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革与探讨

时间:2022-10-07 02:34:25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改革与探讨

综观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时展的主旋律,高职院校体育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功能被得到充分肯定和广泛重视。努力实现高校体育与终生体育相对接,让学生通过体育教育,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技能,在体育锻炼中品味健康向上的高质量生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所在。但调查教学中发现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的改革明显滞后,没有做到与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的同步与统一,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阻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建立合理的体育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一、评价体系是一种“激励机制”

1.正视自我培养锻炼习惯

通过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技能、态度、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激励学生自主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培养他们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养成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

2.展示自我增加学习信心

通过评价,除了让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体育方面的长处;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中取得进步与成功时的乐趣与喜悦,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主动性,能更好地学会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为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表现自我努力不断进步

通过评价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完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体能与技能掌握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看到他们的努力程度,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

4.分析总结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教师要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态度、体能、技能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以及教师在教法中所暴露出的不足,进行分析与总结,努力改进教学,并促进教与学中出现的矛盾的转化,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评价内容的选择及评价方法

1.体质健康状况

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为身高、体重,身体机能是指心肺机能指数,身体素质指台阶试验(1000米)、5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内容。对体质健康状况的评定,首先要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但更要注重学生体质健康的进步情况,即学生原有的体质健康状况与当前状况相比的变化情况。这就要求学校在入学时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得到原始数据后,经一段时间学习和锻炼后测得的成绩为当前成绩。一般情况下,二者测验项目应一致,主要包括力量、协调、耐力、柔韧等项目。测验方法应采取定量评价方式,以原始数据为基点,根据身体素质增长规律,找出增长率,根据增长率制定出不同的分值。以当前成绩为基值,当前成绩与原始成绩计算出增长率后,对应成绩为进步分数,二者相加为最终成绩。

2.体育基础知识

包括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体育远动发展史和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各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和运动技术的基本原理。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常见的运动疾病和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体育运动的基本常识和保健指导,人体基本结构及生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健康等知识。考核方法以笔试、口试、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评价。

3.体育基本技能

主要包括技术技能水平和运动实践能力。技术技能水平指学生结合个人特点,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学会两种运动技能。运动实践能力是把掌握的运动技能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加以运用,并以之为进行身体锻炼的基本方法。考核方法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并注意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一定要结合起来。

4.学习态度的评价

把学习态度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内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对接,树立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正确认识,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态度。评定方法以教师指导监督过程性评价为主,学生互评与自评相结合。

5.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提高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心理健康上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努力克服和战胜胆怯、自卑,树立自信;能否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坚持学习与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尊重与理解教师与他人、是否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能否敢于承担责任、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能否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并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评价方法以学生自评与互评为主,同时辅以教师指导监督。

三、结语

在充分吸收和继承传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基础上,应以学生个体为主要参照系,向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为目标的方向努力。评价的方法不应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和发挥,形成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以此促进形成学习主动内化教育的要求,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全面提高素质产生积极的作用,达到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双重目标。

作者简介:

李玉芹,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李柏,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职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上一篇:浅谈“校园文化主体”建设 下一篇:浅议初中数学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