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22-10-06 07:28:44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初中地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怎样才能搞好初中地理教学,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关键字】兴趣培养参与探究利用地图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当一个人对某一事情产生兴趣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它的奥秘。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学易学,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可运用趣味生动的语言对地理现象和规律形象描绘,使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方便理解和记忆,容易接受新知识。

1、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又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写的是黄河的落差极大。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它比第二级阶梯高出2000―3000米,比平原地区高出3000米。诗歌给地理课堂增添了韵味。

2、巧插趣味故事。传授初中地理课时可用有趣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地形、气候”一课时,给学生讲古人刘伯温怎样运筹帷幄,洞悉天机,料事如神;讲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诸葛亮是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精通天文、地理,知道天气变化的规律。讲“月球”一课时,跟学生们讲宇航员登月球的种种实况,并布置他们观察“月相”的变化;给他们讲“新航路开辟”的故事;讲“唐山大地震”的实事,并指出这些故事或地理现象都与月亮、地理学说密切相关。

3、巧引歌曲。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笔者在引入新课时,先让学生欣赏《长江之歌》,通过对优美的歌曲的欣赏,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学习“季风”时可引入《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然后问歌中的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影响哪些地区?用这方法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生只有在课堂参与探究,记忆才能长久牢固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必须更新理念,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启发、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设问质疑,从而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发表个人的见解,必要时,可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讲“地球的运动”时,可利用模拟来演示“地球自转”现象,利用逼真的形象,让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具体分布。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变化,并同前面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较, 这样就使问题变得更加巩固和深化。通过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演示,让学生自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由小组长进行归纳、总结。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又能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完成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过程,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利用课本中的地图,强化学习效果

图是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不用地图,就不成为地理教学。”刚进入中学的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相对比较弱,地图的教学可以由浅入深地展开。

1、看图。就是利用课本中的地图,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地图,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时,根据色彩变化,找到三种色调的分界及对应高度,通过联想、分析、综合、概括,从中把握事物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不但加强了学生对我国地势特征深化了解,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2、填图。就是在完成新课讲授后,针对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将相应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填充图上,然后再进行展示。笔者在做类似的练习时,利用制作的Flas课件,让学生用鼠标拖动答案到相应的地理位置,找出亚欧大陆的具置。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填到《地理填充图册》上,通过老师的评改、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地图的理解和记忆。

3、画图。让学生学画简图,可增强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笔者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利用教学资源的整合,让艺术教师教学生画地球仪,标出日界线的经线及经度,东西半球界线经线及经度,以及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赤道等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地理综合技能。

4、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笔者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能将抽象变为具体,枯燥变成有趣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清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为方便地理基本概念、地理过程的展示。笔者在讲“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采用了二维动画来建立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模型,再附加一些关键的线条、符号和文字,边讲解边组织教学,克服了初中生立体几何、空间想象力不足的问题,教学效果明显。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融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身的教学优势,有效地实现了把书本的平面知识立体化,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模拟真实情境,缩短认知距离,加深对教学媒体的印象,运用多媒体能帮助学生感知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时,老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九年级义务教育教材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浅谈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