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10-06 06:25:05

浅谈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 要:本文介绍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作用,分析了目前美术教学的现状及原因。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探索了几种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 创新意识 培养

一、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作用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也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创新意识主要特征:(1)新颖性。创新意识或是为了满足新的社会需求,或是用新的方式更好的地满足原来的社会需求,创新意识是求新意识。(2)社会历史性。创新意识是以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需要为出发点的,而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在阶级社会里,创新意识受阶级性和道德观影响制约。人们的创新意识激起的创造活动和产生的创造成果,应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创新意识必须考虑社会效果。(3)个体差异性。人们的创新意识和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兴趣爱好、情感志趣等相应,它们对创新起重大推进作用。而这些方面,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创新意识既要考察社会背景,又要考察其文化素养和志趣动机。

目前我国中学生美术课程主要有素描、美术鉴赏、设计、色彩、速写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安排不仅需要教师的讲解师范,更加需要注重的是学生的内在潜力的配合,需要学生主动的亲自参与在学习其中。以高一内容为例,在素描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教师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动手练习,用独特的眼光去观察所要绘画作品的视角,发现其中的特点,逐渐在练习中扎实基本功,培养出创作的灵感。灵感是头脑里突变性问题的解答方式,是刻意求之、偶然得之。灵感思维是创新的主要思维方式,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自我学习过程,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培养灵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美术教育的其它内容也具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我们在高中阶段,通过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本专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为学生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及原因

从目前来看,整个社会对美术教学及其教育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在广大地区一直处于副科之中的副科来看待,甚至是可有可无的状态,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因为美术并不是高考科目,给大多数学生造成了美术不重要的思想,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根本不会对美术产生兴趣。对于学校而言,为了提高升学率,必然要压缩美术课的课时,减少教学设备,降低教学投入,因为很难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高质量美术教育,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了。另一个方面,美术教师的授课方式要么内容枯燥,要么应付了事,很难使学生能够提起兴趣,从而使得美术课变成了学生放松和娱乐的时间,而不是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时间。

从学生角度看,目前许多中学生对美术缺乏兴趣主要受到其自身能力的影响,他们往往是那些被称为在美术方面毫无天赋的学生。这也是由于多年来我国美术教育中注重技法培养所造成的后果。他们的努力总是在这种大环境中不被承认,收获很小,所以就形成了挫败心理,自然就不会有太大兴趣。其实,普通美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它是对人的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将每个学生培养成美术专家。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已从少儿时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进入了抽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加上各方面的影响,他们的注意力也更多地停留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再加上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动机并不明确,所以学习热情就不那么高,而学习困难则相应比较大,这些困难反过来又会降低学习兴趣,挫败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中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然后进一步在教学方式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措施

美术对中学生的观察力、联想能力、想象力以及联系实际的能力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培养功能,能够促使中学生在学习和观摩前人的知识和发明的时候,能够主动的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想出新的解决思路,它是人类能力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笔者根据多年在美术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在美术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措施:

1、学校方面必须重视美术教学的作用,加大对美术教学的设备和资金的投入。

现在的教学更应该是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不应该受到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升学率”作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对学生提供更好的素质教育。因此,学校应该在美术课中增加课时安排,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工具,提高美术教师的待遇,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高质量美术教育,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一个基础。

2、更新美术教师的观念,加强美术教师的培训,提升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又是教学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以及新的学生观融入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创新思维能否继续在教学中深入发展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新的教育观。高中美术课创新能力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不是让学生光学会画画,学会鉴赏,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不论是素描、美术鉴赏教学,还是其他美术内容,教师都应该适中的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始终把学生的主动创新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诙谐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打破课堂的沉默,使课堂到处充满欢声笑语,师生之间的零距离接触,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这种师生之间的友爱互动,使学生有充分的安全感和轻松感,使学生敢于尝试和积极提问,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自身素质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对自如。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要像打井用的钻头一样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学生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同时,教师的素质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像学生一样不断的去学习,去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不断充实自己。

3、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现代化教学手段比传统的技术手段提供了更大的信息量、更丰富的形象展示、更生动的内容,学生更能够直接的接受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当学生看到美轮美奂的教学视频内容时,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美术课中的色彩内容、背景、绘画方法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可以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时期的学生都怀揣一个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美术课可以给学生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途径,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学校、教师都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环境,帮助他们开拓思维、勇敢的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要能够对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提供很好的启发作用,要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 《高中美术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探析》[J] 新课程导学 2013.10 :36~36

[2]刘 洋 《高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D] 大连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宁波市鄞洲区鄞江中学 浙江宁波)

上一篇:艺术品电商:给传统艺术品市场带来哪些改变? 下一篇:艺术品在线交易有软肋,烧钱不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