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06 04:30:10

创设问题情境在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为了适应当今和谐社会的需求,教师需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进而培养一批新型的人才。

关键词:物理;问题情境;教学

【分类号】:G

前言

受当前教育的束缚,教师多数偏重于让学生“听、记、背”,并且付之大量的强化训练,学生则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知识成为许多学生的负担。同时学习让许多学生感到畏惧,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大打折扣,从而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脱离正常教学轨道,为了适应当今和谐社会的需求,教师就得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为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进而培养一批新型的人才。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

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应来自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思维又起源于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的一个实验:一堂课如果是一个教师讲授,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百分之十;如果教师讲授加演示,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百分之三十;如果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增加学生讨论学生掌握的知识是百分之七十,如果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静思3分钟―教师精炼总结1分钟,学生掌握的知识可以达到98%,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一个问题: 学生充分参与的课堂,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 才是高效的课堂 。根据认知的理论, 教学过程知识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问题情境教学就是一种注重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作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题 ,扮演好设疑引疑的角色。

二、创设问题的方法及实践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问题情境的设置,取决于教师的运用适当方法,让学生处于科学探究情境中从而促使学生独立掌握知识,形成自主探索能力。在教学中是不是需要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创设怎样的情境,以什么样的方法出现,都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本身的知识特点来决定。

1、紧扣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创设贴边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

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为了解决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此,物理问题设计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如在学习电热的作用时,教师这样导入新课的,问家里都有那些电设备?学生会马上回答出许多种,随后教师拿出电水壶,电炉,台灯,电熨斗,问他们的用途?学生根据他的生活经验也会很快的回答。接着教师把它们分别插电,让学生找它们的共性,分析产生的原因,是否有害,怎么利用,教师通过对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用电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使学生大脑神经很快进入兴奋的状态,由学生动于演示,争强学生参与意思,融合了课堂气氛 。学生在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时情绪高昂,信心十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认识到物理问题源于生活,源于社会。

2、利用探究实践设置问题情景

利用探索实践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的信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揭示产生现象的物理规律,对培养激发学生思维,具有独特的效果和作用。例如:讲串并联时用电器电阻和电功率的关系时,可以给相同电压不同功率的两个灯泡“220伏、100瓦”、“220伏、60瓦”,教师提出问题,这两个灯泡你能确定是哪个亮么 ?

若把他俩分别组成串、并联电路现象会一样吗?带着问题让学生做分组实验进行探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会发现串联时“220伏、60瓦”的亮,并联式“220V、100瓦”的亮。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有上述现象发生?学生在回顾以往的知识,终于有了完整而准确的答案。这样通过实践情景中进行导学,培养了学生的敏锐观察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中有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能力。充分显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的作用,促进了主体的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3.关注弱势学生,设计多层次的物理问题的情景

教育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 以人为本。使现在最基本最响亮最深入人心的理念 ,那么要兼顾到全体学生。教师在设计的问题时要注意问题层次设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 对于学习目标中一些简单问题,一旦这弱势学生有了好的想法时,马上请他们回答,并让全体学生知道是他解决问题。有时还不妨暗中助学生一臂之力,给予提示,不断鼓励,使之完整清晰的表达更有助于其自信心的提高,学习更有动力。如在学习力的分解的时候, 第一步:面向全体学生提出, 能找到合力, 会正确判断出相应的分力。第二步: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求上分力,使他们在掌握好基础知识之后能独立思考 ,使之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全体学生都生活在阳光中, 感受到物理课堂的乐趣,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解决物理问题和参与度, 这样才能完整他体现教学理念, 实现个性化教育。

三、创设问题情境和教学体会于反思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教师的观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 但与同时又容易走向另一个误区。课堂上教师不断的给学生设疑, 对于一些太简单的问题,学生学起来就要变味了,有些不太自觉的学生将会把它变成闲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而对于那些太难的问题,学生又言之无物,词不达意,此时教师又不敢过多地引导,生怕破坏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学生发表的意见一味地被肯定、 被赞扬,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显得十分浓厚,而教师的定时点拨却变的小心翼翼,教师缺少了主导参与,课堂教学效果就打了折扣,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有几点体会和反思。

1.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经历中寻找问题, 探究学生所熟悉的问题,能够使其认识到探究的价值,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

2.情境新颖,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可以注意到问题的存在,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探究意识的激发。

3.探究的问题要难度恰当 。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阎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3]范良兰,中学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赵广杰(1969― ),女,讲师,现就职于本溪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上一篇: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解析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