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链路课程建设

时间:2022-10-06 05:05:17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链路课程建设

摘要:植入链路式面向职业的课程设计思想,详细剖析了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构建了基于“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拓展”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的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和实用,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链路课程;课程建设;.NET;软件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1-2555-04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ET Direction

QIN Kai-xian

(Guangxi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 Nanning 530021, China)

Abstract: Implantation of the link type of occupation oriented curriculum design though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occupation and occupation ability, based on" public foundation -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professional skills, ability to expand the"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NET direction.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curriculum system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practical,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Key words: link curriculum;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NET;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设置软件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就如何培养软件开发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订单式”、“求新求先”、“广泛方向”等模式均付诸实施。“订单式”式的专业设置根据合作企业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实现学生就业的“零距离”融合;“求新求先”式增加新课程新技术以新颖优势促进就业;“广泛方向”式专业设置,尽可能多地开设相关课程,期望扩大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1]。“订单式”培养模式现阶段难以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推广铺开,“求新求先”式要求知识更新时效快与师资知识结构更新慢存在矛盾,“广泛方向”式在容易面面俱到,学而不精专。鉴于此,针对高职学制时间短、人才培养以实用性技术人才等特点,结合以往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并与当前IT软件开发技术两大主流Java与.NET相熔接,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学习期间仅需选择其中一种开发方向,在此方向下再设置相应的程序设计课程群[2]。

我院的三年制软件技术专业从2006年至今软件技术专业发展方向以.NET方向为主,构建了.NET系列的软件开发课程体系。历经5年时间的实践、优化和改革,先后培养了5届的.NET方向的毕业生,从社会反馈回来的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毕业转岗、岗位提升等问题来看我们.NET软件开发课程体系结构是合理和实用,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经受得起市场的真正考验。

1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路

1.1面向职业设计链路课程

课程建设的设计思路学习借鉴了国际国内有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确定了软件技术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体,面向职业设计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培养目标”面向职业分析、确定培养对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明确各专业需要培养的专门技术能力、关键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基本素质和其他能力及职业核心能力等链路,并进一步围绕着这些能力、素质链路开发设置了相应的“链路课程”(链路课程是为了确保每一条链路能力和素质得以实现而开发设置的),使课程的环开发、设置有了根本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和主要链路课程”(包括社会实践节和实训环节);最后形成“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模块I,模块II……)、“公共选修课模块”、“综合实践模块”等。如图1所示。

1.2面向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国家在职业标准方面要求明确“职业名称”与“职业能力”,根据市场企业需求确定“主要业务”,本专业将体现为两大工作岗位群: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类。具体如图2所示。

1.3职业能力分析

由于本专业面向的专业职业岗位群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类,即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基础知识、数据库知识,有一定的英语水平且掌握三个层次(即用户界面层、事务对象层和数据层)的计算机语言,能够根据流程图进行编码,需要对软件工程化开发的过程和规范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够将软件的设想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基于此,将职业岗位能力体现在如图3所示的三种能力: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

图1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面向职业链路课程建设总体思路

图2职业岗位(群)结构图

图3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图

2链路课程体系的设置

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的链路课程体系,遵循科学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基于“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拓展”的链路式课程思想设计,详细设置如图4所示。

图4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面向职业链路课程体系结构

2.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与公共选修课程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身心素质,通过相应的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等着手培养。

2)公共选修课程模块: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通过系列课程比如演讲与口才、音乐赏析、公关礼仪等来实施。

2.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围绕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网页设计工具、网络技术等四个方面开设6门基础课程,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专业基础课程和职业能力表

2.3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与综合实践模块

1)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在基础课程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延续,集中体现基于.NET方向构建该模块的核心课程,凝练C/S和B/S两种开发模式,结合当前软件开发潮流强化B/S模式学习的力度,同时融合快速CMS网站建设技术,该模块课程组成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关系如图5所示,各课程内容及能力培养如表2所示。

图5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表2专业技能课程内容和职业能力

2)综合实践模块

该模块主要针对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中一些实操性强和难度较大的专业核心技能课来专业设置的,这些实训课程与对应的专业技能课程可从图4的“软件技术专业.NET方向面向职业链路课程体系结构”看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课程时间分配上都是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讲授完成之后在期末专门安排一到两周的时间进行专项课程实训,以期提高学生课程技能的实际动手能力。

2.4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重点在于拓展学生知识的视野范围,培养学生更多的知识掌握能力。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特征有:

1)强化已学课程知识内容,进一步深化和透彻理解这些课程内在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比如《项目管理》对《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内容进行更加专业的细分和组织,《网络安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网络安全知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应用和实施,《图像处理》对《网页设计与制作》中的图像处理功能进行更加详尽的专业讲授;

2)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融合,《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则与本专业的ATA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操作员直接集成;

3)强化专业理论水平,主要体现在《数据结构》课程的设置上;

4)拓宽职业综合素质能力,《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则充分培养学生网络营销和生存能力;

5)培养学生基本动手解决硬件能力,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来实现。

3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3]。本专业所设置的各个课程科目迎合了市场人才所需技能,融合了当前软件开发的先进主流技术,嵌入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能力拓展”面向职业的链路式课程设计思想,实践证明,学生经过这些课程的系统学习,岗位适应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可以担当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工作,任职于软件开发设计、编码、维护等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岗位。

参考文献:

[1]许文宪.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构想[J].计算机教育,2007(16):75-76.

[2]韩玉民,车战斌,高亮.高职软件技术.NET方向软件开发课程群建设[J].计算机教育,2008(10):117-118.

[3]刘娟,沈兴山.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0-221.

上一篇:浅谈《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下一篇:Indent软件在编程风格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