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10-06 03:44:25

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问题及建议

【摘要】本文将探讨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中存在的法制环境、金融监管、网络信用安全等问题,并由此给出规范发展的建议。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问题及建议对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规范发展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问题

(一)法制环境方面

由于金融法律法规这方面的不健全、不完善,不断地出现互联网金融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现象,因为逐渐呈上升趋势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当前我国对互联网信贷业务这一方面还尚未出台太多明确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消费者要求互联网金融产品多样化也亟需在较完善的法律法规环境中实现,那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立法进程必须进一步加快。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必定会抑制互联网金融的一系列规范发展。

(二)监管制度方面

随着互联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也在不断延伸,这使监管力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不少;同时,还存在金融监管手段较少、监管水平不高以及金融监管主体较混乱的情况。监管力度严重表现不足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领域对监管要求更高的技术性,对于我国当前的监管部门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第二,我国在这个新兴领域的监管经验还不足,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来支撑;第三,我国在保险产业这一块还未扩大到有专门针对互联网巨灾保险管理体系的发展。

(三)网络信用安全方面

互联网金融中的发展创新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难题和挑战,这也使得新的网络安全和信用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和变化,风险漏洞层出不穷。首先,网络借贷和网上支付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基于网络行为的信用评价体系,网络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会导致网络交易违约的可能性,网络信用安全问题也包括了金融风险、信誉风险等各种类型的风险。其中,当互联网金融出现巨额损失时或者在互联网金融的支付系统发生安全问题时,就会出现信誉风险。其次,消费者在网络进行交易越来越频繁,其消费记录、银行卡信息等会因网络安全漏洞而被泄露,还会严重地威胁到消费者的财产生命安全,当然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信用安全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中也是较突出醒目的。

(四)群众专业知识水平和人才素质问题

虽然我国的国民教育已经大范围的普及,但金融这一行业,专业性强,其发展规律、规则及模式对于许多普通民众来说,不是特别轻易就能真正完全掌握的。不了解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普通民众盲目的投入其中,不仅不利于金融行业的发展,还会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互联网金融为了得到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完全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容无视的一方面。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建议

(一)健全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这个新兴行业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庇护才能发展的更好。为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解决网上电子交易的合法性以及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行为规范问题是特别重要的一步。跨国银行金融交易方面的法律保护问题,也需要制定电子货币发行、支付与管理的法律规章制度。另外,还亟需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正规合法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

(二)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被定义为了新兴的一个交叉行业,则该行业多个部门的监管就都会被涉及到,当前中国“新经济”条件下面R的热点新话题也包含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这需要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公安部、法制办等部委共同的监管,通过加快立法完善性步伐,明确其监督部门及其相应职责,界定划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范围,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系。一是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及范围需明确下来,还要求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主体进行有相当清晰的管理分层和规划,明确每层对象的监管职责,并逐步拓展跨层级、跨部门的监管协调运行机制;二是要对于其不断出现的业务模式和政策规避手段,技术监控手段的投入必须充分加大,特别是期限错配、资金安全等问题,监管环节细化,监管力度充分。三是亟待加强和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也要不断发展创新。

(三)完善网络信用安全防护体系

为了应对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就需要不断完善网络技术和提高网络服务匹配,还得建立起大型的共享型网络信息行业的数据库,来适应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交易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技术需求。尤其针对网络信用安全问题,需营造一个可以信赖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建立专门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风险预测和金融信息管理分析的系统,防范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风险,同时,通过采取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安全接口等高新网络信息技术,设置防火墙为客户提供数字认证、生物特征识别等服务,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最后,互联网电子支付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步伐也刻不容缓,加强建设网络软、硬件系统,大力发展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采用新型信用安全技术来更好的构建客户和银行等之间的信任桥梁。

(四)加强群众互联网金融知识教育,提高人才素质

为了大力提升人们在互联网金融专业知识方面的水平,必须倡导人们进行继续教育,汲取更多的知识。在受法律保护的前提下,社会公众的信息不被非法泄密、资金安全不受侵害。除此以外,为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为了赢得更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金融业还必须拥有一批专业人才,从业人员素质和专业知识要不断得到提高和更新,加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另外,国家也要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研究与合作,使我国的许多金融衍生工具得到充分的利用,让更多人掌握更多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倩:《网络经济时代的货币理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67页;

[2]郭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与展望》,《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9期;

[3]谢清河:《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49期;

[4]彭威霖:《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投资与合作》,2013年,第8期;

[5]于健宁:《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与管理》,2014年,第435期。

上一篇: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分析 下一篇:浅谈胜任力模型下的现代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