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时间:2022-10-06 07:24:45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摘要]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目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妊娠并发症及病理妊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是造成产孕产妇出血的原因,早发现、早治疗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的首要措施。

[关键词] 产科并发症;产后出血;宫缩乏力;胎盘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1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079-02

正常分娩一般出血50~200 ml,胎儿娩出后24 h之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 ml或更多者为产后出血。产后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现将55例确诊为产后出血病人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 2007年2月在我院住院发生产后出血患者52例,外院转入3例,共55例。其中50例为足月妊娠,5例为大月份(7个月以上)引产后出血。初产妇10例,经产妇45例,有2次以上流产史者42例,年龄23~39岁,平均26.36岁。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中产后24 h出血量500~ 800 ml者由于自身代偿作用,患者无明显症状;产后短时间内出血迅速均达800 ml以上,其中11例很快出现不同程度休克症状,表现为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脉细速、血压下降等。子宫收缩乏力者还表现为宫体柔软、轮廓不清。

1.3 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内发生的阴道大量出血,持续小量或间断出血总量在500 ml以上者。采用容积法和目测法相结合测定产后出血量。若剖宫产则根据负压瓶内刻度作为依据,返病房后卫生纸用电子称称重。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主要因素

产后出血主要因素构成情况:依次为宫缩乏力28例,占50.91%,其中产程延长产妇衰竭16例,双胎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7例,前置胎盘5例;胎盘因素12例,占21.8%,此次妊娠前人流或多次刮宫引起产后胎盘胎膜粘连和部分残留8例,妊娠早期有阴道出血4例;妊娠并发症及病理妊娠10例,占18.2% ;软产道损伤4例,占7.27%,其中宫颈裂伤1例,阴道裂伤3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1.82% 。

2.2 产后出血量

产后出血量<500 ml 16例,占29.1%;500~1 000 ml 15例,占27.3%;1 000~2 000 ml 14例,占25.4%;>2 000 ml 10例,占18.2%。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以美国2002~2006年为例,孕产妇死亡原因排位为妊高征(24%)、栓塞(23%)、出血(21%)、感染(12%)。但在发展中国家,其死亡原因仍主要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妊高征及产褥感染。

近年来产妇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巨大儿的发生率在逐渐增高,巨大儿和羊水过多等造成子宫肌纤维过度拉长,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全身使用镇静剂,麻醉剂,产程延长,体力衰竭,子宫过度膨胀等,均可以引起产后出血。影响胎盘正常剥离和娩出的因素,都会导致胎盘滞留或剥离不全,如使用麦角或催产素后宫缩过强使子宫下段形成狭窄环导致已剥离的胎盘嵌顿,蜕膜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炎、刮宫过深、术后疤痕均可发生部分胎盘植入,以上因素均可发生产后出血。软产道裂伤常由于急产,子宫收缩过强,产程进展过快,软产道没有经过充分的扩张,胎儿过大,保护会阴不当,助产手术操作不当,未做会阴侧切,或因会阴侧切口过小、胎儿分娩出时致软产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碍包括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在护理过程中,产后出血一旦发生,首先安慰产妇不要紧张害怕。使其保持安静,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对于发生休克者应立即采取平卧、保暖、吸氧、输血输液等抢救措施,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积极寻找病因止血。如为宫缩乏力,可行子宫按摩或应用宫缩剂,以促进子宫收缩。如为胎盘因素,应在严密消毒下手取胎盘或行刮宫术。如为软产道裂伤,应快速准确地予以缝合。如为凝血功能障碍,应根据不同病因酌情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新鲜血并做好其他抢救准备,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采用双鼻导管,流量为4~6 L/min,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正常。还有绝大多数患者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同时,安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对患者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心理,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诊治。

通过5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使我们体会到在临床工作中,要增强急救能力,医护密切配合,早发现、早治疗,措施得力才能挽救产妇的生命,同时产后应加强指导,做好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伟.产后大出血的预防和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6):716.

[2]潘琢玉.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 19(5):261.

[3]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0-911.

[4]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9.

[5]许崇云,王文相,杨霞.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1):28-29.

[6]郝明瑛,孙芹.5年间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的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2):137-138.

[7]全国孕产妇死亡调查协作组.全国2l省市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及死亡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26(1):2.

(收稿日期:2007-04-10)

上一篇: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下一篇:参附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肺功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