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的源流与发展

时间:2022-04-24 06:18:00

烙画的源流与发展

烙画,初名应叫烫花,也叫烫画或火画。在《辞海》艺术分册中,关于烙画是这样介绍的:“烙花,也叫烫花,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烧热的铁杆在扇骨,梳篱、葵扇或木制家具上烫出各种人物、花卉等纹样。”熨与烫,烙等字意相同,有时合用,如熨烫,熨烙或烙烫等。因此各地对烙画的叫法不一。但都是用火烧热烙铁在竹木等物体上熨烫出烙痕来作画。

烙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何时何地产生烙画,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河南说:南阳是中国的烙画发源地,但据考证,南阳的烙画也仅有百余年的历史;朝鲜说:烙画是朝鲜传统的民间工艺,据有悠久的历史。但中朝两国是近邻,传统文化的近似,很难说谁影响着谁。更有说法:最早起源于山火,山林失火后,人们进山伐木,剥开树干上的缠藤,惊现出美丽的花纹,受之启发。这种说法虽有道理,却不见史料记载。

那么,中国烙画起源于何时?寻本溯源,早在商周以前,人类就有了熨烙活动。我国已故著名文字学家康殷先生撰写的《文字源流浅说》第五章中曾详细论述了熨字的演变过程:

“古代火烙疗法,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说的‘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熨两肋下。’又见《韩非子》‘上古之时……按抚毒熨’的熨字。形象石块,旧籍论记医事,多见‘石’字,殆皆烫具。……由治病转为治人者,又由熨烙人转为熨平缯帛。……”

汉代烙马印是迄今知道的最早的烫具。在邓散木著的《篆刻学》中曾介绍:“古印有极大者,其上多附直钮,就引文以观,意为烙马或钤于廪粟之用,大都以铁为之。》

史书《北史》卷三《魏孝文帝记》中说:“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五月,诏军警给玺印传符,次给马印。”在《唐六典》中更有详细记载:“凡外牧进良马,印以三花飞凤云字为志焉。细次马送尚乘局者,于尾侧依左右间印以三花;其余乘马送尚书者,以凰字印印右”。“凡在牧之马皆印,印右以年辰,尾侧以监名。”(尚书,官名。,肩膀,肩胛。)

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汉墓出土的漆等器物上发现烙印戳记。这些烙印戳记标示的是漆的产地,是汉初蜀郡成都作坊手工业的制品。这就为传说汉代蜀地曾出现烙花筷子和烙画工艺品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关于烙画最早的史书记载,见诸于晚清末年李放编著的《中国艺术家征略》一书,内容是“征引各家论说,以记历代手工艺人为主。”书中记载:“张崇,唐代名画工。擅长烙画,人称巧人张崇”。因古人烙画用炭条,故也称“炭画”。据载张崇腰带铰具,每一胯如钱,灰画烧之,见火即隐起,作鱼、龙、鸟、兽之形,莫不悉备。这里的“铰具”大概就是烙画的工具。

清《中国艺术家征略》卷五《武疯子传》记有武疯子烙画故事。“武疯子云南之武定人……特有巧思,能于竹箸上烧方寸木炭。画山水、人物、台阁、鸟兽、林木。曲尽其妙,常画凌烟阁功臣。瀛洲十八学士,须眉意态,衣褶剑履,细若丝粟,而一一生动。”

清嘉庆丁卯锓版印行道光辛巳年重印《双藤书屋》有序“罗云山人火画歌”:“赵城籍班禄,别号罗云山人,工火画,深浅阴阳,毫厘可辩,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具有生气。今老矣而技益工,已巳秋为平定李丈(培荣)作枯木竹石一帧,萧然意远,为作此歌,”

《中国艺术家征略》还记载:古今诸美术家“张王贤火笔竹器,皆名闻朝野,信今传后无疑也。”

近几年中国的烙画如雨后春笋般地讯猛发展,不但从事烙画创作的人员结构有很大的变化,而且烙画工具的改革、工艺的革新、题材的拓展都是前所未有的。烙画发展至今天,不仅参加全国美展,还参加了国际艺术博览会。又因科技的进步,电烙笔的发明也取代了以火炉,煤油灯为热源的铁钩子等火烙铁。烙画材料也由单一的木质材料拓展到布、纸、绢和皮革等到广泛的材质。烙画题材也是多种多样。小到花鸟鱼虫,大到飞禽走兽、名山大川、江河湖海。尤其是美术院校的毕业生加入到这一行列,使这一具有发展前景的烙画艺术更增添了新的活力。

目前,中国烙画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有志于中国烙画研究的各家各派,从风风火火的东北大立柜烙画冷静下来之后,开始对中国烙画作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首先、对烙画工具的革新和烙画材料的选择进行研究。由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提高,直接影响了中国烙画的发展。电烙铁代替了炉火烧烤的铁钩子。用电压调节器还可以调节电烙铁的温度。烙画工具的革新对烙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绝对性的推动作用。其次,一部分烙画专家借鉴其它画种的构图和艺术效果,临摹古今名画题材。对烙画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最重要的是烙画家必须注重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有坚实的绘画基本功,创作水平。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烙画艺术家这样做了。他们经过美术学院的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创作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烙画作品,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和群众的喜爱。

创新十分艰难,但仍不断探索新技法、新材料,力图创作出新意境的中国烙画作品,相信烙画艺术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的宽广。

(作者系国家二级美术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上一篇:同里,会呼吸的古镇 下一篇: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