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学院工作的四个关系

时间:2022-10-06 07:08:50

坚持科学发展,正确处理学院工作的四个关系

计算机学科对其他学科的科学进步,对众多领域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覆盖宽、应用广、需求大的特点愈发凸显。对于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高校而言,计算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正是基于这个认识,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对“推动学科科学发展、加紧创建研究型学院”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学院当前的阶段性特征

当前,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正处在发展的转型期,即由教学科研并重型向研究型转变,由注重数量规模型向注重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以计算机新大楼落成为主要标志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主要标志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在这一时期,学院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1) 大院阵势基本形成,但并非强院。近几年来,学院保持着本科生1500人、研究生600人的规模,到今年年底,专职教师总人数将达到120人,从办学规模和办学成效来看,在同类学校中属于较大的学院。但从学科综合实力来看,离强院尚有一段距离。

(2) 学科架构非常齐全,但大学科优势尚未凸显。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两个本科专业都是教育部、湖北省的特色专业,学科构架较为完整。但在学科资源整合、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没有完全发挥出计算机大学科的综合优势。

(3) 大平台万事俱备,但还未安装到位。武汉大学网格计算平台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环境都已作了系统规划,只待计算机新大楼交付使用即可安装到位。

(4) 大楼搬迁有望,但大师虚位以待。现代化的计算机新大楼即将于今年8月竣工,迁入新楼后,学院的教学、科研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此同时,学院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引进大师的愿望更为迫切。

(5) 科研实力有所增强,但大团队、大项目和大成果不足。近几年来,学院积极谋划构建与研究型学院相适应的科研框架,依照学科规划和重点方向建立了八个研究所,实施学院、研究所、课群组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同时在科研管理上实施更为人性化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科研实力的提升。但学院科研团队做大做强、项目由小到大、成果凸显还有一个较长的周期。

(6) 本科教育成果初显,但实践体系有待健全。学院抓住国家本科质量工程、学校卓越工程建设的契机,围绕名师、名课、名教材建设,在学生专业思想培养、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创新实践活动组织、科研竞赛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实践体系亟待健全。

(7) 各方面工作协调发展,但学科和学院特色不明显。几年来,学院党、政、工、团、学各方面工作都可圈可点,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和荣誉。但体现学科综合实力和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和亮点不是太多,凝炼总结不够。

在对学院发展阶段性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学院认为建设研究型学院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一是系统总结本校计算机学科30年、合校建院近10年来的工作经验、成就,为学院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准备;二是瞄准国家信息化建设需要和计算机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著名计算机学科、院系宝贵经验,寻找差距,弥补不足,为学院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源泉。

2推动学院科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新起点,新阶段,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加紧创建研究型计算机学院的步伐。

2.1大学科与大平台的关系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2004年就提出了“构筑大学科,搭建大平台”的办学理念。所谓大学科,是“以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基地,以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为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基地,以计算机学院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基地”的计算机大学科。构筑大学科有利于整合学科资源,调整学科布局,形成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所谓大平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科创新平台,目前最为紧要的就是要将“武汉大学网格计算平台”建设成为内联校园网和校内公共资源、外接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和国家网格的、中南地区最大网格节点之一。二是指先进水平的教育平台,在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计算机大学科的资源整合已作为学校近期的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而网格平台建设工作也列入了学院当前的工作重点。可以说,大学科是龙头,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大平台是支柱,并行不悖,利校利教。学科整合要上下结合、统筹兼顾,内部机制调整要循序渐进、通盘考虑。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契机,大学科、大平台同步推进,从资源共享到形成合力,从小而精到大而强,推动学科、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大楼与大师的关系

关于大楼与大师关系的探讨由来已久,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我们认为,大楼与大师的关系实际上是泛指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大楼”代表大学的基本办学硬件条件,“大师”代表有学术影响力和实力的专家学者。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可以说,大学者,大师之谓也,亦须有大楼之备焉。作为学校来讲,就是要把学校办成大楼迭起,“大师”辈出的学校。

俗话说:“高楼易起,大师难求。”大楼是“显性”的存在,只要是加大投入,难也不难,计算机大楼便是明证,历经几载建设终将建成。大师是“隐性”的过程,非一日之功所能造就,既需要学者有甘做“冷板凳”的勇气,也需要学校厚重学术传统的熏陶。可以说,没有大楼,就留不住大师,也吸引不了人才。现在计算机大楼竖起来了,我们要站在大楼上呼唤大师,在大楼里迎接大师,让大师在大楼里发挥聪明才智,形成大团队,策划大项目,争取大成果,做出大贡献,从而在学院形成推崇大师、吸引大师、培育大师的良好氛围。

目前,学院正积极谋划举全院乃至于全学科之力引进大师,策划大项目;适应发展的新要求,实施科研工作以一年为基础的弹性考核制,探索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新模式;出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系列规章制度,力争在教学科研上获得双丰收。与此同时,在大楼分配方案中,面向发展和未来,规划了大师办公和科研用房,做好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教学、科研场地预留工作。

2.3大爱与大气的关系

所谓大爱,是指学校要以人为本,爱师爱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要让教师爱校爱教,增强学识魅力,散发人格魅力;让学生求是崇真,激发个人潜能,点燃智慧火种。所谓大气,是指大学的气度,是指学校呈现出的浓郁的学堂气、书院气、学术气。“大气”要求大学的管理者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气度;要求教师具有卓越的学术眼界和高尚的学术道德,要求学生在优良的学术空间、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中增强学识和发展理性。

大爱与大气同属大学文化内涵,是软实力范畴。大爱更多的是对人的要求,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关键是心诚情真,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地去爱学校的教师、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让他们拥有安心学习、工作的良好环境。大气既是对物的要求,也是对人的要求,有可能要花很多的钱,不仅要有大楼、大师,还要有科学规范的大学制度和教职工高度的理性自觉。大爱无声,为大气奠基;大气有形,为大爱造势。

近年来,学院既培养出了“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优秀大学生黄来女,又培养出了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的青年教师吴黎兵等一批示范性先进典型。我们的体会是,要形成大爱,彰显大气,在管理上必须做到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并重、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并重、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并重、环境建设与文化建设并重,在“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和合校建院以来形成的文化理念中加以实践和凝炼,形成催人奋进的学院精神。

2.4大课程和大实践的关系

大课程和大实践都是属于教育理念的范畴。所谓大课程,指的是通识教育的理念,是应对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缺失、创新动力不足、素质结构失调的挑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包括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组织与选课制度建设、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建设的系统工程。所谓大实践,指的是专业教育的理念,是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实践锻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教育理念。既包括传统的实验、实习、设计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还包括学生德育实践、就业实践、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勤工助学、挂职锻炼等实践内容。

大课程和大实践体现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定位,满足了社会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双重需要。大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共识,在大课程规划的设计上,学校要更多地去协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教学与德育教育等关系,并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学院则要不折不扣地实施好培养方案,适度增设计算机专业面向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寓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大实践是专业特色,在大实践体系的建设上,学院应积极主动地去协调人才培养共同要求与专业发展个性选择的关系、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关系,健全实践教育框架体系,并争取学校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目前,在加强面向全校的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同时,计算机学院已经建立了面向专业的本科生三级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大一学生的“新生年度创新计划”,大二、大三学生的业余科研和实训平台训练,大四学生的校外实习,目标是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与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多层次、多模块、多途径、全方位的大实践教育框架体系。下一步,学院还将推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新举措,如搭建实训平台、增设实习基地、成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

解放思想要出思想,科学发展要促发展。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善于把握学院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在总结过去、审视现在的基础上去谋划未来,才能实现建设研究型计算机学院的目标。

上一篇:软件工程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