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06 03:56:37

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学期我园开展了“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我们获得了一些实践感悟:创设适宜性环境,萌发幼儿交往与合作意识;在音乐游戏、打击乐、集体舞活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家长成为幼儿园、孩子的合作伙伴,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

关键词:音乐活动 合作 意识 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是我们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不合作现象相当突出,幼儿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合作、也不会交流。这些现象越来越成为家庭这个小环境和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严重问题。拓宽幼儿交往与合作的渠道,开展早期合作教育活动,培养和发展幼儿良好的合作习惯已成为了幼儿教育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因此,有必要探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他们的合作能力。

音乐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通过各年龄班音乐活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组织与开展,我们给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合作氛围,提供了幼儿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也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本学期我园开展了“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能力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主要就音乐游戏、打击乐、集体舞、歌唱活动这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创设适宜性环境,萌发幼儿交往与合作意识

《纲要》中强调环境的教育作用,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实践中,我们从物质环境的创设方面入手,以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开展一系列音乐活动。本学期,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优美和谐的音乐环境,以发挥环境对孩子的感染、熏陶和塑造作用。各班的音乐活动区角,有着许多教师和幼儿合作完成的自制音乐材料,例如头箍、裙子、手腕花、头饰、话筒、自制打击乐器等等,供幼儿自由选择。在各班的墙壁上也张贴着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共同合作完成的小动物们唱歌跳舞的音符图案。除了各班的音乐区角环境的创设外,教师、幼儿还通过合作,对一楼门厅、楼梯走廊、多功能活动厅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布置,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萌发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意识。

二、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音乐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受欢迎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活泼、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锻炼协调角色扮演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习惯,促进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发展。由于孩子年龄小,不善于和他人交流合作是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造成的,因此,教给孩子们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形式教幼儿礼貌待人,要求孩子和老师、同伴、家长之间见面能相互问好、告别时说“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要说“请”,接受别人帮助后说“谢谢”,无意中碰到别人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道歉时说“没关系”。

其次,注意教给幼儿主动交往的方法。如鼓励幼儿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与朋友分享,跟小朋友和老师说一说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和小朋友拉拉手,抱一抱表示友好,和小朋友协商游戏的玩法。

另外,教师加入幼儿的游戏,也是教给幼儿交往技能的良好途径。教师加入活动中,往往能带动幼儿的热情,激发他们活动、交往的愿望。活动中,由于教师的参与和带领,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不断提高,在愉悦的音乐中,孩子们不但掌握了游戏的规则,而且体现了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愉悦了他们的身心。

针对小班幼儿合作意识较差的情况,我园小班在制定计划时主要采用了两两合作的方法较多一点,如《爸爸妈妈》《小蚂蚁》《碰一碰》《袋鼠妈妈》等游戏都是两两合作的。在两两合作中鼓励小朋友与不同的幼儿合作游戏,幼儿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可以过渡到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幼儿合作。如音乐游戏《碰一碰》也是两个幼儿合作,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一起碰一碰。在熟悉了游戏后,让多个幼儿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碰一碰,在音乐游戏中幼儿获得了合作的快乐,也陶冶了情操。

三、在打击乐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乐能提高幼儿感受表现节奏的能力和促进幼儿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力。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打击乐活动是以集体活动为主的,彼此之间的合作配合是很重要的,给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是个有效方法。如为乐队起名字。经过大家的提议、讨论,把好的想法和意见都融进去,通过协商孩子们懂得了自己就是这个乐队的一名小乐手,大家必须合作,乐队的演奏才会成功。

打击乐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如听音乐看节奏拍身体动作,幼儿会想到很多,如拍手、拍腿、拍头、跺脚等等。孩子能根据不同的节奏进行动作。大班幼儿在展示打击乐教学《拔根芦柴花》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两组,一组唱旋律,一组配伴奏,用录音机将演奏的效果录音下来,放给幼儿听,使幼儿体验合作演奏的效果。幼儿看着指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部分音乐,这需要幼儿集中精力,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乐器配奏,享受成功的喜悦,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同伴间的相互合作。

四、在集体舞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选择利于幼儿合作表演的集体舞,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是一种较有效地手段。幼儿集体舞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动作统一、轻松愉快、活泼健康、运动量适当。如在集体舞《金蛇狂舞》中,幼儿通过学习两人合作翻转和交换舞伴来表现民乐“金蛇狂舞”欢乐喜庆的特点。通过活动,使幼儿增强了集体观念与合作意识,也进一步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真正感受到集体舞的乐趣。又如在集体舞《斗牛》中,老师采用周杰伦的歌曲《牛仔很忙》作为音乐材料,利用幼儿非常熟悉“丢手绢”来帮助幼儿熟悉音乐结构,进而学习一段双圈集体舞。在本次活动中,幼儿从头至尾都通过自己的亲身亲历来体现了舞蹈的意境,从而引发他们内心的喜好动机。使幼儿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增强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五、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歌唱活动中,我们采用循序渐进的合作方法,培养幼儿在歌唱活动中乐于合作的精神。如歌曲《找朋友》先是两人合作互相找朋友,这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合作,也是幼儿最易完成的合作方式,在两人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结合,开展三人、四人、五人等多人的合作,再逐步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通过逐步增加合作人数的游戏中,幼儿的合作能力正在飞速提高,更注重在演唱时应关注和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演唱,以便让自己来更好地配合小伙伴的演唱,从而达到相互合作的目的。

利用幼儿好动的天性,在歌唱活动中用动作进行合作表演。调动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的合作的兴趣。如歌曲《幸福拍手歌》,要求幼儿和同伴边演唱歌曲边相互做动作共同完成,幼儿随着歌曲边唱边做动作,互相拍对方的手、肩膀、腰,幼儿在轻松随意的表演中学习,体会到了相互合作带来的乐趣。边唱边做动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合唱活动是一个有效地培养孩子合作性的活动。在合唱中要求幼儿不但要唱好自己的声部,而且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和伴奏的声音,要在合唱中和其他小朋友相协调一致。例如音乐活动《两只老鼠》是一个两声部的歌唱活动,老师引导幼儿运用商量、交流、分享等三种合作的方法来演唱这首歌,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幼儿获得了合作快乐的情感体验。

六、让家长成为幼儿园、孩子的合作伙伴,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通过家园联系、家长园地,召开家长会等活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取得共识,得到家长的配合,家园同步,共同培养幼儿。家长可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共同用废旧材料自制简易打击乐器,主动参与孩子的活动,加强亲子交往,便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个性的发展,以便有针对的进行教育。还可以结合节日如“三八”“六一”等,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表演节目,玩游戏,加强亲子之间的合作。

总之,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围绕研究目标进行选材特别重要,让幼儿在新颖的、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其合作精神。另外,我们觉得应加强研究班个案观察对象的建立,正确使用个案观察法,有助于更好的发掘孩子们的合作行为。合作是一种十分外显的行为,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情,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持之以恒,不断地探索——研究——反思——再探索——再研究,相信通过这一系列深层次的摸索,我们的孩子在合作能力方面一定会更强。

参考文献

[1]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298

[2]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3]任会玲.浅谈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02)

[4]周汇.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J].中华家教,2008,(06)

[5]《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上一篇:别样的阅读 别样的收获 下一篇:融入本土 促进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