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探讨

时间:2022-10-07 03:03:57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探讨

[提要] 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核心问题,决定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污染者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确定,因此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深入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范围界定问题出发,对排除危害责任的适用标准以及行政禁令的适用问题、恢复原状责任的适用条件以及原状标准等问题、赔偿损失责任中损害赔偿范围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停止侵害

中图分类号:D91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日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中,关于原告的资格问题,立法上基本已经解决。但是,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关系着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法院的判决的责任承担方式,在学界仍颇有争论。尽管在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中有涉及到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以及个别地方法院实践对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的探索,都还是没有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进行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在司法适用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范围的界定以及现有立法框架下责任承担方式的适用问题展开讨论,旨在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以此实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推动环境良好发展的价值。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范围的界定

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中规定了十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到侵权责任领域,《侵权责任法》中第十五条规定了八种侵权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学界关于范围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即《侵权责任法》中八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是否能够全部适用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中?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领域是否需要一些特殊的责任方式?

(一)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可以视为是预防性的责任方式,应当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中首要的责任方式。第一,从环境污染等侵权行为发生的严重结果角度来看,环境侵权行为只要发生,就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而通过采取“排除危害”的预防性的责任承担方式,则会在大面积侵权发生之前,遏制住侵权行为,从而减轻对环境的伤害;第二,从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来看,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预防性以及补救性的特征,而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均具备着预防性的功能,也就是说,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在危害还没有最大化的发展时起到积极的防范作用,这也正是符合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这也体现了环境保护倡导预防为主的原则;第三,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看,上述三种责任承担方式有着“防患于未然”的功能,将更为严重的环境破坏等行为结果直接扼杀在摇篮中,从而节省了发生环境污染后进行治理所花费的资源,间接的节约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应该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责任承担方式。

(二)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生态环境恢复到了没有发生损害时的状态,重新恢复为人类提供服务功能的能力以及价值,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继续良性的循环发展。由于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生态价值具有不可度量性。因此,恢复原状有利于环境直接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再者,恢复原状相较于损害赔偿等更具备效率,尽可能地恢复自然环境,恢复对环境的利用,尽可能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恢复原状应该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承担方式之一,且恢复原状应该是环境公益诉讼中重要的责任承担方式。

(三)赔偿损失。考虑到赔偿损失的效率性以及社会效果等方面,笔者认为应该将其作为责任承担方式之一,主要原因是:第一,从赔偿损失的具体的承担内容来看,主要赔偿的是损害环境造成的一些经济损失或者说是精神损失等,这对于环境损害可以视为是一种救济方式;第二,从原告的资格来看,原告代表的是社会公益,并且所请求的事项时也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那么最终的诉讼利益也就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这样原告与最后利益的享受者是分开的,不违背公益诉讼的相关的特征;第三,从制度构建的角度来看,我国《环境保护法》在规定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时,就强调社会组织不能获取诉讼利益,并且可以通过建立环境保护赔偿金专项账户或者基金的方式来保证损害赔偿的资金最终落实在治理环境当中来;第四,从赔偿损失的社会效果来看,通过一定经济的惩罚措施,有助于对侵害环境者形成一种震慑力以及教育作用。

(四)返还财产。返还财产主要指的是侵权人将非法占有的财产或者获得的财产转移给所有权人。而环境侵权主要是针对财产的侵害,一般体现了对物的损害,而不侵犯到物的占有,不存在对环境利益的不法侵占而需要返还环境财产的情形。因此,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对生态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适用于返还财产。

(五)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恢复名誉显然是不能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承担方式,因为恢复名誉主要针对的是名誉权等精神性人格权遭受侵害时所适用的,在对环境利益救济中不存在这类权利的侵害。而对于消除影响,也应当是不能够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承担方式,主要原因:第一,由于环境侵权主要是侵犯的财产权,涉及到人身权,也仅仅是人格权中物质性的人格权,例如健康权,而消除影响大多数是针对精神性的人格权;第二,消除影响主要是针对受害者本人而言,加害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对受害者造成的不良影响,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受害的是环境,就存在一种不能对付责任的情况。

(六)赔礼道歉。赔礼道歉在传统民法领域主要针对的是人格、损害的恢复,但是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不存在人格权受到侵害的情况。并且赔礼道歉主要适用的对象是特定的受害人,但是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从其原告的主体资格上看,就不存在着特定的受害人。当然,从赔礼道歉的内涵所涵盖的情形、环境侵害的具体内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以及赔礼道歉的效果出发,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佐证赔礼道歉可以作为承担方式:首先,赔礼道歉的内涵所涵盖的包括人格权以及精神性财产权利、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的情形,伴随环境侵害方式的不断多样化,赔礼道歉的适用范围也应该扩大化;其次,环境侵害本来就包括侵害了社会公众享受自然环境的精神性的权利,因此将赔礼道歉作为侵害这一环境享受权的精神性权利的责任承担方式;再次,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弥补性以及惩罚性的基本特征来看,赔礼道歉的功能正好是符合这一基本特征的,赔礼道歉可以向社会公众实现,并且对于侵害人来说,公开的向社会公众赔礼道歉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惩罚措施;最后,从赔礼道歉的效果来看,赔礼道歉可以对社会产生一种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对于预期的环境侵害有一个很好的预防作用。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适用

我国目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界也对于具体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具体的适用展开了讨论,司法实践中各地也借鉴国外的制度等进行创新,但是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接下来,主要探讨排除危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这三类责任承担方式具体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适用的标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现在其适用的标准不明确,适用标准指的是法院何时何种条件应该做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判决,是一旦有一定的环境侵权就做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判决,还是在环境侵害到达了何种程度才能做出这三种责任承担方式的判决。

停止侵害的适用必须是以民事权益已经被侵害为前提,侵害已经开始并且处于持续的状态,但是可能造成现实的损害或者不会有现实的损害。有学者认为,适用停止侵害要以是否违法作为依据,如果是明显的违法行为并且造成了损害,那么法院就要判决停止侵害。该观点明显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果是合法的大量的排放污水废水行为,但是已经造成了周围居民的人身出现了健康问题,要求民众对此污染行为进行容忍,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此,在停止侵害的适用上,应该引进利益衡量的司法原则,综合考量各类社会关系以及利益,例如该种侵害行为的社会严重性与治理的紧迫性、停止侵害的经济利益等各类利益,从而达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针对排除妨碍的适用,对于一些轻微的、正当的妨碍,不能适用排除妨碍,只有当这种妨碍超出了一般人的容忍程度,环境污染者的污染行为造成了社会公众无法正常行使其自身的财产、人身权益时,才能够适用。消除危险主要针对的是环境损害还没有发生,而未来极有可能发生损害,就可以适用。

在三者适用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容忍度的问题,即需要社会对环境侵权行为需要有容忍度的存在,如果超出了容忍的程度,才能够适用上述三种责任承担方式。那么,如何来判断是否超出了社会的容忍度呢?社会容忍度的考量需要法官进行一个自由裁量,但是法官要在利益平衡的原则下进行裁量,主要考虑侵权行为侵害的程度、侵权行为的社会价值评价、受损利益如何等经济、环境、社会三者的利益关系。当然,也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考量,即将环境侵权者的生产经营所获得收益与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以及人身伤害等损失进行比较,从而考量是否超出社会的容忍程度,将社会容忍程度进行了量化,但是该观点在具体执行起来会产生巨大的困难,无法具体计算社会的损失,即环境受损根本就无法进行量化。

(二)恢复原状的适用。在恢复原状的适用过程中,同样存在诸多复杂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恢复原状的具体适用条件、“原状”的具体标准界定等问题。妥善的处理恢复原状的适用的具体问题,有利于环境恢复的效率。

1、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主要是要求污染者承担治理污染和修复生态环境的责任。对于恢复原状的适用条件,首先,不能将环境侵权的救济与环境问题的解决混淆在一起,即将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纳入到恢复原状的适用范围中来,环境问题根本就不是环境侵权法所能调整的范围;其次,恢复原状适用的前提是侵权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侵权行为并且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如果实施了侵权行为但是有危险的可能性,那么就应该实施停止侵害、消除妨碍等责任方式,而不是恢复原状;并且,生态环境的恢复原状不能够适用一般财产的恢复原状上的经济合理原则,即使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成本可能大于责任人因为污染环境的收益,责任人也不能够因此免责;最后,适用条件还要满足恢复的可能性这一要件,即有恢复的可能性才能够适用恢复原状的责任方式。并且判决应该考虑到执行的问题,因此假使没有执行的可能性,那么作出的判决就可能失去了意义,也会损害司法权威性。至于如何判断是否具备可能性,可以由第三方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是否具备恢复原状的可能性,从而对法官作出判决提供参考意见。

当然,在恢复不能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替代性的修复方式。替代性的修复方式可以是同地区异地点、同功能异种类等情形,从而使生态环境恢复到受损害之前的功能以及状态。同地区异地点就是在同一个生态区域内,被污染地点无法恢复原状,只能在其他地点进行补植复绿,从而保证整个生态环境区域内的生态平衡以及功能的恢复。同功能异种类指的是替代恢复的品种与原来受到损害的品种不一样,但是二者的生态功能是相同的。在实践中,目前很多地区采取了这种同地区异地点等方式的替代性恢复方式。例如,贵阳专门设立了生态环境司法修复示范园区,福建、云南等地法院也要求被告进行补种复绿等强制措施。

2、“原状”的标准问题。恢复原状中“原状”的标准在恢复原状具体执行过程中是一个很难以把握的问题。什么是原状?恢复到什么标准可以视为是已经恢复原状?恢复原状就是将受损的生态环境恢复到之前未受损的状态以及恢复未受损之前生态环境的功能。即恢复原状首先要求污染者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受损地进行原地原样的恢复原貌;其次要求污染者采取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将污染地的环境质量标准达到当地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即可。

(三)赔偿损失的适用。赔偿损失中的损失应该是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服务功能缺失所导致的损失。因为人类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从生态环境中获得收益,但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社会公众就会丧失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本应该享有的生态系统所带来的收益,所以为了维护这部分的空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在具体适用中,赔偿损失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恢复原状前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量,还应该包括生态环境损害调查、评估、鉴定等费用。

当然,精神损害也是应该能够进行赔偿的。首先,因为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不仅仅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粮食),还包括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的享受),因此“服务功能的丧失就包括了精神性的环境权的丧失,优美的环境会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提供美学价值”,因此从此角度来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精神损害应该赔偿;其次,由于一般环境侵权行为具有侵害时间长、损害的范围广,不仅给社会公众带来财产人身上的损失,还会给社会公共带来剧烈的精神痛苦,如一些噪音侵权,长时间的噪音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错乱,带来精神上的折磨。因此,从精神损害的目的来看,精神损害是以金钱的方式来抚慰受害者的精神上的伤痛,心理上的痛苦,借助金钱货币的心理作用,从而达到救济的目的。并可以通过金钱给社会公众有经济能力去体验享受生活的乐趣,来转移环境侵害所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最后,从精神损害赔偿的效果来看,通过精神损害赔偿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环境侵权的成本,这样会增加侵权者的经济负担压力,导致侵权者会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污染防治以及减少污染以防止污染的再度发生,对环境污染起到了预防的作用。

三、总结

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核心问题,关乎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原告可以提起什么诉讼请求以及法院如何做出裁判,要求污染者应当如何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内容,民事责任承担方式适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否被解决,也将直接影响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效果以及目的能否被实现。当然,民事责任承担方式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恢复原状中,具体恢复原状的方案的实施、恢复原状的后期的监管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只有在不断研究与讨论中,一步步的推动着立法的发展,逐步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最终推动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辉.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承担方式[J].法学论坛,2014.6.

[2]林文学.环境事公益诉讼争议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14.10.

[3]叶勇飞.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J].中国法学,2004.5.

[4]李艳芳,李斌.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与创新[J].法学家,2006.5.

上一篇: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建议 下一篇:新疆特色餐饮产业创新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