,同时限定批改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五则强调不管同学批改得如何,发回去时,大家不应在乎评语与分数,那仅能代表一家之言而不是终审裁定,只要对同学负责就行。可喜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态度非常认真,收回本子之后,发现大部分同学批改精细,都能发现文章的闪光点,同时指出不足。如作文《那句话,让我难以忘怀》,一位同学的评语是:这篇文章巧用插叙,引入一幕震撼人心的往事,在读者心灵里掀起波澜,也正是这一情节的出现,顿时让父亲的这一话语变得光彩夺目。看到这样的评语,心中甚慰,一是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写文章看文章的灵气出来了;二是通过发现学生作文的能力在提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法。

五、紧抓作文教学的讲评环节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纵观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习作讲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习作成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又是对作文批改和作文批改前的各个环节的串联与评价。”可见作文评讲在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

我认为作文评讲的目的不只在于评价一篇文章的优劣,更在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他们写作的信心。因此作文讲评应以鼓励为主,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尤其是学困生的作文,更应挖掘他们的点滴可取之处,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个开头,一句话,一个词。记得初二上学期期初,一位学困生在《我生活在快乐中》有这样一句话“把快乐与人分享,一份快乐就变成了多份”,我在讲评中予以赞赏,没想到平常连上课都不认真的他,在作文课上可认真了,此后,还能常常在他的文章中找出不少佳句。我还常利用学校“山路”文学社,把每次的优秀作文印成范文,让他们感受铅墨的芬芳,让大家共同欣赏、品评,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作文评讲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积累和提高。因此我觉得作文评讲应做好词句材料的收集。其实摆在老师面前的学生作文就是一个美丽的万花筒,只要手勤一点,就能记录下许多好词汇、好材料。许多学生在作文时,脑子空空的,觉得没材料可写,没词汇可用,通过教师的收集,通过作文讲评,就能与大家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在“两练三环节”的训练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学生观察的材料多了,方法掌握了,积极性调动了,也就善写了、乐写了。

上一篇:基于互动假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下一篇:创设问题情境 发展学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