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有备 幼方能欢歌

时间:2022-10-14 08:09:27

摘 要:《纲要》指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可见歌唱教学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要让孩子在歌唱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孩子才会喜欢。但是往往在歌唱活动中,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学会歌曲,就一遍一遍地枯燥地反复教唱,这样做会让孩子们的表现被动。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歌唱教学模式,做到有“充分备”而“欢乐教”,用适宜的歌唱内容、透彻的剖析解读、流畅的教学环节、简洁的教具使用、生动的互动过程,不断优化歌唱教学中的策略,才能让孩子尽情地欢歌。

关键词:歌唱教学 活动策略 艺术魅力

《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园的歌唱活动是让幼儿最直接接触音乐的一种常见的艺术活动。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教师如何做到有备而教,让孩子快乐地歌唱。笔者试着从歌曲《悄悄话》的教学作以反思和总结。

一、适宜的歌唱内容,教学方能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在选择音乐教材时,都应该要考虑到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应考虑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看它能否激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歌曲都适合幼儿歌唱,我们要学会甄别和选择,有些偏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易幼儿理解的歌曲,会直接对歌唱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反之,则能为活动的成功开展伏下有力的一笔。我选择的《悄悄话》是《小蝌蚪找妈妈》主题背景下的一个艺术活动,这是一首节奏轻快、曲调活泼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青蛙说悄悄话的情景诙谐幽默,童趣有味,是中班幼儿喜欢的歌曲。

二、透彻的剖析解读,教学才具价值

对教材的剖析解读是整个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文本教材隐含着一种思想,显现着一种知识,牵引着一条线索,指引着一种方法,教师要认真地好好的去揣摩,去追溯,去挖掘,才能正确把握教材的价值。

在歌唱活动《悄悄话》中,应该让幼儿去发现其中的童趣、快乐,萌发更加喜爱动物的情趣,充分体验歌曲中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因此,我将活动目标定位为两点:1.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童趣与幽默。2.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学习创编歌曲。并将重点定为:青蛙讲悄悄话的两句节奏型:×××××—和×× ×××× ×—;难点定为:幼儿能很好地体现青蛙讲悄悄话“悄悄”的感觉,并能大胆地进行创编,以表达童趣诙谐的情趣。

我还运用形象生动的大小青蛙指偶来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歌曲,掌握两个节奏型,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的投入到整个活动中,通过游戏加强师幼互动。

三、流畅的教学环节,歌唱活动更赏心悦目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一个教学活动的“心脏”,那么教学环节就是教学活动的“骨架”。“骨架”正了,线条流畅了,看上去就赏心悦目了。相反的,如果缺胳膊少腿的,看上去难免不顺眼。因此,如何让教学的“骨架”长正了,“线条”流畅了,需要我们细细地去推敲。在《悄悄话》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

1.玩游戏:“悄悄话”引出歌曲内容。

教师通过创设师幼、小朋友两两说悄悄话的情境,让幼儿来感受悄悄话的童趣与幽默,把歌曲的风格一开始就一览无遗地呈现在了大家眼前,让幼儿轻松地感觉到、自然而然地喜欢它。教师再以“青蛙的角色”,用巧妙的肢体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旋律,体现歌曲的节奏,让幼儿自发自愿、快乐轻松地理解学习。

2.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及特点。

教师通过提问和青蛙指偶的演示,来帮助幼儿熟悉、理解歌词,并有节奏地学唱歌词,这不仅使活动倍感流畅,也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

3.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带领幼儿多遍学唱歌曲,可能孩子会渐生厌烦之心,这里我用角色的变化,角色的对唱,肢体的引领,让幼儿一路沉浸在唱游的情境中,唱中有玩,玩中有唱,让孩子学的不亦乐乎。

4.学习创编歌曲。

(1)让幼儿自由创编休止符处悄悄话的内容,并说给大家或好朋友听。

(2)根据歌曲旋律及结构特点学习创编歌曲,创编成其他小动物说“悄悄话”。

创编歌曲是歌唱活动中的一种形式,通过创编歌曲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是活动进行到一定时候给幼儿注入的新鲜剂,也是让孩子从对活动渐生乏味到重燃激情的调味剂。

四、简洁的教具使用,歌唱活动才有低碳高效

教具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辅助工具,在活动中起到一个不小的作用。教具准备是否充分合理,简洁有效,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活动目标、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制作准备好教具,并要事先结合教案熟练演绎操作教具。在音乐活动中,节奏卡、图谱、打击乐器等是一些比较普遍使用的教具,当然这还要根据具体的音乐活动性质选择具体实用的教具来操作。音乐活动《悄悄话》是一个以青蛙说悄悄话为主题的歌唱活动,因此,我重点选择了体现歌词形象的图片——一只大青蛙和一只小青蛙,小青蛙用来突破×× ×× ×的节奏;大青蛙用来突破× × ×××× ×的节奏,同时这两个形象还帮助幼儿理解、记忆了歌词,真正体现了“投入少见效多”的理念,实现歌唱活动的低碳高效。

五、生动的互动过程,歌唱教学更妙趣横生

1.合理的情境导入让歌唱活动富有情趣。

合理的情境导入能使幼儿很快的投入到情节中,对活动产生兴趣,并有助于幼儿对歌曲内容的初步理解。在活动《悄悄话》中,我以“老师跟小朋友讲悄悄话”“小朋友之间互说悄悄话”这样一个情景来引入活动,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歌曲的风格,自然轻松地引出活动内容。再用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青蛙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与注意力,让孩子们更贴切地与歌曲对话,与节奏互动。这样合理的情境导入让原本童趣的活动更有情趣了,也使歌唱活动更加富有情趣了。

2.巧妙的肢体演绎让歌唱活动鲜活灵动。

在活动《悄悄话》中,我出示与歌曲有关的青蛙指偶,并用巧妙生动的肢体语言加以演绎,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节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知音乐,熟悉歌曲。幼儿一边唱,一边看我的指偶演绎加手势提醒,如果忘词的话,我的肢体演绎就会起到巧妙的提示作用,在我的肢体提示中让幼儿发现遗忘的部分歌词、节奏,从而帮助突破难点,攻克重点。

如这个活动中的两个节奏型是歌唱活动中的一个难点,我就充分利用手掌张合的快慢来表现,来提示节奏的快慢,帮助幼儿掌握。再如我出左手的小青蛙表示歌词“有的说,呱呱呱”;我出右手的大青蛙表示“有的说,呱呱呱呱呱”,等幼儿熟悉此规律后,我撤离大小青蛙,用简单的肢体“出左右手”来演绎,幼儿照样感知明确,记忆犹新,这也说明肢体的演绎和妙用让课堂鲜活灵动了。

3.恰当的情境游戏让歌唱活动趣味盎然。

幼儿生性好玩好动,不喜欢静坐很长时间的活动,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厌烦、产生烦躁的情绪,注意力被迁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其一我尝试“从动作开始”的方法教孩子们学唱歌曲《悄悄话》,在《悄悄话》活动中,我先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游戏:我说“小青蛙”,幼儿就唱:“呱呱,呱呱,呱!”,我说“大青蛙”,幼儿就唱:“呱 呱,呱呱呱呱,呱!”。活动中,我根据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动作、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孩子们精神非常集中,都被我的游戏吸引了,主动学习,学得非常快。其二为了满足了幼儿喜欢游戏的个性,又满足了幼儿的学习欲望。我又设计了玩“悄悄话”的游戏,边唱歌边找一个好朋友悄悄地和他说唱,孩子们很感兴趣,都希望我能去找他们做朋友。于是,我在每次玩的时候都清唱歌曲。接着,我请幼儿轮流找朋友说“悄悄话”,歌唱起来了,活动也更显趣味盎然了。通过游戏还让孩子从座位上解放了出来,让她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的获得知识、技能,受到美的熏陶。其三我特意设计了“教师扮演动物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各种小动物,一起边表演边唱”的情景游戏。

此环节是为了让幼儿在熟悉歌曲基础上为歌曲改编部分歌词,这样做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发展歌唱能力,还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当我请幼儿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会说悄悄话,它们是怎么说的时。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动脑筋,出主意:什么“小猫会说喵 喵 喵喵 喵”、小狗会说“汪 汪 汪汪汪汪 汪”的悄悄话等,都是在孩子们的己有经验上进行改编、创编。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指引下,创编的相当出彩,也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我在余音缭绕的音乐世界里努力探索教学的艺术魅力,不断优化歌唱教学中的策略。让孩子经过我们的艺术加工使歌声更纯真美好、令人陶醉。

上一篇:文化引领 精致管理 下一篇:别样的阅读 别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