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开放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6 06:12:53

谈谈开放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物理的知识结构都来源于生活,所以对于物理课堂来说,应该建立一种开放式的课堂环境,尤其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放式教学可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物理的各种原理并能熟练运用。

一、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学生在初二时开始接触物理,随着学习深度的不断加强,往往有许多人出现学习物理较为吃力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物理的各种原理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很难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努力改变自己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将物理理论与现实状况联系起来,开放实验室,让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达到充分理解直至熟练运用的效果。

二、初中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特征

由于初中生年龄还小,各方面能力和知识储备都不像高中生那么成熟,所以,初中物理实验的开放式教学开放需要引导,也就是开放要有度。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实验器材

打破传统的做什么实验就提供刚刚好的实验器材,学生无需思考和选择就进行简单的单向实验。而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验器材,甚至鼓励学生自带和自制器材,让学生能尽可能多地做自己想做的实验,真正体会科学研究的自由以及科学理论并非简单地通过一个实验一次到位地进行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二)开放实验内容

打破传统的实验内容被定死,为验证某个物理结论而做被规定死的实验。在开放式实验课堂中不限定学生做某个实验,而是给学生实验方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充分锻炼。

(三)开放实验时间和空间

在实验时间上,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时间,学生也不要求在课堂上一定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在课余的实验室开放时间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在非开放时间需要使用时也可以申请使用。在空间上,也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做实验,学生可以通过申请把实验室的器材借出来,将实验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空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四)开放人文环境

物理教学的本质是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要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变 “教”为 “导”,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倡导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满足感是在一种允许提问与充分交流的自由环境中获得的。

三、初中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课堂的组织形式

(一)重视引入,建立概念,激发兴趣

初中的开放式物理实验课不能一上课就开放给学生,需要有一个好的引入建立概念,引导实验方向,激发学生实验的冲动。

(二)自主实验,教师指导,解惑推进

概念建立后,就要放开手让学生自由实验(课前要让实验室准备好尽可能多的学生可能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中,老师只要在学生不够自信时给予肯定,需要帮忙时并非立马直接告知,而是给予引导,让他们学会多做不同的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不断深入

通过引入激发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了实验要求之后,自然而然地会有许多想通过自己实验探究的问题。小组合作让学生独立思考,有自主探究的时间空间,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生动的学习环境,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把学生确实地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一切都水到渠成,并不需要老师去规范要求和步骤,也不需要老师强调观察什么,引导得出结论。一切都是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同学之间合作交流的引导下自主地完成。

(四)展示成果,交流评价,提出新问题

学生自主合作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搭建一个学生互相交流、展示实验成果并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平台。通过交流与评价,学生不断地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经历了科学家从问题,到兴趣,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并且不断修正结论的过程,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各组的实验得到充分交流学习,相互激发,思维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

四、开放式物理实验的效果

(一)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验基础选做不同难度的实验项目,这样既照顾了中学阶段未接受正规实验训练的学生和实验能力较差的学生,也使得实验素质好、动手能力强,对物理实验有一定兴趣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自拟实验步骤和自主完成实验,采取开放小组交流合作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实验技能进一步得到锻炼,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培养。

(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通过自选实验内容,自主进行实验,学生实验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在相同的条件下学生各自凭着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完成实验,有的完成的很快。有的还有新意,无形中促使学生产生一种竞争意识。这种竞争会进一步升华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不少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扩展实验内容。学生预习之充分,实验之认真,实验报告撰写之完整,是开放之前所没有的。

(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放式教学改变了传统实验教学局限于验证原理、单纯掌握操作技术以及依附于理论课程的情况,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崭新教育模式。由于参加了开放性实验,学生得到了系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锻炼,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心应手,为后续的教学做了最厚实的铺垫。

(五)促进老师的发展

实验室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验经验,还要有维修仪器的能力,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需要教师放低身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的实验,还要跟踪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不断地设计和开发出新实验,促进学生发展。

(六)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实验教学开放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需要申请到实验室或借出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使得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课改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关键。而初中物理实验课的开放式教学正是符合课改要求的。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在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总之,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不可或缺的。这对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交流互动的能力有着积极影响。物理老师应尽快认识到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 下一篇: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教学